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眼看兒子爭不過李仲虔,性情暴烈的唐氏身著當年嫁給李德的嫁衣,自焚而死。

  臨死前,她大笑數聲:「郎君,郎君,你終究是負了我!」

  李德當時身在軍中,唐氏身死的消息送到大帳,他當場口吐鮮血,倒地暈厥。

  半個月內,這位馳騁疆場多年的一代雄主蒼老了十多歲,滿頭黑髮白了一半。

  世人這才知道李德對髮妻唐氏何等深情。

  李玄貞成了世子。

  謝氏心如死灰。

  子不殺伯仁,伯仁卻因子而死。李玄貞覺得謝氏是逼死唐氏的罪魁禍首,對謝氏和她所生的兒女恨之入骨。

  李瑤英的生母正是謝氏,二郎李仲虔是她的同胞哥哥。

  唐氏臨終前叮囑兒子將來一定要為她報仇。

  書中李玄貞一直牢牢記得母親的囑託,借他人之手逼死謝氏,設下陷阱害死李仲虔,連謝家的遠房旁支也沒放過。

  至於謝氏的小女兒,書中只是一筆帶過,連名字都沒取,可能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

  ……

  李瑤英無語凝噎。

  發現自己是個名不經傳的早夭角色,而手握兵權的長兄時時刻刻想著怎麼折磨自己的阿娘、哥哥,肯定還會順手殺了自己,該怎麼辦?

  李瑤英曾試著和李玄貞和解,發現此路不通。

  李玄貞對謝家的恨意根本無法化解。

  她只能先下手為強。

  結果這條路更走不通。

  李玄貞是男主,有大氣運,大機遇,明明經常身陷險境,最後關頭總能化險為夷,有如神助。

  李瑤英幾次出手,不僅沒傷到李玄貞分毫,還落得一個遍體鱗傷。

  有時候她只不過是在心裡默默盤算怎麼為難李玄貞,馬上就會頭疼欲裂,渾身難受。

  李瑤英想起書中兩大鐵律:

  男主哪怕被刀捅得滿身窟窿,就是死不了。

  誰傷害男主,誰就會遭天譴,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李瑤英朝天翻了個白眼。

  難道只能認命,等著李玄貞掌權後揮刀殺了自己和二哥?

  李瑤英不服氣,一邊提防著李玄貞,一邊另尋保命的計策。

  這些年她小心應對李玄貞的手段,保住了阿娘謝氏和二哥的性命。

  按照書中所寫,李仲虔本該在一年前殞命,謝氏也會在隨後不久服毒自盡,李瑤英暫時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她知道自己更改不了最終的結局,只是讓阿娘哥哥多活幾年罷了。

  那又如何呢?

  多活一天是一天。

  ……

  街角食肆人頭攢動,胡餅出爐,香氣愈發濃厚,鬧哄哄的人聲遙遙傳來,現世安穩。

  李瑤英收起思緒,踏上石階。

  親兵上前敲響院門。

  裡面傳出罵罵咧咧的聲音,一個二十多歲、白淨清瘦的青年拉開院門,掃一眼肅立在李瑤英身後的健奴親兵,眉頭緊皺:「貴主登門,有何指教?」

  李瑤英粲然一笑:「春暖還寒,聽說杜郎這些時日有些咳嗽,我過來看看。」

  眼前這個落魄青年名叫杜思南,本該成為李玄貞的左膀右臂,陷害二哥李仲虔的毒計就是他的主意。

  李瑤英在兩年前找到這個鬱郁不得志的書生,阻止他成為李玄貞的謀士,讓李仲虔比書里多活了一年。

  杜思南神情冰冷,目光落到李瑤英頰邊浮動的笑靨上,一口氣不上不下噎在嗓子眼裡,冷笑連連。

  「杜某微賤之身,當不起貴主的關照。」

  李瑤英並不在意杜思南語氣里毫不掩飾的譏諷之意,立在階前,含笑瞥一眼巷子角落。

  一個鬼鬼祟祟的身影站在那裡觀望了一會兒,轉身沒入晨輝中。

  是李玄貞的人。

  李瑤英唇角微翹。

  她殺不了李玄貞的得力謀士,給他們添點亂還是可以的。

  第2章 第一謀士

  七公主姿容韶秀,燦若春華。

  長安世家兒郎爭相求娶,從來不將皇室貴女放在眼裡的七宗五姓門閥子弟為她逞凶毆鬥。

  如此佳人主動登門探望自己,換做其他人,必然欣喜若狂。

  杜思南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不僅不高興,還一肚子邪火無處散發。

  他看著門前笑意盈盈的七公主李瑤英,氣得雙眼血紅。

  ……

  時下貴賤嚴明,雖然這些年兵禍連綿,仍然不能動搖世家大族的地位,世家和寒族之間涇渭分明。

  別看這幾年平民出身的英才輩出,等天下平定,掌控朝堂和天下大勢的還是世家大族。

  杜思南是南楚人,自負才華,從小立志要做出一番大事業,可惜出身寒微,聽說北方魏王李德和其長子李玄貞禮賢下士,唯才是舉,用人只看才能,不講門第,特意收拾行囊前來投奔。

  本以為得到李玄貞賞識就能從此平步青雲,一展壯志,不想半路里突然殺出一個李家七娘,徹底攪亂了他的計劃。

  他為投奔李玄貞北上尋找魏軍。李玄貞身為世子,帳下已有倚重的能人異士,他不願被李玄貞輕看,特意趕在魏軍之前抵達關中,結交本地名士,打響名聲,等著李玄貞來三顧茅廬。

  原以為可以穩坐釣魚台,沒想到李玄貞沒上鉤,魚竿就被李瑤英給拽下水了。

  那時魏軍還沒進入關中平原,杜思南每天閉門讀書,偶爾出門訪友,突然遭遇一夥流匪,被綁進深山,幸得路過的商隊所救,安然脫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