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觸目驚心的數字讓肖萌短暫失言,她一直在學校里,感受最大的性別歧視就是人們總說「女生學不好數學」「學不好計算機」,對殘酷社會的認識遠遠不夠。
「這個社會對女性太不友好了。」肖萌由衷道,「路阿姨,這些年你真的很辛苦了。」
「相對而言,我算是比較幸運的那種,路之航的爸爸很負責,可能是我見過最負責的父親。你知道,直到現在,他依然堅持給我撫養費——」路一純說到這裡,搖頭笑了起來,「所以回國後看到這些有孤獨症孩子的家庭,心情很複雜。如果路之航在中國長大,我也不敢說他會不會成長為現在的樣子,但大概率不如現在。」
肖萌想了想:「會嗎?路阿姨,我覺得只要他有你這樣的媽媽,就一定會成長成現在這樣,和在哪個國家無關。」
這話讓路一純忍俊不禁:「你這是帶著濾鏡看他。完全不知道小時候的他是什麼樣子。」
「嗯?是什麼樣子的?」
路一純今天談性很好,再加上她身邊的肖萌又實在是個會說話的人,她去自動飲料機買了兩瓶水,給了肖萌一瓶。她扭開瓶子喝了一口,面帶微笑敘述起了往事。
「和你說說我的事情吧。九六年的時候,我大學本科畢業,去了德國讀經濟學碩士——九十年代那會,經濟學是個熱門專業。在德國的第二年,因為機緣巧合,我認識了路之航的爸爸,」路一純呼出一口氣,「他當時在慕尼黑工業大學念機械博士。他是那種比較典型的挪威男人,某種程度上說,和之航也有點像,學識淵博、不善言談、性格很內斂、沉穩。我們當時不在一座城市,可他每周都會乘坐五個小時的火車往返於柏林和慕尼黑之間,僅僅是為了和我吃一頓飯而已。」
肖萌問:「路阿姨,你被他感動了?」
「是啊,很難不被他感動吧?尤其是他還長了一張特別、特別帥氣的臉。」路一純對她眨眨眼,笑起來。
肖萌看過路之航的照片,照片裡也有路之航的爸爸——那是個金髮碧眼的高個男人,外表好看得可以去好萊塢做電影明星。
「我們同一年畢業,畢業後我不顧家裡人的反對,跟他結婚,又和他一起回了挪威。路之航第二年就出生了。」
肖萌點了點頭,聽著她說下去。
「我算是有語言天賦的那種人,生下路之航時,我的挪威語水平已經很好了,此時我又找到了一份在銀行的工作。北歐可能是全世界男女最平等的地方,對帶小嬰兒的女性也很友好,公司里還有一個專門的託兒中心。我就這麼一邊上班一邊帶孩子,直到我發現,我的兒子和別的孩子好像有點不一樣。」
「怎麼?」
路一純說:「他平時不愛說話,不說挪威語,也不說漢語,也不聽我們說話,不看我們,也不看我們指給他的東西。他的性格總是處於平靜和暴躁兩個階段,沒有過度,除了吃和睡以外他幾乎不理任何人。如果你不打擾他,一切倒還不錯,我們還看到過他看著玩具的說明書看;但如果你要打擾他,就很可怕了。他最大的愛好是玩數字,我們給他買了一套蒙氏數學教具,他一天到晚的擺弄那些圖形和數字,拿著小粉筆在屋子的各個角落寫數字,他做這種事情是非常有行動力的,可以忙上五六個小時,如果累了,就躺在地上睡一覺,然後起來再畫。如果有人不小心踩到了那些數字,他就會發狂,尖叫,一直到累到睡著都不肯停下來。
「他還無法融入人群。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他完全是異類。他要麼坐在角落裡擺弄數字,要麼去搞破壞,破壞人家的玩具是他的老本行。當你試圖和他溝通時,他要麼扭曲著視線大叫,要麼不理你。我和他爸爸每天都要和他說至少五六個小時的話,他幾乎沒有回應,自顧自的坐在那裡玩,和家長完全沒有情感交流,那種孤僻和冷漠能把你逼瘋……這就是我的兒子。」
第72章
路一純講述往事的語氣平和,但肖萌聽出了驚濤駭浪。
「我當時覺得不對勁,就帶著他去看了心理醫生,醫生檢查後認為,我的兒子有孤獨症傾向,因為他年齡還小,想要準確診斷比較難。我真的很挫敗。我是這麼一個開朗的,喜歡熱鬧的人,為什麼會生的兒子會有孤獨症?在此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孤獨症』是什麼東西!
「我迷茫、憤怒、又不得不接受現實。既然已經生病了,那就治療吧,還能怎麼辦?於是,我們請了一個專門研究孤獨症兒童的醫生來教他,每周五次。醫生很專業,為他制定了詳細的學習手冊,比如解讀其他人的面部表情,如何進行目光接觸,如何和別人打招呼,讓他想像其他人在類似情況下有何感受等等。」
肖萌輕輕「啊」了一聲。這些關於如何治療的細節都是她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的。
「這是很專業的治療方式,但進展十分緩慢,這些規則轉換成文字輸入他的大腦也是很費力的過程。路之航完全不願意聽也不願意學,對這些強制性的規定非常憤怒,十分抗拒,他會在屋子裡躲起來,實在躲不掉就能拿起的任何東西當武器攻擊醫生。他憤怒時很有破壞欲,他把家裡的玩具全都拆或者砸了,小汽車、小火車、小機器人,甚至他奶奶的鋼琴都沒逃過他的毒手,如果試圖阻止他,他就非常暴躁,撒潑打滾,然後大喊大叫,直到嗓子撒呀了都不停下來。他是一個特別特別頑固的人——你現在或許也能從他身上發現這一點。」
「這個社會對女性太不友好了。」肖萌由衷道,「路阿姨,這些年你真的很辛苦了。」
「相對而言,我算是比較幸運的那種,路之航的爸爸很負責,可能是我見過最負責的父親。你知道,直到現在,他依然堅持給我撫養費——」路一純說到這裡,搖頭笑了起來,「所以回國後看到這些有孤獨症孩子的家庭,心情很複雜。如果路之航在中國長大,我也不敢說他會不會成長為現在的樣子,但大概率不如現在。」
肖萌想了想:「會嗎?路阿姨,我覺得只要他有你這樣的媽媽,就一定會成長成現在這樣,和在哪個國家無關。」
這話讓路一純忍俊不禁:「你這是帶著濾鏡看他。完全不知道小時候的他是什麼樣子。」
「嗯?是什麼樣子的?」
路一純今天談性很好,再加上她身邊的肖萌又實在是個會說話的人,她去自動飲料機買了兩瓶水,給了肖萌一瓶。她扭開瓶子喝了一口,面帶微笑敘述起了往事。
「和你說說我的事情吧。九六年的時候,我大學本科畢業,去了德國讀經濟學碩士——九十年代那會,經濟學是個熱門專業。在德國的第二年,因為機緣巧合,我認識了路之航的爸爸,」路一純呼出一口氣,「他當時在慕尼黑工業大學念機械博士。他是那種比較典型的挪威男人,某種程度上說,和之航也有點像,學識淵博、不善言談、性格很內斂、沉穩。我們當時不在一座城市,可他每周都會乘坐五個小時的火車往返於柏林和慕尼黑之間,僅僅是為了和我吃一頓飯而已。」
肖萌問:「路阿姨,你被他感動了?」
「是啊,很難不被他感動吧?尤其是他還長了一張特別、特別帥氣的臉。」路一純對她眨眨眼,笑起來。
肖萌看過路之航的照片,照片裡也有路之航的爸爸——那是個金髮碧眼的高個男人,外表好看得可以去好萊塢做電影明星。
「我們同一年畢業,畢業後我不顧家裡人的反對,跟他結婚,又和他一起回了挪威。路之航第二年就出生了。」
肖萌點了點頭,聽著她說下去。
「我算是有語言天賦的那種人,生下路之航時,我的挪威語水平已經很好了,此時我又找到了一份在銀行的工作。北歐可能是全世界男女最平等的地方,對帶小嬰兒的女性也很友好,公司里還有一個專門的託兒中心。我就這麼一邊上班一邊帶孩子,直到我發現,我的兒子和別的孩子好像有點不一樣。」
「怎麼?」
路一純說:「他平時不愛說話,不說挪威語,也不說漢語,也不聽我們說話,不看我們,也不看我們指給他的東西。他的性格總是處於平靜和暴躁兩個階段,沒有過度,除了吃和睡以外他幾乎不理任何人。如果你不打擾他,一切倒還不錯,我們還看到過他看著玩具的說明書看;但如果你要打擾他,就很可怕了。他最大的愛好是玩數字,我們給他買了一套蒙氏數學教具,他一天到晚的擺弄那些圖形和數字,拿著小粉筆在屋子的各個角落寫數字,他做這種事情是非常有行動力的,可以忙上五六個小時,如果累了,就躺在地上睡一覺,然後起來再畫。如果有人不小心踩到了那些數字,他就會發狂,尖叫,一直到累到睡著都不肯停下來。
「他還無法融入人群。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他完全是異類。他要麼坐在角落裡擺弄數字,要麼去搞破壞,破壞人家的玩具是他的老本行。當你試圖和他溝通時,他要麼扭曲著視線大叫,要麼不理你。我和他爸爸每天都要和他說至少五六個小時的話,他幾乎沒有回應,自顧自的坐在那裡玩,和家長完全沒有情感交流,那種孤僻和冷漠能把你逼瘋……這就是我的兒子。」
第72章
路一純講述往事的語氣平和,但肖萌聽出了驚濤駭浪。
「我當時覺得不對勁,就帶著他去看了心理醫生,醫生檢查後認為,我的兒子有孤獨症傾向,因為他年齡還小,想要準確診斷比較難。我真的很挫敗。我是這麼一個開朗的,喜歡熱鬧的人,為什麼會生的兒子會有孤獨症?在此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孤獨症』是什麼東西!
「我迷茫、憤怒、又不得不接受現實。既然已經生病了,那就治療吧,還能怎麼辦?於是,我們請了一個專門研究孤獨症兒童的醫生來教他,每周五次。醫生很專業,為他制定了詳細的學習手冊,比如解讀其他人的面部表情,如何進行目光接觸,如何和別人打招呼,讓他想像其他人在類似情況下有何感受等等。」
肖萌輕輕「啊」了一聲。這些關於如何治療的細節都是她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的。
「這是很專業的治療方式,但進展十分緩慢,這些規則轉換成文字輸入他的大腦也是很費力的過程。路之航完全不願意聽也不願意學,對這些強制性的規定非常憤怒,十分抗拒,他會在屋子裡躲起來,實在躲不掉就能拿起的任何東西當武器攻擊醫生。他憤怒時很有破壞欲,他把家裡的玩具全都拆或者砸了,小汽車、小火車、小機器人,甚至他奶奶的鋼琴都沒逃過他的毒手,如果試圖阻止他,他就非常暴躁,撒潑打滾,然後大喊大叫,直到嗓子撒呀了都不停下來。他是一個特別特別頑固的人——你現在或許也能從他身上發現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