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頁
楊勇向自己心腹大臣問出這番話時,又已經過去了數月,轉眼已經是大隋十六年的六月了,蜀王回京後,楊勇對蜀王這些年一直不肯進京狠狠的叱斥了一通,最後下令對蜀王禁足,不許其出蜀王府,等於對蜀王進行了幽禁,又向益州派出相應兵馬。沒有蜀王主持大局。加上朝庭有大義的名份,蜀王世子和幾名王子根本不能調動兵馬,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朝庭兵馬進入,將益州重新納入朝庭的掌管。
益州重歸於朝庭治下,大隋境內唯一不安定的因素被撥除,捷報傳來,朝中大臣都額手稱慶,只是立下首功,也犯下重罪的李世民卻還沒有受到封賞,也沒有受到處罰。仿佛李世民到益州宣旨並將蜀王帶回京城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如今連帶兵進入益州地官兵都要封賞,再對李世民不聞不問就說不過去了。
呂沐霖現在已是吏部尚書,雖然位在尚書省左右僕射之下,只是吏部尚書卻是六部之首。離出將入相也只差一步,百官們都猜測,一旦左右僕射有缺,呂沐霖必定會更進一步。
聽到皇帝地問話,呂沐霖不加思素的道:“回皇上,臣以為李世民有勇有謀。是難得的大才,皇上可以考慮重用。”
李世民犯下挾持親王的大罪,雖然他立下的功鄖同樣巨大。只是皇家的威嚴不能隨意被冒犯,若非呂沐霖,一般的官員根本就不敢對李世民評論。
楊勇點了點頭:“是啊,李世民確實是大才,不過他實在是太膽大了……”
這個世界,除了楊勇又有誰會知道李世民真正的底細,李世民不但膽大而且心恨,否則也不會殺兄殺弟奪得皇位。李世民可用。卻不能大用,誰知道李世民若是權力太大。日後不會對皇位起窺視之心。
聽到皇帝如此評價,呂沐霖也默然,同時又為李世民感到可惜。
“來人,傳旨。”
“皇上,微臣來了。”一名通使舍人捧著一幅鮮艷的空白聖旨進來。
“李世民益州宣旨有功,著其為征南將軍,然假傳聖旨,持利器挾持親王,罪不可恕,罰其刑杖二十,俸三月,欽此。”
征南將軍是正六品的官職,李淵熬了一輩子還在正五品上打轉,李世民不過是一年前中所中地進士,雖然他因為父蔭,本身有正七品的千牛備身,不過,那是虛職,以他的升官速度來說算得上神速,只是剛升了官,又要受罰,罰俸三月也就罷了,不痛不癢,刑杖二十卻是實實在在的皮肉之苦。
當李世民聽到皇帝地旨意時也是傻了眼,前面剛剛升官,後面馬上就風雲突變,只是傳旨的禁衛軍卻不管李世民是否發愣,將李世民按住,道:“李大人,對不起了。”
說完,刑杖已是啪啪的打了下來,杖杖咬肉,禁衛軍早已得到交待,不得留手,前面十杖李世民還咬牙忍受,哼都不哼一聲,又打了數杖,李世民再也禁受不住,眼睛一翻,暈了過去。
李淵,竇氏及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看得不忍,竇氏更是忍不住垂淚,向行刑的禁衛軍軍官求情道:“諸位大人,行行好,不能再打了,再打吾兒命休矣。”
那名軍官絲毫不為所動:“唐公,竇夫人,非是本官心狠,只是皇上的旨意不能違背,用水把犯人潑醒,繼續打。”李世民驟然得封高官,在場之人又豈沒有忌妒,對於他們來講,若是挨一次打可以連升數級,恐怕大部分人都會願意,何況又有人關照,自然不肯放鬆。
“嘩。”一名禁衛將清水潑到李世民臉上,李世民幽幽醒轉,刑杖又毫不留情的落下,打完了二十杖,李世民臀部已是血肉模糊,鮮血直流。
李淵一直噤若寒蟬,他剛得到李世民所為就驚出了一身冷汗,知道自己地次子這次恐怕闖禍不小,至於功勞反而不那麼重要,皇家無情,真要追究起來,這點功勞又算得了什麼。
今天禍事終於來了,聽到只打二十棍時,李淵反而鬆了一口氣,只要挨過去就好了,見到禁衛軍行刑完畢,李淵連忙道:“快,快將二公子抬進去治傷。”
幾名李府家人七手八腳的將李世民抬了下去,李淵擔心兒子傷勢,正要跟下去,過來傳旨的軍官卻叫住了他:“唐公豈慢,這裡有皇上賜下來地秘藥,仍是孫老神仙所制,專治杖傷,靈驗無比。”
說完,軍官從懷中掏出一個精緻的瓷瓶,此時軍官毫無剛才的疾言厲聲,臉上堆起了笑容。
從軍官手上接過瓷瓶,李淵道:“多謝大人了。”
“哼,打完就給點藥,當我二哥是泥捏的麼?”李元吉小聲的說了一句。他此時才十三四歲的年齡,哪裡知道其中的份量
李淵聽得臉色大變,狠狠的瞪了李元吉一眼:“孽子,你胡說八道什麼,皇上賞罰分明,仍是明君之舉,豈容你胡言亂語,你給我滾下去。”
雖然如此,想起兒子地傷勢,李淵最後卻忍不住哽咽了起來,傳旨地軍官聽得無趣,只得告辭而去。
“你們說說,父皇為何要對那李世民先賞後罰?”皇宮中,楊勇卻是在考較自己的三個兒子。
楊儼是長子,先開口道:“父皇此舉賞罰分明,仍是自古明君所為。”
楊勇聽得既不點頭也不搖頭,楊儼地回答無疑太平淡了,將目光轉向次子楊格,楊格低頭想了一下才道:“兒臣明白了,李世民才能非凡,只是難免傲氣難馴,父皇是要打壓他的傲氣。”
益州重歸於朝庭治下,大隋境內唯一不安定的因素被撥除,捷報傳來,朝中大臣都額手稱慶,只是立下首功,也犯下重罪的李世民卻還沒有受到封賞,也沒有受到處罰。仿佛李世民到益州宣旨並將蜀王帶回京城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如今連帶兵進入益州地官兵都要封賞,再對李世民不聞不問就說不過去了。
呂沐霖現在已是吏部尚書,雖然位在尚書省左右僕射之下,只是吏部尚書卻是六部之首。離出將入相也只差一步,百官們都猜測,一旦左右僕射有缺,呂沐霖必定會更進一步。
聽到皇帝地問話,呂沐霖不加思素的道:“回皇上,臣以為李世民有勇有謀。是難得的大才,皇上可以考慮重用。”
李世民犯下挾持親王的大罪,雖然他立下的功鄖同樣巨大。只是皇家的威嚴不能隨意被冒犯,若非呂沐霖,一般的官員根本就不敢對李世民評論。
楊勇點了點頭:“是啊,李世民確實是大才,不過他實在是太膽大了……”
這個世界,除了楊勇又有誰會知道李世民真正的底細,李世民不但膽大而且心恨,否則也不會殺兄殺弟奪得皇位。李世民可用。卻不能大用,誰知道李世民若是權力太大。日後不會對皇位起窺視之心。
聽到皇帝如此評價,呂沐霖也默然,同時又為李世民感到可惜。
“來人,傳旨。”
“皇上,微臣來了。”一名通使舍人捧著一幅鮮艷的空白聖旨進來。
“李世民益州宣旨有功,著其為征南將軍,然假傳聖旨,持利器挾持親王,罪不可恕,罰其刑杖二十,俸三月,欽此。”
征南將軍是正六品的官職,李淵熬了一輩子還在正五品上打轉,李世民不過是一年前中所中地進士,雖然他因為父蔭,本身有正七品的千牛備身,不過,那是虛職,以他的升官速度來說算得上神速,只是剛升了官,又要受罰,罰俸三月也就罷了,不痛不癢,刑杖二十卻是實實在在的皮肉之苦。
當李世民聽到皇帝地旨意時也是傻了眼,前面剛剛升官,後面馬上就風雲突變,只是傳旨的禁衛軍卻不管李世民是否發愣,將李世民按住,道:“李大人,對不起了。”
說完,刑杖已是啪啪的打了下來,杖杖咬肉,禁衛軍早已得到交待,不得留手,前面十杖李世民還咬牙忍受,哼都不哼一聲,又打了數杖,李世民再也禁受不住,眼睛一翻,暈了過去。
李淵,竇氏及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看得不忍,竇氏更是忍不住垂淚,向行刑的禁衛軍軍官求情道:“諸位大人,行行好,不能再打了,再打吾兒命休矣。”
那名軍官絲毫不為所動:“唐公,竇夫人,非是本官心狠,只是皇上的旨意不能違背,用水把犯人潑醒,繼續打。”李世民驟然得封高官,在場之人又豈沒有忌妒,對於他們來講,若是挨一次打可以連升數級,恐怕大部分人都會願意,何況又有人關照,自然不肯放鬆。
“嘩。”一名禁衛將清水潑到李世民臉上,李世民幽幽醒轉,刑杖又毫不留情的落下,打完了二十杖,李世民臀部已是血肉模糊,鮮血直流。
李淵一直噤若寒蟬,他剛得到李世民所為就驚出了一身冷汗,知道自己地次子這次恐怕闖禍不小,至於功勞反而不那麼重要,皇家無情,真要追究起來,這點功勞又算得了什麼。
今天禍事終於來了,聽到只打二十棍時,李淵反而鬆了一口氣,只要挨過去就好了,見到禁衛軍行刑完畢,李淵連忙道:“快,快將二公子抬進去治傷。”
幾名李府家人七手八腳的將李世民抬了下去,李淵擔心兒子傷勢,正要跟下去,過來傳旨的軍官卻叫住了他:“唐公豈慢,這裡有皇上賜下來地秘藥,仍是孫老神仙所制,專治杖傷,靈驗無比。”
說完,軍官從懷中掏出一個精緻的瓷瓶,此時軍官毫無剛才的疾言厲聲,臉上堆起了笑容。
從軍官手上接過瓷瓶,李淵道:“多謝大人了。”
“哼,打完就給點藥,當我二哥是泥捏的麼?”李元吉小聲的說了一句。他此時才十三四歲的年齡,哪裡知道其中的份量
李淵聽得臉色大變,狠狠的瞪了李元吉一眼:“孽子,你胡說八道什麼,皇上賞罰分明,仍是明君之舉,豈容你胡言亂語,你給我滾下去。”
雖然如此,想起兒子地傷勢,李淵最後卻忍不住哽咽了起來,傳旨地軍官聽得無趣,只得告辭而去。
“你們說說,父皇為何要對那李世民先賞後罰?”皇宮中,楊勇卻是在考較自己的三個兒子。
楊儼是長子,先開口道:“父皇此舉賞罰分明,仍是自古明君所為。”
楊勇聽得既不點頭也不搖頭,楊儼地回答無疑太平淡了,將目光轉向次子楊格,楊格低頭想了一下才道:“兒臣明白了,李世民才能非凡,只是難免傲氣難馴,父皇是要打壓他的傲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