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德說,若他登基,絕不會輕易向世家妥協,他會鞏固皇權,收攏兵權,讓寒族壓制世家,不讓前朝的幾王之亂重演。

  世家已經無法阻擋寒族的崛起,他們早就該順應時勢,謀求其他方法保全家族利益。

  謝無量憂國憂民,有著和李德一樣的長遠目光,他深知家族對權力的壟斷,也明白只要世家再次主掌朝堂,必定和皇權之間有一場曠日持久的暗鬥,而暗鬥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動盪不安。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新的魏朝,必須在建立之初就打下牢固的根基,掃平所有威脅,徹底改革吏治,避免前朝的弊病。

  如此,才能長治久安,讓百姓得以居安樂業,遠離戰火。

  謝無量身體孱弱,不能像祖輩那樣奔赴戰場殺敵,但是那絲毫不影響他為平定亂世積極奔走。

  只要能讓百姓過上富足安樂的日子,他不介意去輔佐別人。

  他見過一個又一個割據一方的豪傑,最終遇到了李德。

  謝無量對李德寄予厚望,認為李德雄才大略,深謀遠慮,會是那個結束亂世的明主。

  於是,即使深知李德本性,即使預見到將來兔死狗烹的結局,謝無量依然選擇給李德一個合作的機會。

  他不怕被鳥盡弓藏,只求李德善待自己的妹妹。

  瑤英望著層巒疊嶂的屏風前漫進殿內的燦爛光暈,臉上沒有一絲波瀾。

  「聖上,舅舅將你引為知己,即使你借著冷落謝家來警告其他世家,他也沒有抱怨過什麼……可惜他其實根本沒有認清你,他以為你一定會記得對他的承諾,好好照顧我阿娘。」

  瑤英聲音一低,「舅舅肯定沒想到,你居然連這個最簡單的承諾都做不到。你也有私心,你無法面對唐皇后的死,無法化解長兄的恨意,遷怒於我阿娘和我阿兄。」

  東宮針對李仲虔,李德難道不知情?

  他知情。

  他沒有出手干預。

  李玄貞為母仇所困,謝貴妃和李仲虔母子就是李德用來打磨李玄貞的磨刀石。

  他無法掩蓋對身邊的人的無情無義。

  李德沉默。

  瑤英接著道:「我在荊南收治流民,開辦書館,刊印書冊,讓更多的寒門子弟能讀得起書……可是我不敢讓聖上知道這些,因為我知道,即使我所做的事情是利國利民之舉,聖上也不會因此嘉獎我,聖上只會懷疑我別有用心,進而懷疑到我阿兄身上。」

  「聖上,我雖然是女子,也懂得家國河山之重,但我並不認同聖上對我阿娘和阿兄的種種不公,不認同聖上用滿門忠烈的謝家來警示其他世家。」

  一代君王,連忠烈之士都要算計,讓他們含恨與九泉之下,天下百姓又會怎麼對待英烈之士?

  捨己為公、奮不顧身的英雄豪傑不該被如此輕慢。

  李德不配為她和李仲虔的父親。

  也不配為謝無量的知己。

  瑤英說完,迎著燦爛的光照,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剛走出大殿,強撐著積攢的力氣如潮水般盡數褪去,兩腿發軟,頭重腳輕。

  瑤英不禁輕輕戰慄起來。

  謝青的手隔著輕薄的衣衫攙住她的手臂:「貴主,我扶著您。」

  瑤英定定神,靠著謝青的攙扶,一步一步走下長階。

  廣場上灑滿熾烈的日光,風聲呼嘯而過,送來一陣陣檐鈴清響。

  「阿青,我要嫁去葉魯部了。」

  瑤英抬頭,望著萬里無雲的晴朗碧空。

  「我會為你寫一封薦書,你可以去投軍。軍中正是用人之際,你武藝高強,以後一定能在軍中嶄露頭角。」

  謝青扶著瑤英,姿態恭敬,面無表情地道:「我是公主的護衛,公主去哪裡,我就去哪裡。」

  瑤英抬眸看他:「你就不怕一去不回?葉魯部遊牧而居,以遊蕩搶掠為生,我這一去,這一生都不會回來了。」

  草原之上比中原更加動盪,更加野蠻,部落之間互相殘殺,葉魯部落現在強盛一時,轉眼就會敗在其他部落鐵蹄之下,消失得乾乾淨淨。

  她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謝青臉上依舊沒什麼表情,平靜地道:「那便一去不回。」

  瑤英笑了笑。

  出了廣場,瑤英抖得更厲害了,臉上浮起密密麻麻的虛汗,牙關咬得咯咯作響。

  謝青二話不說,直接抱起她,將她從頭到腳裹在披風之中,護在懷裡,護送她回王府。

  長史看到疼得不停顫抖的瑤英,老淚縱橫。

  瑤英攥住長史的手,斷斷續續地囑咐:「胡伯……我沒事……三天之後我就好了,你派人去把我阿娘接回來……」

  長史哭著點頭。

  「就好了……」瑤英蜷縮成一團,「很快就好了……阿娘和阿兄以後安全了……」

  她沉沉睡去,嘴角微微翹起。

  第26章 不後悔

  太監總管跪在龍案前,往狻猊香爐里添了幾片綠絲鬱金,香菸氤氳,淡淡苦香浮動流淌。

  李德望著瑤英離開的方向,出了一會神,忽然問:「你覺不覺得七娘很像一個人?」

  太監放下鎏金銀勺,小心翼翼地答:「七公主國色天香,有幾分聖上年輕時的風采。」

  若說看眉眼,七公主誰都不像,諸位皇子公主中,只有她是一雙又大又修長的媚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