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個星期後,雷特致函希特勒要求再給他一次機會,然而,希特勒卻不為所動。於是,雷特在1 月30 日辭職,希特勒立即以鄧尼茨補上了他的空缺。

  令人注意的是,鄧尼茨是個思慮非常周到的人,他仍舊擔任潛艇部隊司令之職。

  他深信自己身兼兩職乃是決定戰爭成敗的重大要素。他想擴大U 艇的戰果,並想把握戰爭的進程,因而把一切日常的瑣碎事都前給了參謀長格德少將。

  鄧尼茨自認為他在U 艇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是比較全面的。他千方百計地,終於使希特勒放棄了建造大型戰艦的想法。

  北大西洋的天氣雖然使U 艇不能進行積極的作戰。然而,在南方,一月的天氣並不見得太壞。“海豚”U 艇部隊沿著摩洛哥到紐約的大圈航路,繼續向西進行搜索,企圖擊沉北非運輸補給品和增援兵力的船隊。

  1 月30 日,U154 號在都利尼達德外海游弋時,發現了一群向北航行的油輪,這些油輪滿載著增援北非登陸部隊的燃料。此時,鄧尼茨作出了大膽的決定。雖然他的部下反對使用“海豚”U 艇隊,但鄧尼茨卻令8 只U 艇排隊搜索,以便對船隊展開攻擊。

  在數日之內,“海豚”隊不斷前進,連續展開搜索。到1 月8 日,鄧尼茨的決定開始兌現了。船隊徑直朝他們的警戒線中央開來,U 艇的艇長們仍保持著鎮靜,並沒有盲目地突進。攻擊戰一直持續到1 月11 日,U 艇擊沉了9 艘油輪中的7 艘,而U 艇卻毫無損失。這一行動,無論在構想上,還是在效果方面,都屬上乘。

  那麼,在擊沉這些油輪之後,到底給非洲的盟軍帶來了多大的影響呢?

  關於這一點,只要看看德第五裝甲司令得爾尼姆將軍給鄧尼茨發的一封充滿謝意的電報,即不難想像出來。

  一月的天氣開始好轉,U 艇又在北大西洋展開對船隊的攻擊。HX224 高速船隊遭到攻擊,其中有3 艘船沉沒。在披U 艇救起的盟軍海軍軍官中,有一個人無意露出口風說,繼HX224 船隊兩天以後還有一個船隊將經過這裡,這是一條對U 艇極具價值的情報。

  共有20 艘U 艇匯集過來,組成一條警戒線來伏擊船隊。英軍官的話應驗了:63 艘滿載貴重戰略物資的船向著警戒線駛過來,護航的總共只有12 艘艦艇。

  戰鬥十分激烈,四分之三的U 艇受到深水炸彈的攻擊。其中3 艘沉沒,2 艘受創。然而U 艇卻擊沉了13 艘盟軍船隻(約6 萬噸),這場戰鬥證明船隊護衛兵力素質太低,一仗打下來,力量均衡遭到破壞,U 艇依然居於有利地位。

  2 月21 日,ONI66 船隊亦被發現並遭到猛烈的攻擊。在都利尼達德附近的海域,摩亞少校的U124 號也攻擊了一個船隊,前後擊沉了4 艘(23566 噸)。

  2 月27 日,HX227 高速船隊遭到攻擊,被擊沉的船舶共計14352 噸。SC121 船隊亦遭殃,喪失了13 艘船舶,共計62198 噸。如果再加上其他零星的戰果,1 月份就擊沉39 艘,共計233128 噸,2 月份擊沉63 艘,共計359328 噸。

  這些戰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得歸功於海軍總司令部暗號課“B ”機關。在U 艇進行攻擊之前,“B ”機關總會竭盡全力地去譯讀盟軍船隊所使用的密碼。

  英海軍也在截收U 艇司令部的無線電波,並竭力要把它們譯讀出來。這種活動有如玩貓捉老鼠的遊戲一樣有趣。例如,盟軍獲知U 艇所在地以後就會變更船隊的航路,這時,偵察到這種無線電波的“B ”機會立刻使U 艇繞到船隊的前方,而盟軍在探知U 艇的行蹤以後,又會很快地變更船隊的航線。

  德英兩國都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都選用最優秀的人才來搞這種複雜而又重要的情報競爭。我們不妨以3 月9 日的事件為例吧。“B ”機關通報說,HX228 船隊正徑直駛向一群U 艇的位置,兩者之間尚相距幾百公里。U 艇司令部想:既然盟軍會知道U 艇的位置,一定也會使船隊向偏北方向航行,於是下令U 艇向北方移動。然而,船隊卻按原來的線路筆直地通過了U 艇的南方。

  我們不太清楚這種鬥智的細節,不過,其中的一部分U 艇折回來,盯住了HX228 船隊,擊沉了其中的4 艘商船以及“哈貝斯特”號驅逐艦,而U 艇部隊也損失了兩艘潛艇,那就是U432 號的U444 號。

  艦艇直對潛航行時,艦長要判斷接觸信號的方位以及多麼快的速度向左或向或移動,然後改變航向以便“截擊”潛艇並把艦尾置於潛艇上方。隨著護航艦艇的接近、收不到潛艇回波的方位散布面擴大,而且判斷潛涎的中心方位總是很不容易的。此外,潛艇可能改變航向的航速。同時,護航艦艇改變航向總是為時太晚,因為使用舵時,艦尾先要在相反方向運動,經過兩個艦身長的距離才能跨過艦艇原來的前進航線。這時,接觸信號可能已經消失,護航艦艇在最後200 碼左右(如潛艇下潛深度大,該距離也要隨之增大,)

  只能進行盲目攻擊。當護航艦艇通過估計的德潛艇的位置並投擲深水炸彈時,聲納兵要將聲納向後轉,向艦尾後方進行20°掃描,以便重新獲得接觸信號,深水炸彈的爆炸以及艦艇的高速擾動了海水,以致攻擊艦在1 分鐘左右探測不到任何回波。在這段“死”時間裡,一艘幸運或狡猾的潛艇完全能採取規避行動逃走。當距離拉大到1000 碼時,護航艦艇就要轉向,如果聲納裝置又重新獲得了接觸,它還要準備進行另一次攻擊。若失掉了接觸,護航艦艇就要圍繞已知潛艇的最後位置開始盒形搜索,用聲納裝置掃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