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勇又將目光望向楊裕,楊裕道:“兒臣以為李世民不可用,父皇封賞他征南將軍是酬其功,不得不如此,杖其二十,就是向百官表明態度,父皇不喜歡此人,否則父皇大可以讓其功過相抵,減輕其處罰。”

  楊裕的回答讓楊勇大感興趣,追問道:“哦,你說說看,父皇為什麼不喜歡此人?”

  楊裕深吸了一口氣:“很簡單,李世民膽子太大,他只不過是一名傳旨的小官就敢挾持親王,當中還假傳父皇旨意,若是日後成為國家重臣,皇帝也未必放在他眼中,對於如此膽大,毫無規矩之人,父皇自然會不喜歡。”

  潛規則,這就是潛規則,一般來說,不管有才無才,哪個人都不喜歡屬下是一個膽大包天之人,這樣的人即使立下大功,也難予得到升遷,楊勇身為皇帝,仍是整個國家規則的制定者,自然不希望有人衝破規則,即使這條規則不合時宜。尤其楊勇知道李世民的另一段歷史,自然對李世民更加警惕。

  “朕不喜歡此人是一回事,不過,有才能就要使用,否則朝中都是一幫唯唯諾諾之徒,國家又會有何希望,不過此人之才可以用來披荊斬刺,卻不可以用來輔助朝政,否則必定會滋生其野心,朕任命其為征南將軍,就是要讓他的才能對準外族之人,記住,此人可為將,卻不能為主將,可為帥,卻不能為主帥。”

  “兒臣明白了。”三人一起恭聲道。

  第九十六章遠航

  足足養了一個月的傷,李世民才能拄著拐柱下地,三個月後傷才完全好,這還得歸功於孫思邈配製的傷藥,否則以他的傷養半年也不一定會好,

  原先的時空中,這一年天下已經大亂,楊廣已被殺,李淵也起兵反隋一年,李世民在對隋戰爭中多次斬露頭角,只是現在的大隋卻正是歷代王朝中前所未有的強大,周邊滅國無數,連強漢也有所不及,李世民以前根本沒有機會展露才能,這一次,卻是等於受了當頭一棒。

  傷好後的李世民陡然變了一個人,以前的李世民聰明有餘,沉穩不足,這一頓打卻讓他陡然成熟起來,連李淵也看不出兒子腦袋裡想什麼。

  又是數年過去,此時已是大業二十年,大隋境內四海昇平,百姓生活富足,溝通南北的大運河早已完成,皇帝又下令整修道路,分為主國道,郡道,縣道,其中規定國道,郡道必須用碎石,石灰,黃沙混合鋪就,國道可以容納八輛馬車並排而過,郡道可容納六輛馬車,縣道則需容納四輛馬車。陸路與水路仿佛象蛛網一樣布滿整個帝國,組成了溝通朝庭的迅捷通道。

  因為使用了數百萬異族俘虜,朝庭修建運河和四通八道的陸路,非但沒有讓百姓感到負擔,反而因為朝庭對糧食龐大的需求,使得普通百姓日子越過越好,絲綢,棉布等以前的高端商品進入尋常百姓家中。

  所有大臣和百姓都認為大隋已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就是三皇五帝的功業和皇帝也很可能不能相比,即使三皇五帝,又如何能讓全國所有百姓家家溫飽,而且武功極盛,周邊各國要麼被滅,要麼臣伏於帝國成為藩國。

  朝庭的藩國並不多,多是東南半島上的國家,朝庭不是沒有想過將整個東南半島也直接納入帝國的統治,只是東南半島天氣炎熱。森林茂密,大隋的精兵強將多出於北方,並不適應這種環境下作戰。朝庭只對林邑發動過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雖然打到林邑的首府,只是因為蚊蟲,瘟疫造成大量地非戰鬥減員。只得作罷,接受林邑等國作為藩國了事。

  這一年,朝庭主持的忠烈祠修建完畢,裡面供奉著數萬征伐周邊異族各國犧牲的英烈姓名,小到士兵,大到將軍,英烈祠就建在皇帝地祖廟旁邊,與皇帝祖廟一起。共享朝庭每年的祭祀,忠烈祠建成之日,皇帝親自帶著大臣對忠烈祠進行祭祀。並規定每年這一日,為國家祭祀日。後世皇帝都要在這一天參加對忠烈祠的祭祀,以表朝庭永不忘記為國征戰而犧牲的戰士之意。

  除了忠烈祠,另外皇宮中還建起了一座凌煙閣,凌煙閣掛地自然是大隋建立以來為朝庭立下功鄖的文臣武將副像,其中不分在世與否,文帝時期還是現今臣子,統統加以評定,選出最傑出的文臣。武將各十二人。使之千古流名,這二十四人並不是最終的人數。日後若是再有人功績超過此二十四人,也可以增進凌煙閣的名錄。

  武將自然是以楊爽為首,文臣則是高潁為首,李德林、韓擒虎、賀若弼、蘇威、楊尚希、牛弘、韋孝寬、羅藝、史萬歲、麥鐵杖、呂沐霖、李綱、雲定興、屈突通、達溪長儒、長孫晟、元胄、房彥謙等二十四人得予上榜。

  這二十四人中,活著的只有十一人,其中十三人先後故去,文帝時期的臣子,如高潁,李德林、韓擒虎、賀若弼、蘇威、楊尚希、牛弘、韋孝寬等人都已經不在了,讓人想起不由不勝唏唏,不過,他們的家人從中得到了極大地榮譽,朝庭也重新對其封賞,也算得福及子孫。

  忠烈祠和凌煙閣的建成,極大的鼓舞了諸多年輕人建功立業地心思,年齡大一點的人喜歡過平靜地生活,可是年輕人卻不如此,他們期盼能象先輩一樣,跨馬揮鞭,沙場縱橫,只是揮然四顧,大隋四周已找不到強勁對手,讓他們頗有一種生不逢時的感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