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商隊首領自稱是魏郡李家的家奴,好生安慰杜思南,每隔三天派人登門探望,還遣侍女奴僕照顧他的起居。

  杜思南正好想打聽李家的事,和商隊首領來往了些時日。

  等他發現商隊首領是李瑤英的家奴時,立刻和對方劃清界限。

  那時他想著李瑤英不過是個十二三歲的深閨小娘子,以為一切只是巧合,並未放在心上。

  誰知李瑤英心機深沉,每次派遣家僕探望他時都會讓家僕抬著蓋了紅綢的擔子招搖過市,有人好奇探問,那些家僕就回答說他們是李仲虔的奴僕。

  還沒等杜思南反應過來,他已投李仲虔帳下的謠言早已傳遍關中。

  於是等魏軍進駐關中、李玄貞開始尋訪關中名士時,杜思南被當成了李仲虔的人。

  杜思南左等右等,始終等不到李玄貞,明白李玄貞一定對自己起了疑心,不想把他這麼一個可疑人物招到身邊當謀臣。

  在世人看來,李仲虔對他有救命之恩,還對他頗為看重,金銀財帛流水一樣送到他家中,噓寒問暖,無微不至。

  他要是改投李玄貞,先不說李玄貞信不信他的忠誠,他首先就得擔一個「忘恩負義」的罵名!

  杜思南能屈能伸,想明白前因後果,決定退而求其次,主動找李玄貞表明自己的心志。

  他興沖衝來到長安。

  這時候李瑤英又跳了出來,親自登門拜訪杜思南。

  即使他避而不見,她還是三五不時到他門口晃晃,而且每次都大搖大擺,前呼後擁,帶著幾十個甲士豪奴浩浩蕩蕩穿過半座長安城。

  李家七娘花容月貌,冠絕中原,每次出宮,長安五陵少年郎都會騎馬在她身後追逐,只為多看她一眼。

  她特意出宮探望杜思南,不消幾日就傳得沸沸揚揚。

  杜思南氣得嘔血:這下子李玄貞對他的疑心更重了!

  更讓杜思南氣結的是,李瑤英毀了他的青雲之路,卻從始至終都沒有為李仲虔招攬他的意思。

  她根本就看不起他,漫不經心往他門口一站,含笑說幾句話,轉頭就走,毫無真心求才的誠意。

  看在別人眼裡,卻是高貴的七公主慧眼瞧中杜家郎君的才華,紆尊降貴,虛心請教。

  杜思南有苦說不出,還得遭受京中紈絝子弟的嫉妒嘲諷和奚落。

  ……

  兩年來的憤懣愁苦悉數湧上心頭,杜思南牙關咬得咯咯響。

  李瑤英笑著示意健仆。

  健仆挑著幾大擔柴米羊肉菜蔬等物邁進院子。

  杜思南冷笑道:「無功不受祿。」

  瑤英輕笑:「杜郎高才,當得起。」

  杜思南胸膛劇烈起伏,很想一口血噴到七公主臉上。

  「杜郎氣色不好,還需臥床調養,我就不打擾你了。」

  和以往一樣,健仆剛剛放下挑擔,瑤英便提出告辭,手中軟鞭有一下沒一下地敲著掌心,顯然心不在焉。

  臉上卻依舊笑意浮動,眸中滿是關切之意。

  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心計,又是如此的美貌,將來必定是自己的心腹大患。

  杜思南臉色鐵青。

  瑤英轉身走下石階。

  家將謝青牽著馬迎上前,沉聲問:「貴主,可是要回宮?」

  瑤英翻身上馬,撥轉馬頭:「去西市逛逛,二哥要回來了,我給他挑一副新馬鞍。」

  李德稱帝不久就帶著太子李玄貞和次子李仲虔出征,不久前傳回捷報,按腳程算,再過五六天,大軍就能返回長安。

  謝青應了聲諾,回頭看了一眼杜思南,打馬跟在瑤英身後。

  瑤英知道謝青肯定很奇怪她為什麼對杜思南態度古怪,既不重用,又不乾脆殺了以絕後患。

  她不能動杜思南。

  他本該是李玄貞帳下第一謀臣,她為難他同樣會渾身難受。

  只能另想法子,阻止他投效李玄貞。

  現在看來這個法子效果不錯,二哥成功躲過了杜思南的戕害。

  至於招納杜思南,讓他為己所用……

  瑤英搖搖頭。

  ……

  杜思南眼光毒辣,善於相人,還在南楚時,曾以四個字評價李德:一代雄主。

  對李玄貞的評價也是四個字:此英主也。

  輪到李仲虔,則是八個字:有勇無謀,難成大器。

  他抱負遠大,目光長遠,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絕不滿足於投到李仲虔帳下為謀臣,即使強行讓他服軟,他也不會真心為李仲虔出謀劃策,說不定還會暗中和李玄貞勾結。

  把這個人留在身邊,無異於自絕後路。

  所以,瑤英不能用杜思南。

  不能殺,不能用,就這麼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管著,倒也不錯。

  李玄貞欣賞杜思南的才華,不甘心就此錯失人才,一直派人監視他。

  瑤英每次登門,東宮都會接到線報。

  現在東宮最得器重的謀士是河東人魏明,此人心量小,愛記仇,嫉妒賢能,杜思南少年成名,魏明早就聽說過他,對他頗為忌憚。

  線報送到魏明手上,相信他一定會趁此機會進讒言,阻撓李玄貞起用杜思南。

  因此,每次出宮,瑤英都會去杜思南家打個轉兒。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今天過來,也只是因為去西市順路罷了。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