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危急關頭,加藤清正突然大吼著從眾人身後閃出來,舉矛疾刺,楊萬金正殺得順手,冷不防一根長矛閃著寒光出現在自己面前,力道勁急,和方才那些餓兵們的手段大不相同,再要躲閃已經來不及了,他努力地向旁一偏身子,“撲哧”長矛正捅在左肩,鮮血噴涌,疼得楊萬金眼前發黑向後栽去,後面的士兵忙扔了刀將他扶住,幾個人順著長梯滾了下來。
數百名日軍排在城頭,向下瘋狂地放槍射箭,明軍雖然支了十幾架長梯,可真正能衝到城頭格鬥的不過十幾人,最後終於挺不住向後敗退,用火銃、弓箭還擊。
日軍故伎重施,將煤油傾下焚燒長梯,使得明軍失去了登城工具。雙方激戰至黃昏仍難分勝負,吳惟忠只好下令收兵,將部隊撤下山去休整。
經此一戰,日軍陣亡了500多人,傷三四百人,屍體太多無法運下城,索性推到城邊當滾木擂石用。不時有餓昏了或是受傷暈過去的士兵又從屍堆里爬出來,在同伴的木然注視下重新撿起刀矛歸隊。所有活著人都仿佛行屍走肉一般,戰鬥和服從命令都已經成了潛意識下的本能。
明軍吃過晚飯,再次成群結隊地展開攻勢,守軍用鐵炮射、長矛刺、屍體砸,一次又一次將進攻者打退。太和江上的日軍也不斷地發起反擊,與李如梅軍廝殺。楊鎬和麻貴在古鶴山頭望去,只見江面和島山上下火光點點,銃炮聲不絕於耳,這場大混戰直持續到次日凌晨方漸漸平息,明軍共戰死700餘人,受傷者過3000人。游擊陳愚衷、楊萬金身受重傷。
楊鎬意識到明軍這最後的全力一擊,仍然無法拿下島山倭城,不由得臉色蒼白,啞然不語,半晌,方頹然地放下手中的千里鏡,垂著頭慢慢向營帳中走去。
正文 第三十七章 潰退
麻貴陰沉著臉緊隨其後到了大帳,看了看楊鎬欲言又止,最終嘆息一聲,徑向帳下旗牌官吩咐道:“傳各營參將以上武職前來聽令!”過不多久,各營將領陸續來到古鶴山頂,十幾名總兵、副總兵、參將排列兩旁,麻貴請楊鎬上坐,楊鎬無力地揮揮手,讓麻貴主持大局。麻貴客氣了幾句後坐了當中帥椅,大家心裡忐忑,不知道這麼晚了,有何急事召集眾人。
點卯完畢,麻貴神情嚴峻地講道:“諸位,我軍自出征蔚山以來,已近半月,圍攻倭城也有十天之久。大家都看到了,今天的強攻仍然沒有奏效,而外圍倭兵則是越聚越多,若久拖下去,恐怕戰事發展於我不利,今天召大夥聚此,是想問問,有何良策改變我軍當前面臨的危局?”
眾將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回話,麻貴又催問一遍,環視高策、李如梅等人,高策見狀出列稟道:“請大帥下令就是,大帥要我們怎麼打,我們就怎麼打。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說罷看了看側坐的楊鎬,又跟了一句:“或強攻倭城,或圍城打援,請大帥斟酌,但不可遲疑不決,誤了大事。”
麻貴聽了這些話,不動聲色,又向李如梅問道:“李將軍有何善策?”李如梅暗說仗打到這個份上,再硬撐下去也沒什麼意思,本來想勸他退兵,但是不敢說出,怕的是萬一說錯了話,被人當做墊背的了,日後追究責任可吃不消。略一思忖,他故意說道:“依末將看,撤圍列陣,憑藉我軍大炮優勢和來援倭賊打一場野戰,也是一個辦法,大帥以為如何?”
麻貴冷冷一笑,搖頭說:“已經晚了,咱們在蔚山拖了這麼久,倭賊援軍不來則已,既來定是傾巢而出,現今我軍士氣低落,且大炮彈藥也不多了,與敵生力野戰,恐怕並非良策。” 於是帳中又一陣沉默。麻貴其實心中早有主意,詢問眾將只是做個引子,此時見眾人無話,他方緩緩說道:“目前或戰或守都斷難成功,惟一上策是離開這裡,撤軍北歸!”
全體都吃了一驚,雖然昨天議事時楊鎬已經提到撤軍,可是沒想到這麼快就要付諸實踐了,當下所有的目光又一次集中注視在麻貴的臉上。麻貴此時的神情又是焦急又是激憤,繼續說道:“我軍此次出征共計兵力47500人,除去解生將軍率7000人駐守宜寧並佯攻順天,祖承訓將軍率7000餘人守衛梁山,以及駐守慶州的人馬外,實際到蔚山戰場的約30000人,連日苦戰減員11000人,目前有戰鬥力的不過兩萬餘人。
而據我所知,倭賊僅在釜山就有兵力3萬,圍攻島山城這麼久,不要說釜山倭眾,就是泗川和順天的倭兵也有足夠的時間趕來應援了;若不能當即立斷,等倭賊大軍水陸雲集,悔之晚矣。如今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說罷向楊鎬徵詢意見道:“經略大人認為如何?”楊鎬失魂落魄地靠在椅子上,聞聲臉上一紅,喏喏道:“麻將軍所言極是,本部院完全贊成,完全贊成。”麻貴點了點頭,向眾人道:“既然沒有異議,那麼咱們就商量一下撤軍事宜吧。”
李芳春問道:“我們無功而返,若回到王京,邢大人怪罪下來可怎麼辦?”麻貴沉聲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如今保我數萬將士的性命要緊,顧不了那麼多了!邢大人若知道詳情,也必心存體諒。”諸將細細琢磨,都覺得只有儘早撤兵方為上策,當下齊聲稱是。
麻貴忽然提高聲音說:“諸將聽令!”所有的人都立刻緊張起來,挺直身子注視著他。麻貴非常清楚地把退兵的部署一條一條道出。哪一個將領在前開路,哪一個將領在後護衛,哪一個將領居中策應,他都考慮得十分慎密,說得十分清楚詳細,他被楊鎬壓制了這麼久,最後關頭方顯出將才本色,諸將對他的從容布置盡皆嘆服。
數百名日軍排在城頭,向下瘋狂地放槍射箭,明軍雖然支了十幾架長梯,可真正能衝到城頭格鬥的不過十幾人,最後終於挺不住向後敗退,用火銃、弓箭還擊。
日軍故伎重施,將煤油傾下焚燒長梯,使得明軍失去了登城工具。雙方激戰至黃昏仍難分勝負,吳惟忠只好下令收兵,將部隊撤下山去休整。
經此一戰,日軍陣亡了500多人,傷三四百人,屍體太多無法運下城,索性推到城邊當滾木擂石用。不時有餓昏了或是受傷暈過去的士兵又從屍堆里爬出來,在同伴的木然注視下重新撿起刀矛歸隊。所有活著人都仿佛行屍走肉一般,戰鬥和服從命令都已經成了潛意識下的本能。
明軍吃過晚飯,再次成群結隊地展開攻勢,守軍用鐵炮射、長矛刺、屍體砸,一次又一次將進攻者打退。太和江上的日軍也不斷地發起反擊,與李如梅軍廝殺。楊鎬和麻貴在古鶴山頭望去,只見江面和島山上下火光點點,銃炮聲不絕於耳,這場大混戰直持續到次日凌晨方漸漸平息,明軍共戰死700餘人,受傷者過3000人。游擊陳愚衷、楊萬金身受重傷。
楊鎬意識到明軍這最後的全力一擊,仍然無法拿下島山倭城,不由得臉色蒼白,啞然不語,半晌,方頹然地放下手中的千里鏡,垂著頭慢慢向營帳中走去。
正文 第三十七章 潰退
麻貴陰沉著臉緊隨其後到了大帳,看了看楊鎬欲言又止,最終嘆息一聲,徑向帳下旗牌官吩咐道:“傳各營參將以上武職前來聽令!”過不多久,各營將領陸續來到古鶴山頂,十幾名總兵、副總兵、參將排列兩旁,麻貴請楊鎬上坐,楊鎬無力地揮揮手,讓麻貴主持大局。麻貴客氣了幾句後坐了當中帥椅,大家心裡忐忑,不知道這麼晚了,有何急事召集眾人。
點卯完畢,麻貴神情嚴峻地講道:“諸位,我軍自出征蔚山以來,已近半月,圍攻倭城也有十天之久。大家都看到了,今天的強攻仍然沒有奏效,而外圍倭兵則是越聚越多,若久拖下去,恐怕戰事發展於我不利,今天召大夥聚此,是想問問,有何良策改變我軍當前面臨的危局?”
眾將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回話,麻貴又催問一遍,環視高策、李如梅等人,高策見狀出列稟道:“請大帥下令就是,大帥要我們怎麼打,我們就怎麼打。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說罷看了看側坐的楊鎬,又跟了一句:“或強攻倭城,或圍城打援,請大帥斟酌,但不可遲疑不決,誤了大事。”
麻貴聽了這些話,不動聲色,又向李如梅問道:“李將軍有何善策?”李如梅暗說仗打到這個份上,再硬撐下去也沒什麼意思,本來想勸他退兵,但是不敢說出,怕的是萬一說錯了話,被人當做墊背的了,日後追究責任可吃不消。略一思忖,他故意說道:“依末將看,撤圍列陣,憑藉我軍大炮優勢和來援倭賊打一場野戰,也是一個辦法,大帥以為如何?”
麻貴冷冷一笑,搖頭說:“已經晚了,咱們在蔚山拖了這麼久,倭賊援軍不來則已,既來定是傾巢而出,現今我軍士氣低落,且大炮彈藥也不多了,與敵生力野戰,恐怕並非良策。” 於是帳中又一陣沉默。麻貴其實心中早有主意,詢問眾將只是做個引子,此時見眾人無話,他方緩緩說道:“目前或戰或守都斷難成功,惟一上策是離開這裡,撤軍北歸!”
全體都吃了一驚,雖然昨天議事時楊鎬已經提到撤軍,可是沒想到這麼快就要付諸實踐了,當下所有的目光又一次集中注視在麻貴的臉上。麻貴此時的神情又是焦急又是激憤,繼續說道:“我軍此次出征共計兵力47500人,除去解生將軍率7000人駐守宜寧並佯攻順天,祖承訓將軍率7000餘人守衛梁山,以及駐守慶州的人馬外,實際到蔚山戰場的約30000人,連日苦戰減員11000人,目前有戰鬥力的不過兩萬餘人。
而據我所知,倭賊僅在釜山就有兵力3萬,圍攻島山城這麼久,不要說釜山倭眾,就是泗川和順天的倭兵也有足夠的時間趕來應援了;若不能當即立斷,等倭賊大軍水陸雲集,悔之晚矣。如今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說罷向楊鎬徵詢意見道:“經略大人認為如何?”楊鎬失魂落魄地靠在椅子上,聞聲臉上一紅,喏喏道:“麻將軍所言極是,本部院完全贊成,完全贊成。”麻貴點了點頭,向眾人道:“既然沒有異議,那麼咱們就商量一下撤軍事宜吧。”
李芳春問道:“我們無功而返,若回到王京,邢大人怪罪下來可怎麼辦?”麻貴沉聲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如今保我數萬將士的性命要緊,顧不了那麼多了!邢大人若知道詳情,也必心存體諒。”諸將細細琢磨,都覺得只有儘早撤兵方為上策,當下齊聲稱是。
麻貴忽然提高聲音說:“諸將聽令!”所有的人都立刻緊張起來,挺直身子注視著他。麻貴非常清楚地把退兵的部署一條一條道出。哪一個將領在前開路,哪一個將領在後護衛,哪一個將領居中策應,他都考慮得十分慎密,說得十分清楚詳細,他被楊鎬壓制了這麼久,最後關頭方顯出將才本色,諸將對他的從容布置盡皆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