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之洞的謎底,也正是這個“池”字。

  這掌柜的裡頭有當過師爺的,便忍不住讚嘆,其他人明白不明白的也跟著叫起好來。

  那人面露得意之色,搔搔頭皮,指指夏大伯說:我猜對了?哈哈,那,該你講了啊。

  夏大伯不知他是何方神聖,便不敢亂說,試探著問:您老說讓我講點兒什麼呢?

  那人把袖子一挽,手心翻過來朝上,用中指關節在桌面上敲了兩下,說:講嘛呢?我說,這皇宮內院裡除了皇上,都是太監沒男人吧?

  夏大伯說,對,您說對了,大清的規矩,外臣不准入宮。

  那人便道:這樣的話,這個這個,皇上和娘娘,怎麼會幹那個男人女人的事兒呢?誰教的他們的啊?

  這樣一個斯斯文文的主兒,竟然問出如此古怪的問題,夏大伯當時的感覺就是真冷鍋里爆出個熱栗子——燙手!

  那麼,這面目斯文的“混世魔王”是誰呢?

  此人,大名楊以德,山東人氏,當時官拜天津警察廳廳長,因為娶了我曾外祖家的一位小姐為妻,算是一門遠親,過年也被請來捧場的。

  看到這兒,您可能還是一頭霧水:楊以德是誰?

  說楊以德不知道,但是一提他的外號,可能好多人都有印象的:楊以德的外號叫做“楊梆子”。

  要是您還沒有印象,那我再給您提個醒:《楊三姐告狀》,您看過沒有?

  第五章 “楊梆子”傳奇

  你還不明白?朽木不可雕也!那位一扶眼鏡:這“打架”啊,咱們中國古代的文化裡面另有含義,所以這章紅樓的結尾翻譯過來,就是寶玉出毛病的時候,秦可卿正在讓丫環們看貓兒狗兒親熱來普及性教育。

  恍然大悟,薩把《紅樓夢》扔到櫃頂上,一指那位專家:孫子,我算知道什麼叫窮酸啦!

  保安干好了當警察

  評劇《楊三姐告狀》,說的是民國初年天津女子楊三姐,依靠機智告倒喜新厭舊、謀殺妻子的姐夫高占英,破案的關鍵,就是三姐用“楊青天”的迷魂湯放倒了警察廳長“楊梆子”,這“楊梆子”就是楊以德的外號。

  劇中的“楊梆子”是軍閥出身的粗獷武夫,梆子的響動雖大,裡面卻是空的,“楊梆子”這個外號的意思是此人草包一個,腦殼雖大但裡面沒有腦子,如同梆子,所以才會被楊三姐耍得如狗熊一般團團轉,乃至壞了官官相護的規矩。

  歷史上真的有楊三姐告狀一案,也確實是楊以德審判的,但現實里的楊以德和劇本里的“楊梆子”除了外號相同,實際上有著很大的區別。現實里的“楊梆子”面貌清秀(很多大盜因此輕敵,栽到他的手上),並沒有做過軍閥,他是從巡捕一步一個腳印,依靠才能幹上來的,因為屢破奇案,做到了天津警察廳長,而且一做就做了十幾年。“楊梆子”的外號不假,緣由卻是此人少年時給人打更敲過梆子。現在想想,這不就是今天的保安麼?保安干好了當警察,這職業的發展脈絡很清晰合拍。軍閥連年混戰,可無論誰當政,“楊梆子”總是干他的警察廳長,他也許算是中國第一代職業警察吧。這人有正義感,特別是抗日軍興抗日軍興:指“七七事變”。以後,堅決拒絕日寇拉攏,不肯出任偽職,是有民族氣節的。

  楊以德沒有正經上過學,但天資聰穎,中年以後用心讀書,文化程度並不低,因此官場上應對自如,今天天津和平區檔案館保管的民國檔案里,有不少楊做廳長時的批件,文理通順,字跡挺拔,完全看不出他的出身。然而,這只是外在,說到內心本質,此人還是一條市井好漢、江湖豪客,喜的是三教九流、狐朋狗友,厭的是繁文縟節、條條框框,因此和夏大伯見面,剛剛顯露了一下猜字謎的文士風度,一轉眼就毫無徵兆地急轉直下——你說說,沒人教皇上娘娘,他們又怎麼會男人女人那回子事呢?

  對這位“混世魔王”,夏大伯是初次領教,但天津老宅的內內外外,算是見慣不驚了。

  “楊梆子”在天津衛有的是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傳奇,民初很多外省的驚天奇案,都要調天津楊以德來破,開玩笑說,今天的神探李昌鈺李昌鈺:美國著名華裔偵探家,以法醫技術和洞察力著稱。那份神奇,活脫脫就像一個美國的“楊梆子”。為了不跑題,這裡就不多說了,只舉兩個例子,大體可以說明此公性格。

  楊梆子制伏混混

  第一件是“楊梆子”制伏混混。

  大家都知道,天津衛的混混厲害,好勇鬥狠不怕死,管制起來十分不易。混混們不是土匪而是地痞,他們並不打家劫舍、殺人越貨,但常常欺行霸市、盤踞一方,且對官府極為輕蔑,這樣,就成為天津社會治安的極大禍患。混混都是亡命徒,清末民初是混混的黃金時代,打群架七品官都得繞著走,可見其氣焰。今天黑道上雖然有猖獗的,還達不到這個程度。

  歷任地方官對混混們都無可奈何,袁世凱甚至在天津抓住混混就當海盜殺,也是此伏彼起,強龍不壓地頭蛇,鎮壓一松就死灰復燃。

  天津混混的真正克星,是“楊梆子”。

  “楊梆子”上任警察廳長之後,因為他出身下層,在黑道上有不少朋友,一些混混也就給他面子,自動收斂,有的乾脆成了警察的眼線。對這些人,“楊梆子”非常客氣,但是對那些不給面子的混混,他可就不客氣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