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荊軻手勁不夠,居然被秦王掙脫袖子,袖口掙裂。

  荊軻匕首刺空。(荊軻左手手勁不行,攥不住袖子,右手速度也不行,居然刺空。這是荊軻第一次喪失良機。)

  事起突然,群臣驚愕,目瞪口呆,殿下武士無詔不可登殿。

  秦王政奔走,按劍,劍長,拔之不能出鞘。

  秦王政放棄拔劍,環柱而走。

  荊軻環柱而追之,但是追不上。(這是荊軻第二次喪失良機。這也說明荊軻腿腳也不夠快,如果跑得快,只要撲在秦始皇身上,用毒匕首劃破他的哪怕一點皮肉,老秦就完蛋了。可惜荊軻居然追不上。荊軻好像一個語文老師,打架不是他的特長啊。——另外注意,這兩個人都是光著腳跑的,當時殿上不准穿鞋。)

  有一圈,由於秦王政繞柱跑得太快了,反倒差點和荊軻迎面撞了個滿懷!秦王政趕緊說對不起,然後調頭再跑。哈哈這一條是我編的。

  倆人在亂追過程中,秦王政回身,“以手共搏之”——就是說,徒手和荊軻格鬥。荊軻拿著毒匕首,但還是打不過徒手的秦王,劃不破秦王政皮肉!——完了,我看也不用打了,抹脖子自謝天下吧!

  秦王政接受殿下群臣提示:“王負劍!王負劍!”——遂左手把劍身豎立,平行移動到屁股後面,伸右手成功拔劍而出。

  這時候該荊軻逃跑了。荊軻捏著匕首,與舉著寶劍的秦王政對決。剛才對方是徒手,尚且不能取勝,現在對方有了劍,更沒戲了。寶劍一寸長,一寸強;匕首一寸短,一寸險,其實也是有取勝可能的。但實際情況是:秦王政一劍就擊斷荊軻左大腿——老秦力氣很大啊。荊老師站立不穩。

  荊軻一看沒戲了,飛出匕首拋射秦王。

  匕首不中秦王,中柱。(荊軻的準頭也很差,第三次失誤。總之,荊軻左手力度不夠,右手速度不夠,兩腿速度不夠,眼睛准性很差,是個四體無力的刺客。荊老師啊,荊老師啊,讓我們怎麼說呢。

  其實,一個受過嚴格訓練的人單靠雙手就已足夠殺人了,荊老師拿把淬毒的刀子比劃了半天竟然連秦王一點油皮都沒擦傷,三次失誤,這個刺客的劍術,實在是太不及格了。

  (另外,荊軻的匕首擊中的是柱子,說明秦王政是在柱子附近,說明秦王政非常善於利用掩護物進行逃避和進攻。即便他拿著長劍進擊荊軻的時候,一直也沒有離開作為掩體的柱子。懂得格鬥啊。)

  秦王政復從柱子側出來,連擊荊軻。荊軻被八創。

  荊軻沒戲了,箕踞以罵——又使出了罵太子丹的本事。這次更加厲害,是翹著前腿罵的。當時的下裳類似裙子,人要朝前箕踞(伸腿而坐)的話,則下體無遮攔,容易露點。荊軻殺不了老親,就箕踞坐著罵老秦,給老秦看看我的下體,這是嚴重耍流氓的姿勢,也算是過癮了。

  荊軻邊罵邊自我解嘲道:“事所以不成,是因為我想抓活的,挾持你,逼著你退還侵地!可惜最後被你跑掉了!”(這種解嘲也不成立:你繞著柱子追了好幾圈,連人家的膀子都抓不著,還挾持什麼啊。又,當時圖窮匕見,荊軻第一個動作就是當胸直刺,這匕首又是煨了劇毒的,見血則死,這也不是劫持的打法啊。)

  從四大刺客(專諸、聶政、豫讓、荊軻)的刺殺環境來看,荊軻的環境是最優越的。當時秦王政和他在殿上對挑,沒有別人干涉,他又拿了致命武器,實在是占據優勢。而專諸刺王僚的時候,專諸是被左右武士用兩把長鈹夾持著前胸,往上端菜,但是專諸仍然抽出菜中的短劍,一擊而中目標。聶政進攻時,堂上堂下防暴警察甚眾,他從大門口一路搏殺到內堂,不但刺了目標,還饒上一個大的(韓哀侯)。豫讓則是在趙無恤前呼後擁出行的路上行刺,難度也很大。唯獨荊柯是單打獨鬥。

  總之,荊軻的難度最小••••算了,“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不多說了,荊軻遂被秦王左右上前殺死,事後肢解。

  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惜乎荊軻劍術不精,腿腳不靈。但作為詩人他還是蠻成功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兩句詩寫得還不錯。

  不管怎麼樣,荊軻視死如歸,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提一枚匕首擊打秦庭銅柱的聲音,永遠呼嘯響應於歷史的時空。

  荊軻被肢解於咸陽。消息傳來,太子丹黯淡了好幾天,最終嘆道:“我已經嘗試了,我沒有遺憾了。”

  如果說太子丹沒有什麼遺憾的話,那他同樣也沒有多少可期待的東西了。就在事發當年,公元前227年,秦國人很賞面子,把燕國攻破了。燕太子丹,被殺死在遼寧省遼陽以北的一條河上。此河由此改稱太子河,至今猶在。

  另外,我們不要忘了那個擊築的高漸離。

  據司馬遷說,高漸離同志在燕國破滅以後,去了酒館當服務生。由於工作太辛苦,改為從事老本行——擊築。後來他眼睛弄瞎了,去給秦王政擊築。高漸離往築中暗暗灌了許多鉛,擊築表演到酣暢淋漓的時候,就往秦王政身上撲去,舉起築來連撲帶打。不過他聽聲辨位的功夫有點差。撲錯了位置。舉著築一再扑打的是旁邊一個古代沙發。沙發里的雞毛被打得紛飛。大家都很好奇地看著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