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錯,”將軍回答說,“起碼這些山已從戰爭中恢復過來了。”

  東道主又領我到非軍事區看了看。除了我看到的士兵都是南韓人以外,除了聽不到槍炮聲,看不到

  戰鬥的跡象以外,整個感覺還和40年前一模一樣,這一地區當時曾是主要防線。1952年時我曾多次經過這

  條防線,當時的緊張局勢自不待言。時至1996年的今天,這種緊張局勢依然如故。每個人對前方敵人所持

  的一貫態度,即使不說出口,也可以從許多細微處看得出來:公路都是由山腰間開闢出來,以隱蔽過往車

  輛,炮位和地堡都披有偽裝,以防被對方發現,呈現給敵人的面貌則是一片蒼茫。

  但是對在主防線上呆過的任何一名士兵來說,這個非軍事區明顯還是一條火線。它自身是一個整體,

  構成相互聯繫的空間,並有自身的目的,相互獨立,又很獨特;這是最前沿的邊境,它像一柄投槍的槍尖

  ,在保衛著後方的國家和社會。

  東道主帶我去看一條深深的地下坑道,這樣的坑道有20條之多,均深挖在距地表三四百英尺處,據信

  這是北韓人在過去幾十年內挖掘的,目的是從非軍事區的地下把間諜派到南韓,發生戰爭時,軍隊也

  可通過非軍事區,進入南韓。看到這種情況,戰爭的感覺突然變得更為強烈起來。

  南韓人共發現了其中的4條坑道。這些坑道是用瑞典高級開礦機挖成的。坑道從北韓一方的深處

  開挖,地下水都回流到北方,以隱蔽坑道的位置。一名中尉領著我走下陡峭的通道。這條通往下方的通道

  呈30度斜坡,高與寬各6英尺,是南韓人為了截斷敵人的坑道而挖成的。在通道的底部,對方那條坑道

  直接通往北韓境內,其寬度和高度與這條通道大體相同。

  南韓人在談到這些坑道時都很憤慨,他們認為這些地下坑道都是明證,證明北韓不誠實,拒絕和

  解。

  我在韓國期間,許多紀念戰爭的場合里都強調了這種分裂觀念。漢城有一座龐大的民族戰爭紀念館,

  所有南韓陣亡將士的名字都鐫刻在那裡。在這座紀念館裡,我曾和幾百位參加過韓戰並受到表彰的

  同齡人見過面。然而所到之處,無不感到有一種不願民族分裂的意識。最常問我的問題是,我對北、南再

  次統一成為一個國家有什麼見解。作為一個外國人,我謝絕作答。不僅因為這個問題當前在非軍事區兩側

  是一個富有爭議的話題(一個局外人對此應閉口不談),而且因為考慮到半個世紀的分離狀態和互相敵對的

  現實,朝鮮民族的重新統一,必須在雙方人民達成一致解決辦法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在我結束訪問行將回國時,韓國爆發了一連串大學生要求統一的遊行。而在這些反映韓國人民迫切盼

  望統一的遊行之後,接踵而至的卻是一艘衝上韓國岸邊的北韓潛艇。據說這艘潛艇運送了十幾名北韓

  破壞分子,他們已散布到全國各地,並已被南韓部隊捕獲。

  不過在1996年12月29日,北韓為派出潛艇一事曾進行道歉。持有疑心的韓國觀察家們說,這只是因

  為再次開始往北方運糧才作出的姿態。但不論怎麼說,北韓的任何道歉都是空前的,這給許多人帶來了

  希望:結束朝鮮分裂的日子已經為期不遠了。

  作為以前的一名老兵,我心中深深摯愛朝鮮人民,並為這個至今仍被分裂的美麗國家感到痛心。在本

  世紀的後半個世紀中,朝鮮人民大部分時間裡被當作大國間鬥爭的馬前小卒受盡了折磨。但是東西方之間

  的鬥爭已經過去,我希望至今仍橫在非軍事區兩邊人民之間的敵意迅速消除,晨靜之國將再度成為一個統

  一的幸福國家。

  我相信這件事必將會發生。我不敢冒昧預斷什麼時間發生以及怎樣發生。我相信朝鮮人民根據自己的

  明智判斷會找到一條道路。然而在目前,要求統一的力量遠遠大於保持分裂的力量。統一起來的好處是巨

  大的。

  當朝鮮再度成為一個國家後,其歷史機遇將是壯麗無比的,她在社會和文化方面已成為一個偉大的國

  家,在經濟上也將成為偉大的國家。

  在歷史上,朝鮮曾充當過中、日兩國間的緩衝國。在20世紀,1894年至1895年中日戰爭之後,日本占

  領了朝鮮,朝鮮失去了緩衝國的地位,日本將朝鮮作為侵略滿洲和中國的跳板,朝鮮從此開始了災難深重

  的歲月。

  誰又會料到,1945年為了便於日軍向北面的蘇軍和南面的美軍投降而劃定的一條臨時分界線,竟固化

  為一條政治和意識形態的邊境線,並已延續到1996年乃至將來?

  既然東西方已不再對立,那麼朝鮮將自身看做是東西方之間的一個緩衝國就不再是明智之舉,就連朝

  鮮作為中日之間緩衝國的歷史作用也已淡化,因為中日兩國在軍事上的對抗已經消失。也許有些觀察家會

  認為朝鮮仍將是一個緩衝國,但只是中美之間的緩衝國。不過,美國沒有必要與中國對抗,大多數明智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