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行人停下休息,瑤英餵自己的馬吃了兩塊草餅,前方忽然響起雨點似的馬蹄聲。

  沙塵漫天,一人一騎如閃電般疾馳而至,馬蹄聲迴蕩在陡峻的崖壁之間。

  護送瑤英去天竺的緣覺猛地跳了起來,指著馬背上的騎手,一臉狂喜:「是阿史那將軍!阿史那將軍回來了!」

  瑤英順著他的視線看去,馬上的青年將軍已經馳到她近前,那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男人,金髮碧眼,眉眼深邃,雪白長袍在風中獵獵飛揚。

  兩人視線交匯,阿史那畢娑有片刻的失神,沒有停留,縱馬從他們身邊馳過。

  瑤英怔住,忽然覺得對方的眼睛有些眼熟。

  他也是一雙碧綠色的眼睛。

  ……

  阿史那畢娑及時趕回,蒙達提婆立刻掉頭回王宮。

  曇摩羅伽有救了。

  瑤英沒有猶豫,和蒙達提婆一起回了聖城。

  從天竺走海路回中原固然可以躲過海都阿陵,但是路途遙遠,風險極大,不到不得已,她還是希望能從河隴回中原。

  因為她怕和李仲虔錯過。

  她離開這麼久,李仲虔一定會來找她——不管他的傷有沒有好,不管葉魯部覆滅的消息有沒有傳到長安,瑤英確信,只要阿兄活著,一定會來找她。

  既然曇摩羅伽還有救,她應該留下來,以便尋找從河隴回中原的機會。

  海都阿陵遲早會掉頭攻打中原,與其每天戰戰兢兢,不如早做準備。現在的他只是一個根基不穩、暴躁陰鬱的北戎王子,遠不如幾十年後的他那般老謀深算,既然已經和他為敵,那就在他勢力還沒壯大之前斬斷他的羽翼!

  第45章 結盟

  阿史那畢娑回到聖城的第三天,王宮發出告示,將於下個月的月初舉行盛大的行像節,曇摩羅伽會出現在法會上。

  剛剛和北戎訂立盟約,又即將迎來盛會,城中百姓歡欣鼓舞。還沒到正日,從王宮到平民百姓家中都開始為法會做準備,灑掃庭院,支設帷幕,分外熱鬧。

  教瑤英梵語的小沙彌告訴她,每年行像節,聖城萬人空巷,爭者如堵,以至於常有踩死人的事。

  「觀看行象能消除罪惡,獲得福德,公主也可以去參加法會,到時候對著行象許願,比平時更靈驗!」

  瑤英想起去年太極宮的那場佛誕法會,興致索然。

  小沙彌眼神狂熱:「行像節的那天,佛子會搬回佛寺,開壇講經,還要和龜茲、高昌、疏勒的高僧辯法,這可是百年難得一遇的盛會!我已經和寺中掃地的師兄說好了,讓他幫我占個好位子!」

  瑤英面露詫異之色:「佛子要開壇講法?」

  阿史那畢娑帶回水莽草,減緩了曇摩羅伽的痛苦,但是這才三天啊!短短几天,剛剛從瀕死中恢復一點生氣,他居然就要準備和一眾高僧辯經,這不僅考驗他的體力,更考驗他的腦力。

  西域高僧都是強辯高手,他能應付得來嗎?

  小沙彌點點頭,看著瑤英,「公主,您是不是很想看佛子辯經?」

  瑤英嘴角輕輕抽了抽,曇摩羅伽和高僧辯經時說的不是梵語就是胡語,她一句都聽不懂,當然不想去,她只是驚詫於曇摩羅伽的毅力。

  一場風波消弭於無形,王庭百姓滿心期待盛會的到來,永遠不會知道他們的佛子九死一生,每一刻都在飽受煎熬。

  她神色感慨,小沙彌又看了她好幾眼,眼珠轉了轉:中原公主對佛子果然一片痴心,這就開始魂不守舍了。

  當晚,瑤英為曇摩羅伽茶飯不思、以淚洗面的流言傳遍王宮。

  瑤英沒有理會那些謠言,聽蒙達提婆說中軍騎士帶回了自己的嫁妝,帶著親兵前去迎接。

  阿史那畢娑帶著水莽草直接入宮,剩下的裝運絲綢布匹、書籍典章、佛像珠寶的大車四天後才抵達聖城,負責押運的人是般若。

  他把冊子交給瑤英,拍著胸脯道:「請公主照著冊子清點一遍,除了水莽草,其他的都在這裡。」

  瑤英謝了他,沒有照著單子清點,直接請騎士將大車拉進王宮庫房。

  般若交接完事情,立刻回王宮,看到曇摩羅伽果然好轉,念佛不已。

  第二天,謠言傳到他耳朵里。

  般若又氣又急,找到瑤英,手指頭對著她一點,渾身哆嗦。

  瑤英一臉莫名,問:「可是佛子有什麼不妥?」

  水莽草毒性很大,能救人,但服用多了也會有害,她吃的凝露丸之所以昂貴,就是因為要用許多藥材去減輕水莽草的毒性。

  瑤英臉上的擔憂不像是作假,般若不由得一怔,想起曇摩羅伽的吩咐,生生咽下在心裡醞釀翻騰了很久的斥責。

  算了,這位公主雖然厚顏無恥,卻是真心仰慕王的風采,要不是她的嫁妝,王怎麼能脫險?

  般若板著面孔道:「王好多了。」

  瑤英一臉茫然,喔了一聲,道:「法師吉人天相。」

  般若瞪了她一眼:「我聽人說你天天纏著僧人打聽王的病情……你不要到處打聽王的事,傳出去對王的名聲不好,以後再有什麼事來問我!」

  瑤英一時無語:她哪有到處打聽曇摩羅伽的事?王宮上下全都崇拜曇摩羅伽,幾乎句句離不開佛子,她並沒有刻意打聽。

  般若卻認定了瑤英在處心積慮接近曇摩羅伽,警告她:「你別想趁機接近王,你帶來的藥救了王,王很感激你,但是王不會被你打動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