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德軍遭受如此大敗,其高層難辭其咎。由於德陸軍總參謀部和曼施坦因的遲鈍,未能及時察覺蘇軍主攻方向的變更,結果被打了個猝不及防。加上紅軍動作迅猛,使曼施坦因的救援部隊也無法及時補救。

  作為戰敗的替罪羊,德第4 裝甲集團軍司令官、長期馳騁東線的裝甲“老馬”霍特大將,落得了解職的下場。這位將軍從蘇德戰爭開始,就在東線指揮裝甲集群,曾是何等的不可一世。經歷了國境交戰、史達林格勒和庫爾斯克,兩年多戰爭下來,威風留在了昔日,剩下的只有頹唐和疲憊。有人曾向希特勒告密,說霍特在任末期,情緒極其低落,還不斷在部下中散布悲觀情緒。希特勒向曼施坦因許諾,以後會給霍特在西線安排一個集團軍司令的職務,實際卻把他編入了後備役,從此再未任命什麼重要官職。

  11 月底12 月初,勞斯裝甲兵上將接手了第4 裝甲集團軍。這位也是東線的老熟人。史達林格勒戰役末期,他以第6 裝甲師師長身份登場,企圖救出保盧斯的集團軍。以後又長期指揮精銳的第11 軍,經歷了庫爾斯克以來的攻防轉換,是德軍中少見的一位既精通裝甲進攻,又富於步兵指揮經驗的將領。曼施坦因指望他的裝甲集團軍能夠反擊成功,這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四、日托米爾反擊

  1、態勢

  1943 年11 月中旬,奪取基輔後的蘇聯烏克蘭第1 方面軍,將登陸場擴大至車諾比、馬林、日托米爾、法斯托夫、斯泰基一線,深深的切入了德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的接合部。基輔西南和以西的交通樞紐——法斯托夫和日托米爾,都落入了紅軍之手。

  曼施坦因害怕蘇軍向南實施迂迴,不斷調來新銳的裝甲部隊。11 月8—15 日,部隊集結工作逐步完成。在基輔以西的鐵路附近,德軍集中了三個軍,15 個師(8 個裝甲和裝甲步兵師)。

  大致態勢為:西部(日托米爾方向),德國有第13 軍,蘇軍為第38 集團軍和第60 集團軍各一部;東部(至法斯托夫),德軍為第7 軍和第48 裝甲軍,蘇軍為第38 集團軍另一部和第3 近衛坦克集團軍。德方3 個軍中,第13、7 軍已是殘兵敗將。能夠用於反攻的,只有第48 裝甲軍,擁有6 個裝甲師,1 個步兵師。包括:

  第1 和第7 裝甲師,第25 裝甲師,“帝國”、“希特勒”師,第19 裝甲師(11 月18 日調來),第68 步兵師。

  第48 裝甲軍坦克裝備情況:

  第1 裝甲師:四號長管95 輛,“黑豹”坦克76 輛,7 輛指揮坦克,7 輛噴火坦克。

  僅這個第48 裝甲軍,就集中起約600 輛坦克。包括重型坦克200 多輛,其餘大多數也是嶄新的四號長管中型坦克。此外,還裝備了大量強擊火炮(僅希特勒就有46 輛)。實力之強,即使回到夏季,也不遜色於德軍在庫爾斯克兩翼任何一個強大的裝甲鐵鉗。

  作為對比,11 月初,蘇聯整個第1 烏克蘭方面軍也只有不到700 輛坦克自行火炮,質量更比德軍遜色很多。此前10 天戰鬥又損失了271 輛。用於基輔方向的第3 近衛坦克集團軍,只剩下120 —150 輛坦克自行火炮。蘇軍戰車數量處於絕對劣勢。

  11 月15 日,德原第11 裝甲師師長巴爾克裝甲兵上將成為第48 裝甲軍新軍長。他是東線德軍最優秀的坦克將領之一。有了好頭頭,加上重兵在握,參謀長梅倫廷等人又飄飄然起來,野心勃勃地計劃從法斯托夫直插基輔突出部根部,阻止蘇軍西進。

  據梅倫廷的說法,第4 裝甲集團軍新司令勞斯否定了上述計劃。此人是個穩健派,認為收回日托米爾,並在這一地域重創蘇軍就夠了。梅倫廷對此不爽,在回憶錄中還諷刺勞斯是一戰的老古董。

  但梅倫廷說法的真實性,卻很值得懷疑。根據勞斯回憶錄《裝甲戰役》(2003 年英文版)附錄的年表(原書第352 頁),勞斯11 月26 日被委任以第4 裝甲集團軍特派員,11 月30 日任命為副司令,12 月10 日任代理司令。成為正式司令,則要到1944 年3 月14 日。而在1943 年11 月5—30 日,他的正式職務是第47 裝甲軍軍長。因此,由勞斯制定第4 裝甲集團軍反擊計劃的可能性不高。

  曼施坦因回憶錄則顯示,反擊思路很可能是他提出來的。值得注意的是,曼施坦因的文尼察指揮部(日托米爾以南),距離戰區也不遠,利於他指揮反擊。最終形成的方案是:德軍首先從法斯托夫西南地域向布魯西洛夫方向實施主攻,擊潰正從基輔向西南方推進的蘇軍部隊;然後轉向西面,擊潰日托米爾地域的蘇軍,解救被困的德第13 軍。

  梅倫廷為什麼說謊?事實上,他一直表現自己是曼施坦因的忠實部下和堅定擁護者。或許因此不願批評曼施坦因的計劃,而寧可把埋怨發泄到關係不深的奧地利人勞斯頭上。

  至於說他和曼施坦因的計劃誰更正確,筆者的評價是:曼施坦因畢竟比梅倫廷老辣的多,知道現在蘇軍實力已不可低估,寧可選擇穩健的做法。對此他還有戰術上的考慮:通過此前第25 裝甲師向法斯托夫的反攻,曼施坦因發現當地集結了強大的紅軍坦克部隊(第3 近衛坦克集團軍)。為了避開這支蘇軍,就必須把主攻方向轉到更西面。這樣,第48 裝甲軍的主要對手,就變成了比較好對付的蘇第38 集團軍。另外,曼施坦因對紅軍第60 集團軍自北翼的威脅也特別敏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