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南楚、西蜀的退兵讓大魏沒了後顧之憂,可以集中兵力抵禦來自北邊的威脅。

  北戎騎兵來勢洶洶,但人數不多,糧草不濟,而且並未在半個月內攻破北方防線,無法深入中原,意識到大魏開始發動反攻,並不戀戰,在金城一帶搶掠一番後,果斷收兵。

  大魏守住了。

  然而河隴徹底落入北戎手中,大魏的鄰國北漢一夜覆滅,金城損失慘重,險些失守,只要北戎集中兵力發動快速突擊,大魏就得不斷派兵死守各關。

  好在北戎現在無力發動全面攻擊,而李玄貞守住了涼州,讓大魏不至於徹底暴露在北戎鐵蹄之下。

  大魏有驚無險地度過了危機。

  那些天人人自危,風雲變幻,波雲詭譎,其中種種驚心動魄之處,鄭璧玉這個深處宮闈的閨閣女子也能感受得到。

  現在回想,還覺得心有餘悸,渾身發涼。

  只差一點,大魏就被捲入戰火之中,四面受敵。

  當北戎退兵,西蜀、南楚和大魏暫且恢復邦交、舉國歡慶之際,朝廷開始論功行賞,李德召回在金城一役中立下大功的杜思南,問他是誰趕在北戎突襲前向他報訊,讓他能夠及時發現北戎的陰謀,不僅守住了金城,還勸退了南楚。

  杜思南沒有馬上給出答案。

  幾日後,長安城,朱雀長街,百姓蜂擁而出,迎接凱旋的將士。

  李德率領文武群臣前去迎接。

  一個滿身是傷的親兵從北邊而來,一跛一跛地走在隊伍的最前方。

  「涼州守住了,金城守住了,蕭關守住了,大魏安然無恙,百姓免遭戰火。」

  他跪倒在城門下,抬起頭,雙目血紅:「陛下,末將奉文昭公主之命,回關示警,幸不辱命!」

  那一刻,天街前萬籟俱寂。

  他的聲音久久地迴蕩在宮門前。

  熙熙攘攘的人群沉默地看著親兵。

  身著華服的文武群臣詫異地看著親兵。

  許久沒有人說話,人人靜默,肅然無聲。

  李德怔了半晌,問:「文昭公主何在?她於國有功,朕要賞賜她。」

  群臣跟著附和,讚美之語不絕於耳。

  親兵淚流滿面:「葉魯部覆滅,公主她……她……」

  他泣不成聲,仿佛已經用盡了全部力氣。

  靜默的人群傳出悲傷的抽噎聲,先是壓抑克制的啜泣,後來變成一片此起彼伏的哭聲。

  數月前,他們在這裡送走七公主,目送她遠嫁塞外,希望她能一生平安。

  數月後,塞外的七公主冒死提醒守關將士,大魏安然無虞,七公主卻香消玉殞,身死異鄉。

  禮部官員送七公主出嫁,隊伍經過長城腳下時,官員問七公主還有沒有什麼話要他轉告李德。

  七公主回望身後巍峨的山川城池,淡淡一笑:「願河清海晏,滄海波平。」

  公主出和親,身抵百萬兵。

  男女老少伏地叩泣。

  那天,鄭璧玉立在城樓夾道上,聽著長街傳來的如海潮般此起彼落的哭聲,也不由得濕了眼眶。

  她沒在凱旋的隊伍中找到李玄貞的身影,派人去問詢。

  秦非向她回稟:「殿下,太子殿下……他帶著飛騎隊去河隴了。」

  鄭璧玉大驚:河隴現在是北戎的地盤,李玄貞重傷未愈,不要命了嗎!

  「他為什麼要去河隴?」

  秦非嘆口氣:「北戎突襲時,殿下派了一支隊伍去葉魯部接文昭公主回京,等北戎退兵,那些人回來復命,葉魯部已經覆滅了。他們找了幾天,沒找到公主,被一夥北戎騎兵圍攻,不敢多待,只能先退回涼州。」

  隊伍無功而返,李玄貞勃然大怒,處理完軍務,命長史留守涼州,不顧身上的傷,親自帶著飛騎隊去葉魯部尋人。

  這一找就是一個多月,李玄貞不僅什麼都沒找到,還數次被北戎圍追堵截,身邊親兵死了一半,九死一生狼狽退回涼州。

  涼州以北已經徹底落入北戎手中,他們無計可施。

  部下苦勸重傷的李玄貞先回京治傷,李玄貞斷然駁回,執意要尋回文昭公主,既然不能帶兵越過北戎的防線,他就偽裝成牧民混進去!

  涼州本地守將毛骨悚然:李玄貞是堂堂一國儲君,他要是死在北戎人手裡,他們萬死難辭其咎!

  眾人膽戰心驚,想方設法勸阻李玄貞,只有秦非沒有開口說什麼。

  他了解太子,太子平時虛心納諫,但是當他發瘋的時候,誰也勸不了他。

  當年太子為了救偷偷跑出去的朱綠芸,隻身一人獨闖敵營,血戰一夜。

  如今文昭公主下落不明,除非找到文昭公主,太子不會回京。

  秦非只能留下所有親兵,回京向鄭璧玉稟報。

  鄭璧玉心急如焚,早知道李玄貞會發瘋,她不該送去那封說明七公主身世的信,他一定是看了信,覺得愧對七公主,才會這麼癲狂。

  她立刻命侍女磨墨鋪紙,準備寫信勸李玄貞返京,僕從忽然捧著一封信進殿。

  鄭璧玉看著那封自己不久前送出去的信,半晌無言。

  僕從和她解釋,這封信沒有送到李玄貞手上,涼州到處都在打仗,信使路上出了意外,信被其他人送回來了。

  啪嗒一聲,鄭璧玉手中的筆跌落在地,墨汁淋漓,順著裙角往下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