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他又屏住了呼吸,身子在床上不禁繃緊了,因為阿什·奧弗斯特里特能觀過去看未來,而勒基·福特和小珍妮·卡特的特異能力是不受距離限制的。他震驚地理解了新系統網絡的那些鈀中繼器,不禁渾身發抖,他明白了那個未知的成分:是心理物理能量!一定是的!
“什麼事使你不安,先生?”看守問道,“你還是不幸福嗎?”
“沒有事。”他含混地說,小心地在床上翻了個身,背朝機器人。他又呼吸正常了,儘量使四肢放鬆,儘量裝做是睡得不安穩的樣子。“我馬上就會很幸福了。”
他確實是幸福了,因為那個靈感的閃現就像一盞指路明燈,照亮了很多原來朦朧不清的問題,填補了馬克·懷特半科學的那些空白,解決了令人困惑的自相矛盾之處。實際上,它也解釋了珍妮·卡特意念傳物的天賦、勒基·福特心靈致動的能力和奧弗斯特里特意念神目的功能——這種解釋,要比對隱藏著的模糊未知能量進行朦朧虛幻的推測和愚弄式的不確
定性的解釋要完整嚴密。他以前就是以那種推測為基點,試圖構建思維和概率的交換力假設,難怪都失敗了。
他一動不動地躺在那裡,放鬆著身體,競忘了身後還站著那個機器人看守,忘掉了那些限制他自由的鐵柵,忘掉了疼痛的膝蓋,忘掉了一生在探索道路上遭受的失敗。想著艾恩史密斯不能為他核對沉思的產物,他隱隱覺得遺憾。現在憑藉那個發現的巨大指路明燈,他開始了對宇宙的充滿敬畏的探索。
使他繼續探索的不是他心中的希望——不是有意識的希望——因為他認為希望已經死亡。他把自己的身體全交給了機器人,停止了反抗。他等待著命運的裁決,不知等待著他的是什麼樣的結局,他只是在熟悉的科研之路上釋放出自己的智慧,現在,他那得意洋洋的頭腦開始在原子內部和遙遠的星系上恣意暢遊。
因為他已經達到了鍊金術和科學那個最古老的目標。現在他終於掌握了原物質,原來神話般難以置信的原物質,結果是這麼簡單的一個方程式,這麼一個最明顯不過的方程式,他早該發現的。原物質只表明電磁能量、銠磁能量和心理物理能量三者之間的關係和恆等,簡單地說,就是涉及穩定原子微粒的平衡問題。它揭示出這樣一個本質問題:電磁能量、銠磁能量、心理物理能量,這三者就是一個基本統一體的三個不同側面,這個問題科學卻從來沒有探討過。
那個方程式的純數學美,使福里斯特心花怒放,因為這個綜合是完整的,描述了自然的基本性質。自然的基本性質既不是電磁的,也不是銠磁的,或心理物理的,而是三位一體的——這是光輝的宇宙有序世界的基本原理。現在,他看到了事物的全部本質,可惜太晚了,於事無補。
福里斯特想,艾恩史密斯從歷史殘卷中讀到的那些鍊金術士,將汞作為原物質,將硫作為哲人之石,得到鉛、鐵或金,他們也只不過比後來鐵器時代的那些野心勃勃的思想家離真理稍遠一些而已。鐵器時代的思想家企圖用電磁學這一根支架使整個宇宙保持平衡。銠磁學,也是一根支架,增加了這根支架,充其量也只稍微改進了宇宙的平衡狀態。但是,作為一個現實世界的第三個方面的心理物理學,是第三根支架,這根支架的運用,形成了完整的三腳架,穩固地托起了真理之鼎。根據福里斯特的理解,那個恆等式的轉換式和變化式,能解釋原子和宇宙的起源、物體的重力、星系的彌散、時間的悖論、空間的本質等等問題和現象,毫無疑問,也能解釋生命的起源和意義,以及意念本身的起源和意義等問題。
他靜靜地躺在硬繃繃的床上,沉浸在那種概念的光輝之中,早已忘掉了關著他的鐵籠,忘掉了從不睡覺的機器人看守,也早已將自己等待著他人的解剖刀、成為他人研究項目的試驗品這個令人不快的現實拋到了九霄雲外,這個狀態一直延續到機器人碰了碰他的手臂才結束。
“樂於為您效勞,克萊·福里斯特,”它說,“我們準備好了等你試驗。”
接著他就不再在籠子裡了。
第二十五章
他站在碎石河床上,河道不深,河底平坦,在他的左邊是不高的黑色絕壁,這些花崗岩絕壁是開掘溪流時留下來的,這條溪流已經名存實亡、有溪無流了;右邊是一大片廢棄了的採石場,過了採石場是一座座低矮的小山丘,小山丘光禿禿的、一毛不長,躺在寬闊的古河旁,猶如一具具殭屍。現在是夜裡,氣溫冷得殘酷。
這不是四號翼星,他從天空可以看得出來。機器人星球的上空是陰沉沉、灰濛濛的,這裡,黑色懸崖上空、遠山上空,漆黑一片,死寂般寧靜,只零星散布著一些橢圓形小灰點。在這死亡山谷的腳下,有穹球形的東西,發出灰白的光,猶如綴在這黑暗夜景中的一顆鑽石,散發出難以置信的細微光芒,但這光是僵住不動的。
他一時只瞪著眼睛看,兇猛的寒流襲來,使他渾身發抖,只得抱著雙臂,縮著身子,因為他光著腳站在冰冷尖利的碎石上,身上只穿了一件機器人給他穿的睡衣。叫人難以忍受的寒冷奪走了他的呼吸,刺痛了他的肌膚。
他站在那裡,迷惑不解,不知所措,這時感覺到一個女孩焦急的手用力拉了拉他。
“什麼事使你不安,先生?”看守問道,“你還是不幸福嗎?”
“沒有事。”他含混地說,小心地在床上翻了個身,背朝機器人。他又呼吸正常了,儘量使四肢放鬆,儘量裝做是睡得不安穩的樣子。“我馬上就會很幸福了。”
他確實是幸福了,因為那個靈感的閃現就像一盞指路明燈,照亮了很多原來朦朧不清的問題,填補了馬克·懷特半科學的那些空白,解決了令人困惑的自相矛盾之處。實際上,它也解釋了珍妮·卡特意念傳物的天賦、勒基·福特心靈致動的能力和奧弗斯特里特意念神目的功能——這種解釋,要比對隱藏著的模糊未知能量進行朦朧虛幻的推測和愚弄式的不確
定性的解釋要完整嚴密。他以前就是以那種推測為基點,試圖構建思維和概率的交換力假設,難怪都失敗了。
他一動不動地躺在那裡,放鬆著身體,競忘了身後還站著那個機器人看守,忘掉了那些限制他自由的鐵柵,忘掉了疼痛的膝蓋,忘掉了一生在探索道路上遭受的失敗。想著艾恩史密斯不能為他核對沉思的產物,他隱隱覺得遺憾。現在憑藉那個發現的巨大指路明燈,他開始了對宇宙的充滿敬畏的探索。
使他繼續探索的不是他心中的希望——不是有意識的希望——因為他認為希望已經死亡。他把自己的身體全交給了機器人,停止了反抗。他等待著命運的裁決,不知等待著他的是什麼樣的結局,他只是在熟悉的科研之路上釋放出自己的智慧,現在,他那得意洋洋的頭腦開始在原子內部和遙遠的星系上恣意暢遊。
因為他已經達到了鍊金術和科學那個最古老的目標。現在他終於掌握了原物質,原來神話般難以置信的原物質,結果是這麼簡單的一個方程式,這麼一個最明顯不過的方程式,他早該發現的。原物質只表明電磁能量、銠磁能量和心理物理能量三者之間的關係和恆等,簡單地說,就是涉及穩定原子微粒的平衡問題。它揭示出這樣一個本質問題:電磁能量、銠磁能量、心理物理能量,這三者就是一個基本統一體的三個不同側面,這個問題科學卻從來沒有探討過。
那個方程式的純數學美,使福里斯特心花怒放,因為這個綜合是完整的,描述了自然的基本性質。自然的基本性質既不是電磁的,也不是銠磁的,或心理物理的,而是三位一體的——這是光輝的宇宙有序世界的基本原理。現在,他看到了事物的全部本質,可惜太晚了,於事無補。
福里斯特想,艾恩史密斯從歷史殘卷中讀到的那些鍊金術士,將汞作為原物質,將硫作為哲人之石,得到鉛、鐵或金,他們也只不過比後來鐵器時代的那些野心勃勃的思想家離真理稍遠一些而已。鐵器時代的思想家企圖用電磁學這一根支架使整個宇宙保持平衡。銠磁學,也是一根支架,增加了這根支架,充其量也只稍微改進了宇宙的平衡狀態。但是,作為一個現實世界的第三個方面的心理物理學,是第三根支架,這根支架的運用,形成了完整的三腳架,穩固地托起了真理之鼎。根據福里斯特的理解,那個恆等式的轉換式和變化式,能解釋原子和宇宙的起源、物體的重力、星系的彌散、時間的悖論、空間的本質等等問題和現象,毫無疑問,也能解釋生命的起源和意義,以及意念本身的起源和意義等問題。
他靜靜地躺在硬繃繃的床上,沉浸在那種概念的光輝之中,早已忘掉了關著他的鐵籠,忘掉了從不睡覺的機器人看守,也早已將自己等待著他人的解剖刀、成為他人研究項目的試驗品這個令人不快的現實拋到了九霄雲外,這個狀態一直延續到機器人碰了碰他的手臂才結束。
“樂於為您效勞,克萊·福里斯特,”它說,“我們準備好了等你試驗。”
接著他就不再在籠子裡了。
第二十五章
他站在碎石河床上,河道不深,河底平坦,在他的左邊是不高的黑色絕壁,這些花崗岩絕壁是開掘溪流時留下來的,這條溪流已經名存實亡、有溪無流了;右邊是一大片廢棄了的採石場,過了採石場是一座座低矮的小山丘,小山丘光禿禿的、一毛不長,躺在寬闊的古河旁,猶如一具具殭屍。現在是夜裡,氣溫冷得殘酷。
這不是四號翼星,他從天空可以看得出來。機器人星球的上空是陰沉沉、灰濛濛的,這裡,黑色懸崖上空、遠山上空,漆黑一片,死寂般寧靜,只零星散布著一些橢圓形小灰點。在這死亡山谷的腳下,有穹球形的東西,發出灰白的光,猶如綴在這黑暗夜景中的一顆鑽石,散發出難以置信的細微光芒,但這光是僵住不動的。
他一時只瞪著眼睛看,兇猛的寒流襲來,使他渾身發抖,只得抱著雙臂,縮著身子,因為他光著腳站在冰冷尖利的碎石上,身上只穿了一件機器人給他穿的睡衣。叫人難以忍受的寒冷奪走了他的呼吸,刺痛了他的肌膚。
他站在那裡,迷惑不解,不知所措,這時感覺到一個女孩焦急的手用力拉了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