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監走了出來,請她入內。

  天已經大亮,殿中角落的鎏金燈樹上仍然燃著數支蠟燭,李德坐在龍案前翻閱奏章,鬢髮蒼白,像在幽暗中靜靜綻放的曇花,周身縈繞著一種幽寂的清華。

  瑤英走上前。

  李德看著案上展開的奏章,道:「再過幾天就是佛誕,貴妃不能理事,由太子妃主持佛誕法會。福康公主不日就要下嫁葉魯酋長,太子妃要為福康公主送嫁,照應不過來,你去協助太子妃主持法會。」

  瑤英怔了怔,她還以為李德叫她來是要問謝貴妃的事。

  李德吩咐完事情,也不在意瑤英是什麼反應,揮揮手示意她退下。

  瑤英不想和東宮有什麼牽扯,可是她知道李德既然把她當面叫過來囑咐,就不會允許她找藉口推託,只能平靜地應了聲是,退出內殿。

  宮中品級最高的謝貴妃不能管理宮務,許多典禮都是由太子妃鄭璧玉出面打理。佛誕法會的儀式設在麟德殿,經案香盤金佛已經布置好了,鄭璧玉怕還有錯漏之處,親自在那邊看著宮人灑掃宮室。

  瑤英到了麟德殿,問鄭璧玉需要自己做什麼。

  鄭璧玉含笑道:「不敢讓七娘勞累,朝中命婦都會出席這次法會,七娘幫著應酬她們就是幫了我的大忙。」

  瑤英和李玄貞關係尷尬,卻從未和鄭璧玉起過嫌隙,點點頭,道:「阿嫂吩咐便是。」

  鄭璧玉確實忙得暈頭轉向,兩人還沒說幾句話,不斷有人進殿找她請示事情。

  瑤英在一旁聽了幾句,發現他們問的都是福康公主的事,心中暗暗納罕:鄭璧玉在為朱綠芸準備嫁妝。

  許嫁風波就這樣塵埃落定了?

  瑤英不動聲色。

  回到王府,長史向她稟報:「貴主,福康公主的出降大禮已經定下日子了,就在三個月後。」

  瑤英疑惑地問:「東宮沒動靜?」

  長史道:「東宮長史送了不少美人畫像和金銀財寶給葉魯酋長,勸說葉魯酋長另娶,酋長沒有答應。」

  葉魯酋長不傻,朱綠芸身份不一般,他既然已經胡攪蠻纏得罪中原王朝了,自然要娶一個分量最重的公主。

  看來朱綠芸這一次自作自受,真的要遠嫁草原。

  瑤英仍然覺得不安。

  第二天,謝青送來李仲虔的信。

  瑤英看了哥哥的信,心裡感覺踏實了點,連夜寫了回信。

  接下來的日子裡,京中一片風平浪靜。

  鄭璧玉知道瑤英不可能踏進東宮一步,有事情找她商量都是請她去麟德殿,態度大方坦然。

  饒是如此,謝青仍然不放心,每天跟在瑤英身邊,幾乎寸步不離。

  他體格健壯高大,往那裡一站,巍峨如山。

  鄭璧玉的侍女委婉提出:太子妃是東宮婦,謝青是外男,他應該迴避。

  謝青硬邦邦地道:「我是七公主的扈從,絕不離開公主一步。」

  侍女氣得倒仰。

  鄭璧玉沒有說什麼,她知道謝青出了名的愚忠,只要李瑤英一聲令下,他問都不問一句就會堅決執行,哪怕李瑤英命他自盡,他都會毫不猶豫地舉刀自刎。

  轉眼到了佛誕法會這日。

  瑤英前晚住在宮裡,早上天不亮就起身張羅。

  鄭璧玉濃妝艷抹,鈿釵禮衣,站在內殿指揮宮人,看到頭戴蓮花冠,一身銀紅衫、碧襦裙的瑤英,笑著道:「七娘容色傾城,無需盛裝也把別人都比下去了,不過今天是法會,七娘是不是穿得素淨了點?」

  瑤英滿不在乎地道:「佛家法會,何須艷飾?」

  鄭璧玉搖搖頭,叫來幾個宮女,硬把瑤英按在銅鏡前,給她抹胭脂,畫黛眉,貼翠鈿,描檀暈,點唇脂。

  瑤英本就姿容出眾,這一番打扮,少了幾分少女稚氣,眼波流轉,說不盡的嬌艷鮮妍。

  宮女被她的容色所攝,安靜了一瞬。

  鄭璧玉也不由得暗暗感嘆,難怪京中那幫紈絝子弟暗地裡說七公主是第一美人。

  她回過神,拿起竹剪子絞了一朵半開的牡丹花簪在瑤英鬢旁,又拈起一支金鑲玉四蝶步搖花釵給瑤英戴上。

  命婦陸續乘車入宮,瑤英前去應酬。

  宰相夫人拉著她的手不放:「春宴你不來,過一陣子我舉辦茶宴,劍南的蒙頂石花,常州的陽羨,都是好茶,你一定要來!」

  瑤英笑著應了。

  說笑了一番,宮女找了過來:「貴主,大慈恩寺的主持到了。」

  瑤英問:「太子妃呢?」

  宮女道:「殿下正和大長公主說話,請貴主先過去,她隨後就到。」

  瑤英回首,掃一眼廊下。

  守在階前的謝青立刻領會到她的意思,大步走到她身側,緊緊跟在她身後。

  ……

  法會還未開始,命婦齊聚在側殿吃茶,滿殿珠圍翠繞,花枝招展。

  鄭璧玉回頭看了好幾眼,沒找到李瑤英的身影,問一旁的宮女:「七公主呢?」

  宮女指指北邊:「七公主往那邊去了。」

  鄭璧玉蹙眉:七公主為什麼突然離開?

  ……

  麟德殿外,李玄貞站在階前,負手而立,俊秀面孔上籠了薄薄一層淡金色日光。

  階下傳來陣陣豪爽的大笑,肩披髮辮、身穿花邊胡袍的葉魯酋長在一行人的簇擁中走進麟德殿的前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