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最後,麻貴對楊鎬道:“請楊大人率輜重和傷兵連夜先行,到慶州和大隊人馬匯合。”這時一直不說話的楊鎬突然站起身,情緒激動地說道:“請麻將軍先行,讓鎬率軍斷後,如何?”麻貴愕然道:“這樣恐怕不妥,楊大人身為朝廷派來的要臣,若有個差池,貴如何向邢大人交代?”
楊鎬慷慨激昂地說道:“蔚山戰事,雖然諸位將軍不說,難道我就不知其內心深處實在是對鎬多有埋怨嗎?事已至此,我楊鎬絕非推功攬過之人,回到王京自會對邢大人分說;只是眼下,還望麻將軍再信我一次,讓鎬率軍斷後吧,不然,鎬身無寸功,回去後真就沒法交待了。”說到此處,楊鎬已經面露苦相了,麻貴心中著實拿不定主意,最後思來想去,只得道:“既然楊大人執意要領軍斷後,我也不好再說什麼,責任重大,就請大人多擔代吧!”
麻貴聞聽刁斗聲從山下軍營隱隱傳來,寅時已過,五更初起,知道事不宜遲,不敢再擔擱了,當即命令諸將出去後馬上整隊,等他的號令一下,立即出發。另外派了快馬奔赴50里外的梁山,通知祖承訓不必再堅守,可直接向宜寧撤退,與那裡的明軍部隊匯合。
聯軍士兵苦戰了一天,疲憊之極,正迷迷糊糊地睡著,突然被刺耳的號角聲驚醒,不知出了什麼事,不少人鑽出帳篷四下里張望。只見騎馬的軍官在營區里奔馳往來,大聲傳令讓士兵們整理行裝,集合待命。有些親兵從參加會議的將領那裡得了消息,互相傳言,一傳十,十傳百,不久整個大營都知道部隊要撤退了,頓時群起騷動,數萬人亂紛紛地捆綁被服,牽馬推車,人喊馬嘶聲在黎明中傳出數里遠。
董正誼率騎兵兩千做為前鋒開路,其次是麻貴率提督標營3000人居中,王問的戰車營停在路邊,負責集中收攏各營傷兵,高策率3000兵馬壓陣,並派出騎兵小隊往來巡視,維持行軍秩序,吳惟忠率兩千人防禦島山城方面,李芳春率3000人防禦梁山方向,盧繼忠率3000人防禦太和江面,李如梅率遼兵2500人,朝鮮元帥權栗率朝兵3000人隨楊鎬在大營按兵不動,準備交替掩護各部撤退。
畢竟是兩萬多人,在暗夜中撤兵,免不了點起火把照明,寒風呼嘯,倉促間幾處棄置營帳被飛散的火星燎燃,若是平常自有士卒滅火,可這會兒人人要走,哪顧得了這許多。火借風勢,風助火威,一時半刻的功夫明軍營地處處火起,疲病傷者叫呼之聲連天,原本有秩序的隊形也有些亂了,仗著麻貴事先派高策軍的騎兵分守各個路口彈壓,遇到越眾先行者,格殺勿論,才使得混亂沒有蔓延開。
楊鎬將棉披風裹在身上,可仍止不住渾身瑟瑟發抖,李如梅以為是風大,命士兵取來棉甲請他穿上,楊鎬搖頭拒絕,顫聲道:“子清,我冷倒不冷,只是著實有些緊張。”李如梅寬慰他道:“楊兄莫怕,我軍並非敗退,而是主動撤走,放著這許多人馬在這裡,就算倭賊殺來也能抵擋一陣。”楊鎬點頭稱是,可心中仍覺膽寒,左顧右看,浮躁至極。
明軍大舉撤退,哪能瞞得住江上日軍,早有伏路忍兵回船報告。小西行長聞報大喜,忙把毛利秀元和黑田長政找來,決定來個“乘勝追擊”,黑田長政猶豫道:“行長公,我軍兵力加一起才18000人。明軍人數並不比咱們少,會不會是設下圈套誘我等上鉤呢?”
小西行長胸有成竹地說道:“就算是圈套,為了救援淺野父子和加藤清正那傢伙,也顧不了那麼多了。當然,咱們不會把全部兵力都投入進攻,總得留下些兵馬以防萬一。黑田殿,你雖然年輕,可是太閤大人經常誇你打仗的本領並不輸給我們這些老將呢,現在正是貴殿表現的好機會,就請你打個頭陣好嗎?先懸的榮譽,可不是誰都能爭上的呀!”
黑田長政在心裡暗罵小西行長無恥,可卻有苦說不出,只得咬牙應道:“既然您這麼看得起我,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小西行長高興地眉開眼笑,握住他手贊道:“真是個勇敢的人啊,嗯,真了不起!”
天光漸漸露了白,聯軍大部隊加快了向慶州撤退的步伐,兩萬多人的部隊,在不利的戰場環境下進行這樣複雜的機動,在那個年代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從五更到天明將近一個時辰里,包括董正誼的騎兵營、麻貴的標營、王問的車營,約有6000多名聯軍士兵順利踏上了往慶州去的路程,其餘的人仍在規定區域警戒待命,準備按照統一調度依次上路。
忽然聽見太和江方向一聲炮響,繼而喊殺聲四起,這聲音遙遙傳來,使得尚未撤退的聯軍各營中瀰漫著一股緊張氣氛,楊鎬更是驚得面如土色,強咬牙關在馬上打晃。李如梅見狀向部下們高喊著:“不要亂,按麻帥的部署行動!江邊還有盧參將的3000人迎戰呢,倭賊不會這麼快打過來的!”聽他這麼一喊,5000多聯軍士兵才漸漸鎮靜下來。李如梅又派出標營馬隊巡視,喝命全體原地坐下,沒有命令誰也不准起身。朝鮮軍自有權栗帶領,也是排列整齊,不准交頭接耳,不准隨便走動,違令者軍法從事!
又過了半個時辰,李芳春的3000人也離開了戰場向北轉進,看著友軍急匆匆地從身邊走過,原地待命的士兵都顯得非常的焦急,間或有一二匹戰馬受驚嘶鳴,就能引起附近大片士兵的騷動,巡視的標營馬隊拔刀亮劍在隊列中遊走,不住口地大聲厲喝,彈壓著黑壓壓的人海。
楊鎬慷慨激昂地說道:“蔚山戰事,雖然諸位將軍不說,難道我就不知其內心深處實在是對鎬多有埋怨嗎?事已至此,我楊鎬絕非推功攬過之人,回到王京自會對邢大人分說;只是眼下,還望麻將軍再信我一次,讓鎬率軍斷後吧,不然,鎬身無寸功,回去後真就沒法交待了。”說到此處,楊鎬已經面露苦相了,麻貴心中著實拿不定主意,最後思來想去,只得道:“既然楊大人執意要領軍斷後,我也不好再說什麼,責任重大,就請大人多擔代吧!”
麻貴聞聽刁斗聲從山下軍營隱隱傳來,寅時已過,五更初起,知道事不宜遲,不敢再擔擱了,當即命令諸將出去後馬上整隊,等他的號令一下,立即出發。另外派了快馬奔赴50里外的梁山,通知祖承訓不必再堅守,可直接向宜寧撤退,與那裡的明軍部隊匯合。
聯軍士兵苦戰了一天,疲憊之極,正迷迷糊糊地睡著,突然被刺耳的號角聲驚醒,不知出了什麼事,不少人鑽出帳篷四下里張望。只見騎馬的軍官在營區里奔馳往來,大聲傳令讓士兵們整理行裝,集合待命。有些親兵從參加會議的將領那裡得了消息,互相傳言,一傳十,十傳百,不久整個大營都知道部隊要撤退了,頓時群起騷動,數萬人亂紛紛地捆綁被服,牽馬推車,人喊馬嘶聲在黎明中傳出數里遠。
董正誼率騎兵兩千做為前鋒開路,其次是麻貴率提督標營3000人居中,王問的戰車營停在路邊,負責集中收攏各營傷兵,高策率3000兵馬壓陣,並派出騎兵小隊往來巡視,維持行軍秩序,吳惟忠率兩千人防禦島山城方面,李芳春率3000人防禦梁山方向,盧繼忠率3000人防禦太和江面,李如梅率遼兵2500人,朝鮮元帥權栗率朝兵3000人隨楊鎬在大營按兵不動,準備交替掩護各部撤退。
畢竟是兩萬多人,在暗夜中撤兵,免不了點起火把照明,寒風呼嘯,倉促間幾處棄置營帳被飛散的火星燎燃,若是平常自有士卒滅火,可這會兒人人要走,哪顧得了這許多。火借風勢,風助火威,一時半刻的功夫明軍營地處處火起,疲病傷者叫呼之聲連天,原本有秩序的隊形也有些亂了,仗著麻貴事先派高策軍的騎兵分守各個路口彈壓,遇到越眾先行者,格殺勿論,才使得混亂沒有蔓延開。
楊鎬將棉披風裹在身上,可仍止不住渾身瑟瑟發抖,李如梅以為是風大,命士兵取來棉甲請他穿上,楊鎬搖頭拒絕,顫聲道:“子清,我冷倒不冷,只是著實有些緊張。”李如梅寬慰他道:“楊兄莫怕,我軍並非敗退,而是主動撤走,放著這許多人馬在這裡,就算倭賊殺來也能抵擋一陣。”楊鎬點頭稱是,可心中仍覺膽寒,左顧右看,浮躁至極。
明軍大舉撤退,哪能瞞得住江上日軍,早有伏路忍兵回船報告。小西行長聞報大喜,忙把毛利秀元和黑田長政找來,決定來個“乘勝追擊”,黑田長政猶豫道:“行長公,我軍兵力加一起才18000人。明軍人數並不比咱們少,會不會是設下圈套誘我等上鉤呢?”
小西行長胸有成竹地說道:“就算是圈套,為了救援淺野父子和加藤清正那傢伙,也顧不了那麼多了。當然,咱們不會把全部兵力都投入進攻,總得留下些兵馬以防萬一。黑田殿,你雖然年輕,可是太閤大人經常誇你打仗的本領並不輸給我們這些老將呢,現在正是貴殿表現的好機會,就請你打個頭陣好嗎?先懸的榮譽,可不是誰都能爭上的呀!”
黑田長政在心裡暗罵小西行長無恥,可卻有苦說不出,只得咬牙應道:“既然您這麼看得起我,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小西行長高興地眉開眼笑,握住他手贊道:“真是個勇敢的人啊,嗯,真了不起!”
天光漸漸露了白,聯軍大部隊加快了向慶州撤退的步伐,兩萬多人的部隊,在不利的戰場環境下進行這樣複雜的機動,在那個年代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從五更到天明將近一個時辰里,包括董正誼的騎兵營、麻貴的標營、王問的車營,約有6000多名聯軍士兵順利踏上了往慶州去的路程,其餘的人仍在規定區域警戒待命,準備按照統一調度依次上路。
忽然聽見太和江方向一聲炮響,繼而喊殺聲四起,這聲音遙遙傳來,使得尚未撤退的聯軍各營中瀰漫著一股緊張氣氛,楊鎬更是驚得面如土色,強咬牙關在馬上打晃。李如梅見狀向部下們高喊著:“不要亂,按麻帥的部署行動!江邊還有盧參將的3000人迎戰呢,倭賊不會這麼快打過來的!”聽他這麼一喊,5000多聯軍士兵才漸漸鎮靜下來。李如梅又派出標營馬隊巡視,喝命全體原地坐下,沒有命令誰也不准起身。朝鮮軍自有權栗帶領,也是排列整齊,不准交頭接耳,不准隨便走動,違令者軍法從事!
又過了半個時辰,李芳春的3000人也離開了戰場向北轉進,看著友軍急匆匆地從身邊走過,原地待命的士兵都顯得非常的焦急,間或有一二匹戰馬受驚嘶鳴,就能引起附近大片士兵的騷動,巡視的標營馬隊拔刀亮劍在隊列中遊走,不住口地大聲厲喝,彈壓著黑壓壓的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