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任何一艘德潛艇被發現後,都要由護航艦艇指揮官根據安全的要求派出所需數量的護航艦艇反覆進行攻擊,直到潛挺完全落在護航運輸隊的後面為止。這種攻擊還取決於下述情況,即是否有其它德潛艇出現、護航艦艇的燃油情況以及是否還有其他反潛兵力。護航艦艇指揮官經常考慮的一個壓倒一切的因素是,他要對“運輸隊能否安全、準時地到達”負責,而擊沉潛艇則是次要任務。

  在10 厘米彼雷達投入使用之前,護航艦蜒對夜間水面狼群攻擊戰術沒有有效的對抗措施,有時甚至不知道護航運輸隊在遭到攻擊。對付德潛艇狼群戰術的唯一辦法是,在得到警報後發射照明彈,希望能夠照到德潛艇。

  “雪花”照明彈投入使用後,所有艦艇都發射“雪花”,把“黑夜變成了白晝。”“雪花”確實能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但是使用得太頻繁,就沒有足夠的艦艇去探測接觸信號了,而且照明的區域也太小。同時,這種光亮還能給技術高、膽子大的潛艇艇長提供理想的攻擊位置。還多次出現過用“雪花”導致護航運輸隊內部發生混亂的情況。

  當發現或接到發現潛艇的報告後,護航艦艇應以最大航速向該區駛去。

  到達該區域後,艦涎便把速度降為可以使用聲納的最大航速。如果在該區域有一艘以上的護航艦艇,它們應以一海里的間隔並列排成一線,要準備若干個標準化的搜索方案,以減少發信號的必要性。有些搜索方案是根據幾何學的理論設計的(即盒形搜索或在跟蹤曲線之後進行的螺旋形式搜索),這些方案都是假設潛艇按固定航向航行的。其它的搜索形式都是估計潛艇已了解了搜索覷艇的運動,因此要設法去迷惑潛艇。其方法之一是按照2 倍於通常採用蛇形運動的距離作蛇形運動;另一種方法是搜索艦艇先向下潛潛艇位置的一側相距1 海里的地方航行,當與潛艇並列時,便轉向90°,對“可能的區域”即潛艇可能在潛位置另一側出現的區域進行掃描。

  對於支援大隊或巡邏大隊(與護航運輸隊的護航艦艇不同)來說,飛機報告了在遠距離上發現的一艘潛艇時,切實可行的搜索辦法是推測潛艇的航向。根據該判斷,大隊駛往潛艇的前面,然後再在潛艇可能的前進航線上來回地進行巡邏。

  1943 年3 月16 日起,U 艇在5 天之內連續擊沉21 艘盟軍船隻。合計14.1 萬噸。這對U 艇部隊來說,實在是一個“輝煌”的戰果。

  在3 月的前3 周,U 艇擊沉50 多艘船舶。英國海軍部在研究了U 艇的一系列行動後,得出如下結論:在1943 年3 月的前20 天,德國忙於封鎖聯結新世界與舊世界(實指美國與歐洲——校注)的交通線,如今他們眼看就要切斷交通線了。

  即使撇開被擊沉的船艘數目不談,盟軍仍不無沉痛感:因為組成船隊的船舶有三分之二在航行中被U 艇擊沉了。這個事實是否預示U 艇已打亂了船隊的航行方式呢?是U 艇迫使船隊不得不放棄原來的航行方式嗎?如果的確如此,哪種方式才能替代呢?

  在1943 年初的大西洋海戰中,U 艇是常勝將軍。如果這種勢頭一直堅持下去的話,盟軍的生命線將受到威脅,原料、燃料和糧食供應將被切斷,用於反攻歐洲的武器裝備也會受到致命的危害。

  如果這一情況一直有利於軸心國,那麼,U 艇也許會把軸心國引上勝利之路。

  第二節 陪葬品

  1943 年5 月第一個周末,大西洋爭奪戰進入決戰階段。英國海軍情報部突然獲悉,已升任德國海軍總司令的鄧尼茨,把4 個“狼群”(共計36 艘潛艇)派到了“黑窟”,組成了一道道巡邏線,企圖截殺盟國東行的HX 一237 快速護航運輸隊和SC 一7 慢速護航運輸隊,重演攻殺SC 一129 護航隊的悲劇。

  在北大西洋上,有一大片水域是岸基飛機無法到達的地方,反潛戰專家稱之為北大西洋白區。鄧尼茨見縫生蛆。常讓“狼群”到這一帶興風作浪,殺戮商船。海員一提到空白區就心驚膽戰,咒它是商船的攻墓,是一座“恐怖的黑窟”。

  以往,護航運輸隊一旦得知“狼群”擋道,便會千方百計改變航向,繞道躲避,可是,這一次情況不同。海軍部認為,英國已經渡過了難關,目前,護航艦隻大批服役,艦上裝備了先進的高頻無線電測向儀、厘米波雷達和刺蝟式深水炸彈,聲納性能也有長足進步,加上超遠程飛機和護航航空母艦服役,空白區已不復存在了。反潛兵力,決非昔比。因此,沒有必要躲避“狼群”;事實上,面前如此眾多的敵艇,也幾無避開的可能。唯一的選擇是:強行突破敵艇的巡邏,在“黑窟”殺開一條血路,摧毀“狼群”的封鎖,把北大西洋戰場的主動權奪到自己手中。在此作戰思想指導下,海軍部命令HX一237 和SC 一120 護航運輸隊,按既定的航線,向“黑窟”挺進!

  5 月11 日下午,SC 一129 慢速護航運輸隊駛離紐芬蘭島大約600 海里,進入“黑窟”。護航艦隊兵力編成有2 艘驅逐艦和5 艘護衛艦,司令唐納德·麥金大爾海軍上校,旗艦為“赫斯佩鉭斯”號驅逐艦。

  麥金太爾是一位反潛老手。17 年前,他作為一名中尉軍官,被分配到一艘驅逐艦上服役。驅逐艦艦長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驗非常豐富。這使他一開始就受到了良好的訓練,除學到一身過硬的操艦本領外,還能在漆黑的海面上識別出其他軍艦的暗影,並根據艦首和艦尾波浪閃現的微光,判斷出那艘軍艦的航向和航速。不久,他被提升為上尉,並調到皇家海軍飛行隊學飛行,駕駛戰鬥機。一場大病結束了他的飛行生涯。他不後悔,這段時間獲得的導航知識,對他當獵潛艦艦長大有裨益,幾次與狂風惡浪搏鬥,他都化險為夷。在波特蘭海軍反潛學校,他以極大的興趣學習獵潛技術,曾經得到著名聲吶專家約克·安德森教授的親自指點。戰爭爆發時,他已當了將近3 年的驅逐艦艦長。他的非同尋常的經歷使他身手不凡。1941 年3 月,他指揮5 艘驅逐艦和2 艘護衛艦為HX 一112 護航運輸隊護航,在一場激烈的較量中,一舉擊沉了德國人的兩艘王牌艇,“U 一100 ”號潛艇和U 一99”號潛艇艇長奧托。在英國海軍反潛部隊裡,他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