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三個月之後,王翦率數十萬之眾大破趙軍,殺趙蔥,然後急攻邯鄲,邯鄲失守,虜趙王遷。赫赫的趙國,至此終於滅亡了。秦王政親自入邯鄲接收。
趙國亡國以後,趙王遷僥倖沒有死,被秦人流放到陝西以南的漢中,每天像李煜一樣思念故鄉,作山水之謳(“一江春水向東流”之類的),聞者無不流涕。不知他心中對於李牧,是否有悔悟。
148、荊軻
荊軻在我們的遙想中,屬於“冷酷硬漢”型的大俠,在趙國滅亡後不久,荊柯在易縣的易水河畔,離開燕國,提一隻匕首,赴強秦行刺。
荊軻身後,站著環眼蒜鼻的古代“馬加爵”——秦舞陽先生,這傢伙十幾歲就能殺人,所以能充當刺殺助理,手裡端著一個木匣子。身旁流動的,正是秋天的易水河。匣子裡邊裝的,是樊於期可憐兮兮的人頭。
給這“刺殺二人組”餞行的,是太子丹及其賓客,都穿著白衣白冠,是給死人送葬的打扮,為給荊軻催死呢——不要逃跑或者活著回來啊。
荊軻的農貿市場好友高漸離,也來了。他從後背取下自己的小提琴——也就是“築”,我在博物館看過,樣子和小提琴一樣,就是肚子瘦得多——置於白石之上,取了一個彎曲的尺子,敲擊“小提琴”(築)上的弦,曲調悲涼。荊軻和著築聲而歌,賓客聞之,無不悚然垂淚涕泣。
荊軻是怎麼唱歌的呢?——古人唱歌跟現在不一樣,特點是幾乎聽不出什麼詞兒。它要求“聲中無字”,吐字完全融合在樂曲中,聽不出具體的字。還要“字中有聲”,就是每個字要拖長了聲變幻著調子唱。總之,你根本聽不懂他在唱什麼。
接著,荊軻開始唱到了副歌——所謂副歌,就是前面唱完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東西,最後反反覆覆的幾句很容易流行傳唱的段落。比如“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怎麼飛•••也飛不高~~”之類的。
荊軻這回唱的副歌,終於被大家聽清楚了,而且跟我是一隻小小鳥一樣,非常高昂,是所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就是這兩句,來回重複,慷慨悲昂!
當此之時,易水河畔,白衣勝雪,烈士高歌,秋風橫貫,眾人無不瞋目裂眥,怒髮上沖冠。
荊軻引吭高歌已畢,痛飲一杯,傲然轉身,挾秦舞陽登車而去,萬里長空秋林,荊軻終已不顧。
荊軻、秦舞陽,這個刺客二人組,最後一次看見日出是在公元前227年某個秋日。金色迷離的陽光從巍峨的咸陽殿角徘徊升起,文武百官和列國使節盛集兩列。荊軻的腎上腺激素開始分泌,秦舞陽的力比多也開始比較多起來。
兩人在宣呼聲中登上大殿的台階,偷眼向殿上看去,殿上正是 terminator秦王政。他腦袋上帶著冕,像個博士帽,坐在漆器塗彩的几案之後,胸前抱著劍。
“刺客二人組”中的秦舞陽先生,突然臨時掉鏈子了。他看見秦王政長劍拄頤,高坐在几案之後,威武嚴厲。殿下武士,執戟者甚眾,又都是彪形大漢。秦舞陽嚇得臉色蒼白、牙關緊咬、嘴唇發紫、渾身戰慄、小便失禁!
秦國群臣看了,十分詫異。軻回頭一看,對秦舞陽微微一笑,示意其鎮定,然後跨步對秦王政說:“下臣的副使情商不高,是北番蠻夷的邊鄙之人,沒見過大世面,請大王原諒,允許他捧物而上,完畢使命於您面前。”(所謂完畢使命,就是上前要你的命啊!)
秦王政傳旨:“只請正使上殿,副使在階下候旨!”——這下好了,秦舞陽不能上殿了。如果秦能上去的話,荊軻還有戲。
荊軻單獨上殿以後,他與秦王政的一番對話,歷史上沒有記載。我們不妨設想是這樣的:
秦王政問道:“那個匣子裝的就是樊於期的頭顱嗎?”
荊軻弓身答應:“是。”並且打開。
匣子裡邊,樊於期的人頭像一盒生日蛋糕似的,俏皮地坐著。
秦王政示意合上蛋糕:“聽說樊於期逃到燕國,和太子丹交上了朋友,太子丹把他當做上賓。怎麼又把他殺了呢?”
“樊於期得罪的大王您,逃奔燕國,燕太子丹不敢收留他,於是灌醉了他,將他殺了。”
秦王冷笑一聲:“哼!如果不是王翦的大軍已經滅了趙國,北危燕境,太子丹豈肯殺樊於期。不過,總算把他殺了。聽說你還帶了督亢的地圖來?”
“督亢是燕國最富饒的地方。我們獻給大王,以示燕王臣服的誠意和決心。”荊軻說。
秦王政瞅一眼荊軻問道:“督亢究竟有多大?好在哪裡?”(督亢在河北涿州一帶,就是張飛的老家啊!)
荊軻口稱:“請允許下臣展開地圖,為大王聊作介紹。”
荊軻隨即起立,走至案前,手把地圖,徐徐展開,終於“圖窮而匕首見”。下面的情節非常驚險,少兒需在父母指導下閱讀。我們分鏡頭再現一下當年荊軻刺秦王——白虹貫日的情節。
荊軻左手突然把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抄起淬毒匕首,直刺秦王政前胸。(
秦王政“耶呵”一聲驚起,袖子猛往後撤。
趙國亡國以後,趙王遷僥倖沒有死,被秦人流放到陝西以南的漢中,每天像李煜一樣思念故鄉,作山水之謳(“一江春水向東流”之類的),聞者無不流涕。不知他心中對於李牧,是否有悔悟。
148、荊軻
荊軻在我們的遙想中,屬於“冷酷硬漢”型的大俠,在趙國滅亡後不久,荊柯在易縣的易水河畔,離開燕國,提一隻匕首,赴強秦行刺。
荊軻身後,站著環眼蒜鼻的古代“馬加爵”——秦舞陽先生,這傢伙十幾歲就能殺人,所以能充當刺殺助理,手裡端著一個木匣子。身旁流動的,正是秋天的易水河。匣子裡邊裝的,是樊於期可憐兮兮的人頭。
給這“刺殺二人組”餞行的,是太子丹及其賓客,都穿著白衣白冠,是給死人送葬的打扮,為給荊軻催死呢——不要逃跑或者活著回來啊。
荊軻的農貿市場好友高漸離,也來了。他從後背取下自己的小提琴——也就是“築”,我在博物館看過,樣子和小提琴一樣,就是肚子瘦得多——置於白石之上,取了一個彎曲的尺子,敲擊“小提琴”(築)上的弦,曲調悲涼。荊軻和著築聲而歌,賓客聞之,無不悚然垂淚涕泣。
荊軻是怎麼唱歌的呢?——古人唱歌跟現在不一樣,特點是幾乎聽不出什麼詞兒。它要求“聲中無字”,吐字完全融合在樂曲中,聽不出具體的字。還要“字中有聲”,就是每個字要拖長了聲變幻著調子唱。總之,你根本聽不懂他在唱什麼。
接著,荊軻開始唱到了副歌——所謂副歌,就是前面唱完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東西,最後反反覆覆的幾句很容易流行傳唱的段落。比如“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怎麼飛•••也飛不高~~”之類的。
荊軻這回唱的副歌,終於被大家聽清楚了,而且跟我是一隻小小鳥一樣,非常高昂,是所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就是這兩句,來回重複,慷慨悲昂!
當此之時,易水河畔,白衣勝雪,烈士高歌,秋風橫貫,眾人無不瞋目裂眥,怒髮上沖冠。
荊軻引吭高歌已畢,痛飲一杯,傲然轉身,挾秦舞陽登車而去,萬里長空秋林,荊軻終已不顧。
荊軻、秦舞陽,這個刺客二人組,最後一次看見日出是在公元前227年某個秋日。金色迷離的陽光從巍峨的咸陽殿角徘徊升起,文武百官和列國使節盛集兩列。荊軻的腎上腺激素開始分泌,秦舞陽的力比多也開始比較多起來。
兩人在宣呼聲中登上大殿的台階,偷眼向殿上看去,殿上正是 terminator秦王政。他腦袋上帶著冕,像個博士帽,坐在漆器塗彩的几案之後,胸前抱著劍。
“刺客二人組”中的秦舞陽先生,突然臨時掉鏈子了。他看見秦王政長劍拄頤,高坐在几案之後,威武嚴厲。殿下武士,執戟者甚眾,又都是彪形大漢。秦舞陽嚇得臉色蒼白、牙關緊咬、嘴唇發紫、渾身戰慄、小便失禁!
秦國群臣看了,十分詫異。軻回頭一看,對秦舞陽微微一笑,示意其鎮定,然後跨步對秦王政說:“下臣的副使情商不高,是北番蠻夷的邊鄙之人,沒見過大世面,請大王原諒,允許他捧物而上,完畢使命於您面前。”(所謂完畢使命,就是上前要你的命啊!)
秦王政傳旨:“只請正使上殿,副使在階下候旨!”——這下好了,秦舞陽不能上殿了。如果秦能上去的話,荊軻還有戲。
荊軻單獨上殿以後,他與秦王政的一番對話,歷史上沒有記載。我們不妨設想是這樣的:
秦王政問道:“那個匣子裝的就是樊於期的頭顱嗎?”
荊軻弓身答應:“是。”並且打開。
匣子裡邊,樊於期的人頭像一盒生日蛋糕似的,俏皮地坐著。
秦王政示意合上蛋糕:“聽說樊於期逃到燕國,和太子丹交上了朋友,太子丹把他當做上賓。怎麼又把他殺了呢?”
“樊於期得罪的大王您,逃奔燕國,燕太子丹不敢收留他,於是灌醉了他,將他殺了。”
秦王冷笑一聲:“哼!如果不是王翦的大軍已經滅了趙國,北危燕境,太子丹豈肯殺樊於期。不過,總算把他殺了。聽說你還帶了督亢的地圖來?”
“督亢是燕國最富饒的地方。我們獻給大王,以示燕王臣服的誠意和決心。”荊軻說。
秦王政瞅一眼荊軻問道:“督亢究竟有多大?好在哪裡?”(督亢在河北涿州一帶,就是張飛的老家啊!)
荊軻口稱:“請允許下臣展開地圖,為大王聊作介紹。”
荊軻隨即起立,走至案前,手把地圖,徐徐展開,終於“圖窮而匕首見”。下面的情節非常驚險,少兒需在父母指導下閱讀。我們分鏡頭再現一下當年荊軻刺秦王——白虹貫日的情節。
荊軻左手突然把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抄起淬毒匕首,直刺秦王政前胸。(
秦王政“耶呵”一聲驚起,袖子猛往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