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絲苔爾說:“如果能液化,太好了。我想,把鑽心蟲尾部的納米金屬管套在注射器針頭上,拔動推桿,像抽血一樣,這不就成負壓容器了嗎?”

  大松稱讚道:“這個辦法更妙!”

  侶晟說:“‘鑽心蟲’拖著納米金屬管,從哪裡進血管?怎麼進呢?”

  “從橈動脈進,用注射針頭送入。”絲苔爾說。

  辦法有了,大家都希望儘快把樣機做出來,投入試驗,證實這些預想。

  九、納米兵試驗場

  更新時間2009-9-7 0:54:48 字數:5414

  兩年前,核心領導小組重新分課題組,以書面形式下達了各種納米機器人的設計參數,功能要求和配合原則之後,各組的研製進展迅速,有幾個組的納米機器人樣機已經接近完成。首先製成樣機並要求試驗的是“綠蜻蜓”課題組。他們向核心組報送了一份試驗大綱,提出三個試驗項目,核心組審查後增加兩項內容。

  幾天後,試驗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就緒,“綠蜻蜓”的性能試驗即將開始。因為是十幾年來第一次試驗樣機,全所人員既興奮又緊張。

  試驗的放飛點選擇在陸地上,距王子島上的目標直線距離約50公里。那是遠離公路的一片沙地,周圍沒有人家。為了保密,試驗的時候安排了保衛,布置了警戒線。

  目標物是一幢平房,離別墅不遠,裡面有健身房、撞球室、桌球室等,旁邊有一個網球場。從空中鳥瞰,平房頂呈“L”形,被青草覆蓋著。

  《蜂鳥計劃》全體人員都到了試驗場。列基擔任指揮。侶晟、絲苔芙和“綠蜻蜓”課題組的兩名科研員在放飛點,其餘人員全部集中在網球場外一側。哈桑、加德等負責放飛點和沿途的安全警衛;他們只知道進行科學試驗,當然不知道什麼內容。

  上午九點,試驗人員各就各位。雖然在室內已經做過一些試驗,今天是第一次正式放飛,大家還是惴惴不安。

  天氣不錯,陰間晴,陽光不時從雲縫中灑下了。

  為了保密,試驗的通訊聯絡採用有線電話,鋪設了專線,沿線安排了警衛人員。

  放飛點上,侶晟取出一隻小木匣,輕輕打開,放在地上;絲苔芙開始啟動、操作。匣內“綠蜻蜓”頭上的指示燈閃亮,看上去這燈與半粒菜籽相仿。這個納米機器人的外觀與蜻蜓不盡相同,大小卻相近。兩名科研人員在一旁觀察。

  九點三十分,侶晟同總指揮通話:“一號、一號,我是二號。二號報告:準備完畢。”

  “二號、二號,我是一號。九點四十分準時進行第一項試驗。”列基在試驗場回答。

  “二號明白,九點四十分準時進行第一項試驗”。

  侶晟注視著手錶,等待時刻的到來。

  “時間到,開始!”

  絲苔芙應聲發出指令,“綠蜻蜓”隨即騰空而起,悄然無聲,按目標的定位參數徑直向王子島飛去。

  “一號,一號,二號報告:“綠蜻蜓”已經準時起飛,向目標飛去。”

  “二號,二號,一號明白。請將沿途的圖像傳輸情況隨時報告我。”

  “二號明白,隨時報告沿途圖像傳輸情況。”

  絲苔芙、侶晟和兩位科研員藉助特製的觀察鏡觀看操控器螢屏。操控器掛在絲苔芙的胸前,酷似一部手機。螢屏雖小,在觀察鏡下,返回的圖像卻很清晰,可以局部放大;沿途沙地、林木、道路、房屋一一掠過。侶晟不斷把返回的圖像情況報告列基。大約22分鐘後螢屏上出現海水畫面。

  “一號、一號,二號報告:“綠蜻蜓”已經飛到海面上空,即將到達目標,報告完畢。”

  “一號明白。到達目標後請作動態報告。”

  “二號明白。到達目標後作動態報告。”

  列基向現場人員報告了“綠蜻蜓”即將到達目標的消息,大家立刻興奮起來,仰望海峽方向,仔細搜索空間,等待“綠蜻蜓”飛來。

  “一號,一號,二號報告:“綠蜻蜓”已經飛到目標上空,正在圍繞目標盤旋,降低高度,準備降落。”

  “一號明白。”

  列基馬上把這個消息向現場人員通報。大家儘管睜大眼睛,還是什麼都沒有看見。只有幾個人用望遠鏡觀察到“綠蜻蜓”。

  “我看見了,在那裡!”

  “在那裡!”

  …………

  現場引起一陣轟動。

  絲苔芙從螢屏上看見大家都在仰望天空,指揮“綠蜻蜓”徐徐垂直降落在網球場中間。

  現場人員一下散開,自動圍在球場四周,親眼目睹他們這架微型飛機的降落過程。

  “綠蜻蜓”平穩著陸。現場的人們鼓掌歡呼,擁抱、祝賀,有的熱淚盈眶。激動的場景持續了好幾分鐘。

  絲苔芙等從螢屏上看見“綠蜻蜓”平穩著陸,知道試驗已成功大半,高興得跳了起來。他們打算讓“綠蜻蜓”起飛,原路返回放飛點,這項試驗即告完成。此時列基來電話,讓“綠蜻蜓”暫不返回,以網球場和平房以及全島為目標,作空中停留觀察試驗。絲苔芙即刻讓“綠蜻蜓”起飛。為了便於大家觀看,她讓飛機繞場一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