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備聽他這麼說,只得嘆了口,沒再說什麼。

  而諸葛亮聽聞此事後,不禁搖搖頭,暗忖:看來主公真的十分忌憚公瑾,竟想用這樣的方法離間他和孫權。

  周瑜在赤壁之戰和江陵之戰期間,也經常噁心嘔吐、腹瀉失眠、煩躁心悸、氣急貧血,全身浮腫。但強敵當前,總有一股意志能支撐他不倒,一回到家,他就病倒了。

  周瑜將諸葛亮送給他的藥,讓小喬煎熬後服下,效果果然不錯。

  每次睡覺前,他都把那藥枕墊在腰下,散出濃濃的草藥味,一股熱力絲絲縷縷地浸入他的腰部,有說不出的舒服。

  孔明待我之情,怕是只有伯符才堪與他相比。

  孫權親自來探望周瑜,並嚴令各部屬,軍機要事,一概不許請示他。然而,周瑜哪裡能清閒得住,無法控制自己不去想伐蜀大計。

  他瞞著孫權,將司馬功和甘寧叫到家中。

  甘寧是巴郡臨江人,對巴蜀的山川地形、人文風貌十分熟悉。赤壁之戰一結束,周瑜就把他內定為伐蜀的先鋒官。夷陵之戰剛完,周瑜就命令他回到吳郡,一面訓練兵馬,一面制訂伐蜀計劃。

  “未來的一年,是伐蜀的最佳時機。曹操在潼關和馬超、韓遂等人的聯軍大戰;劉備羽翼未豐,被我封鎖在荊州南部,又有孫安在他身邊監視,我們已無後顧之憂了。只有占據了巴蜀之地,才能對中原大舉用兵,一統天下。”

  “都督,巴蜀之地所有英雄人物的性格、才華和人際關係,都被我們調查清楚了,只等您看過之後,量體裁衣,對症下藥。”司馬功將一本厚厚的冊子,放在周瑜的面前,“該利用的利用,該招降的招降,該殺的殺。”

  周瑜簡要地翻了翻,十分滿意:“真難為兄弟們了。”

  “都督,錢糧也花了不少。”

  “這值得,值得。”周瑜又問甘寧:“陸軍訓練得如何了。”

  “兵強馬壯,只是糧草和輜重尚未備齊,還有都督的病……”

  周瑜打斷了他的話:“興霸啊,我的病很快就會痊癒了,千萬不要為了我的病,耽誤了伐蜀大計。你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說我得了重病,二是要注意保密,對外就聲稱是伐曹,不能說是伐蜀,切記啊!”接著又轉向司馬功:“至於劉備,他會移駐油口。伐蜀日期尚未確定之前,我暫且不回江陵,嚴密地監視諸葛亮的一舉一動,你們還要多費心,畢竟光靠孫安是不夠的。”

  司馬功答:“都督不必擔心,劉備雖然勢力大增,但還無法和江東抗衡,何況曹操屯重兵於南陽郡,劉備和曹操是死敵,他不敢輕舉妄動。”

  然而,周瑜尚未擬定進一步的計劃,劉備竟又到京城來了。

  這次,他以陪孫夫人回家省親為藉口,帶著一些親兵再次來到京城。諸葛亮則留守油口,並未隨侍在側。

  與上回劉備、諸葛亮前來拜見的情況不同,這次等周瑜趕赴孫權府邸時,劉備已經先一步達到目的,而且離開了。

  周瑜不禁暗暗埋怨小喬:原來居住江陵周府的小喬,從司馬功那裡聽說周瑜將在京城停留一段時間,加上先行返回的僕役透露他身體不是很好,便日夜思想,擔心得食不下咽,最後毅然決然輕裝備車,來到京城找到周瑜,希望留在他身邊好好照顧他。而她來到京城的日子,恰好是劉備偕同孫夫人省親的這一天。周瑜忙著招呼小喬,竟錯過面見孫權的先機。

  當下周瑜開門見山地問孫權:“劉備說了些什麼?”

  “他想向我們借地養兵。”孫權見他神情緊張,不由得也跟著緊張起來。

  “借地養兵。”周瑜一怔。

  站在一邊的魯肅說:“是這樣的,劉皇叔移駐油口後,將那裡改名為公安,許多劉表從前的部屬聽聞現任荊州刺史是他,紛紛前來投靠,結果他麾下人數迅速膨脹。他無法將那些人安排在荊南四郡,公安土地又有限,捨棄那些投靠者更做不出來,只好趁著帶孫夫人省親的機會,麻煩主公借他一點土地,安排這些劉表的舊部。”

  周瑜眉一揚,冷冷問:“他想借哪裡的土地呢?”

  孫權望了一眼魯肅:“我問過了,他說江東土地本屬我們所有,不好借用。”

  “那他是想借荊北之地了?”周瑜臉沉下來,“真是高招啊。”

  魯肅急忙道:“劉皇叔說,當初他繼任荊州刺史時,我們曾協定荊南四郡由他指派太守,荊北郡縣則由我們指派官員,名義上他統領整個荊州,實際他能掌控的只是荊南地區。但這些是我們私底下的協議,荊州百姓並不曉得。這次借荊北之地,同樣由我們私底下協議,讓他麾下兵士將領可以分散進駐那些地方,而該處官員仍繼續留任,從表面看,與以前並無二異,既不見‘借地’的情形,荊州百姓同樣也不會曉得。”

  “他可真是顧全大局啊,以為自己是荊州刺史,借我們荊北之地就堂而皇之嗎?”周瑜冷冷笑道。

  “自古以來,從未聽過有向他人借地養兵的。”孫權點點頭。

  “況且這一借,到哪時還啊?”周瑜悶哼一聲。

  “劉皇叔說,等他找到新的根據地足以養兵後,就會立刻歸還我們。”魯肅忙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