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有一路坦克直往庫爾科夫隱蔽處衝來,庫爾科夫想與團部通話,發現坦克上的無線電台出了故障。幸虧他預先通知了其它2 位車長,沒在他開火前不要開火。

  第一輛黑色坦克已橫衝直撞逼近到800 米的距離,德軍發現了蘇軍坦克上的雜草堆,懷疑有詐,紛紛開起炮來。不能再遲疑了,庫爾科夫第一炮就擊中了一輛坦克,其它車長也開了火。又有二輛、三輛坦克冒起了煙。

  在激戰中,庫爾科夫示意其它二輛坦克邊戰邊退,將德軍引至團主力陣地附近。正追趕著T—70 的德軍坦克沒料到已中埋伏,一陣密集炮火將德國入打垮了,但很快後面的坦克繞過了燃燒的夥伴,壓向蘇軍防禦前沿。這一場戰鬥打得昏天黑地。蘇軍一次次擊退德軍進攻,直至全團三分之二的官兵陣亡,餘部趁夜色才強行突圍。

  16 日,德軍占領了上庫姆斯基,德坦克16 師立即向梅什科瓦河衝擊,德軍在行進問奪占了沿途橋樑,距被圍的保盧斯軍團只剩48 公里了。

  形勢到了千鉤一發的時刻。

  霍特的部隊在白雪覆蓋的大地上穩步向前推進,積雪下面的大地凍得僵硬,對這支裝甲部隊來說,一切似乎都很順利。突破了上庫姆斯基後,一路上除了遭到小股蘇騎兵部隊騷擾外,還未遇上重大威脅。這支鋼鐵巨流晝夜不停向前驅馳,它的後面尾隨著一支由各種車輛紐成的行動遲緩的運輸車隊,車上裝著三千噸被圍的第6 軍團急需的物資。一旦霍特裝甲車隊沖開一條血路,身後的車隊就全速駛人史達林格勒。到那時,經過輸血的第6 軍團就會發瘋似地衝出重圍,消失在頓河茫茫的草原上。

  此時,曼施坦因腦海里已不止一次出現了與第6 軍團會師的情景,他在戰後的回憶錄里,把這次救授行動稱作是與蘇軍展開的一場“生死競賽”。

  儘管曼施坦因全力以赴地投入了這場生死競賽中,但是這場競賽主動權仍掌握在蘇方手中。史達林這時下了一招高明的棋,使曼施坦因連日來的努力都自白斷送了。

  戰後蘇聯學者曾長篇宏論探析史達林這一招棋,連他的敵手德國人也讚揚為這是“致命的一招”,具有“深刻的戰略洞察力”,其實,按照古代中國兵家說法用四個字就能涵蓋其全部精髓,叫做“圍魏救趙”。

  這是一則家喻戶曉的故事。公元前353 年,中國戰國時期的魏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王向齊國求援。齊王命田忌、孫瞑率軍往救。孫臏以魏國精銳在趙,內部空虛,乃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誘使魏將龐涓兼程趕回應戰,又在桂棱(今河南長垣西北)設伏襲擊,大敗魏軍,生擒魏將龐涓。

  這則故事,或許史達林並不知曉,但他在德國霍特軍團長驅直入時,決定動用重兵攻打頓河中游的義大利軍隊,進而威脅霍特軍團後方,其思路與“圍魏求趙”如出一轍。

  13 日夜間,史達林作出一項重要決定,修改了“土星”作戰計劃,將原突擊方向由南改為東南,設想蘇軍在擊潰了義大利軍團後,將鋒芒指向曼施坦因,抄其後路,並全殲之。這項作戰,代號“小土星”。

  16 日,蘇軍第6 集團軍和近衛第1 集團軍向頓河橋頭兩側30 英里長的義大利第8 軍團發起攻擊。在一陣猛烈炮火轟炸後,趁著戰場上的瀰漫硝煙,450 多輛蘇制T—34 坦克隆隆碾過厚厚的冰層。義大利人驚慌失措、亂作一團。蘇軍士兵幾乎未遇真正的抵抗就在意軍陣地上撕開了許多缺口。

  蘇軍的進攻象一個巨大的楔子,在沃羅涅什南面向西挺進。與此同時,蘇軍在下奇爾斯卡亞也發動了另一場進攻,把德軍從那裡的橋頭堡中逐出,驅回到河對岸。

  德軍在頓河和奇爾河上長達340 公里的陣線被擊潰,蘇西南方面軍向前推進150 至200 公里。形勢危急。德國人不得不將第48 裝甲軍去堵出現的缺口,原定讓第48 軍協同霍特軍隊進攻史達林格勒的計劃只得放棄。

  “小土星”作戰,不僅擊潰了義大利軍團,而且對德軍頓河集團軍群左翼實施縱深包圍,甚至威脅到遠征甫方宮饒的高加索地區的德軍。

  義大利軍團的垮台,使曼施但因意識到,要救援陷入圍困中的城中德軍,唯一辦法是讓保盧斯在霍特部隊在外圍發起衝鋒時,也集中全力從內向外突破蘇軍包圍。

  19 日下午6 時,保盧斯收到“頓河”集團軍群司令部的一項命令,曼施坦因在命令中聲稱局勢的發展必須要讓第六軍團直接參與“冬季風暴”,該集團軍應儘早做好突圍準備,數小時前曼施坦因已向總參謀部蔡茨勒將軍請求批准第6 軍團突圍。

  保盧斯收到這份指令後,立刻向曼施坦因報告,集團軍突圍還缺少足夠燃料。如果在突圍同時還要堅守史達林格勒,那是不可能的。

  曼施坦因自然理解保盧斯的苦衷,根據目前局勢必須讓保盧斯軍團採取行動,而這一切又與希特勒不能放棄要塞的命令相牴觸。於是他在當天下午呈報元首大本營的報告中,特意指出形勢嚴峻,讓“集團軍在西南方向上的突破,至少是保存基本兵力和還有作戰能力的集團軍快速部隊的最後機會。”

  如同常常出現的情況一樣,元首的目標遠遠超出了戰地指揮官的想像,這一次也是如此,曼施但因對這次救援行動的企圖是讓德軍裝甲部隊儘量在蘇軍陣地中打開一條走廊,解除保盧斯之圍,然後讓保盧斯迅速帶部隊撤離史達林格勒。如果把第6 軍團釘死在一個狹小的地域裡,這在戰略上是愚蠢的,而且也很難設想它在蘇軍重圍中能安然渡過冬季而倖免於難。希特勒的計劃不僅要曼施但因用可憐的一點兵力去解救保盧斯,而且命令保盧斯不能放棄史達林格勒地域,待來年春天作為新一輪攻勢的橋頭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