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剩下的一班殺手開始開火。開始子彈好像是打在了女孩子們藏在衣服里的寶石上了,從她們的身上反彈了出來。但最終,隨著機槍連續不斷開火,鮮血噴到了牆上。子彈在有限的空間裡彈跳,直到最後地下室布滿了煙霧。殺手們開始檢查流著鮮血的屍體堆,看看是不是所有人都死了。阿娜斯塔西婭和瑪利亞。德米多娃輕微地動了一下,發出痛苦的呻吟,殺手們看到後,便用刺刀不斷刺透她們,而尤羅夫斯基也用兩發子彈穿過阿歷克謝的耳朵,結束了他的生命。然後,屍體被抬到樓上,扔到了一輛大卡車後面。

  00∶05卡車開到了森林裡科白提亞基大道附近的一個廢棄的四兄弟(Four Brothers)鐵礦上。在一片空地上,屍體都被剝光,女孩子們束身胸衣里的寶石也被拿走,然後屍體被拋到一個充滿水的廢舊礦井中。因為礦井中的水很淺,從上看,他們的屍體還是不能完全被淹沒的。所以殺手們又扔了一些松樹枝子蓋到上面。他們燒毀了沙皇一家的衣服,然後在黑夜中驅車離開。

  共產主義的興起 1917—1989(6)

  7月18日。

  清晨。葉卡捷琳堡的布爾什維克官員告訴尤羅夫斯基,屍體必須被轉走——一旦屍體被發現,他們就會變成崇拜皇家遇難者的那些團派的象徵物。晚些時候,沙皇一家的屍體從礦井中被拖出來,重新裝到大卡車上。本來他們試圖焚燒沙皇、皇后和皇子阿歷克謝,可是由於在水中浸泡時間太久,他們都濕透了,無法焚燒。後來卡車陷到泥濘的路上,所以士兵們

  決定在一個荒遠的路口,把屍體埋到路下。他們把硫酸潑到屍體臉上,讓他們無法被辨認;沙皇一家的屍體在鋪著木板下面的淺淺的墳墓里被埋葬了近73年,無人發現。直到1991年,他們被挖掘出來時,少了兩具屍體,傳說中阿娜斯塔西婭倖免逃生了。

  到1930年時,史達林的極權統治已經達到頂點。他在全國部署全方位的極權統治工具,如黨內清洗、間諜、秘密警力調查、告密者、夜間失蹤、秘密審判、酷刑、處決、流放到古拉格——荒遠的勞改集中營。這樣的勞改集中營一般都是在西伯利亞。由於進行著奴隸般的勞動,加上饑寒和疾病,流放到古拉格的政治犯上百萬地死去。而史達林也繼承了舊沙皇“國父”的衣缽,在照相機閃光燈下,他接見了莫斯科農民代表團,撫摩著小孩子的頭髮。對許多俄國人,特別是來自俄國農村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謊言!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與史達林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孤注一擲,進攻蘇聯,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奪取蘇聯裏海的巴庫油田。紅軍英勇地保衛史達林格勒,死亡人數約300萬,扭轉了戰爭的趨勢——但是這又給史達林一個向西擴張的機會,範圍一直擴大到柏林,大大擴張了蘇維埃帝國的領域。引用溫斯頓。邱吉爾晚年的論斷就是,一道“鐵幕”已經落在了歐洲。從1945年起,新共產主義集團內的一些國家很快便嘗到了違背蘇維埃主人的意願所帶來的代價。

  儘管1953年史達林的去世宣告了赫魯雪夫(1894—1971)時代的到來,並且赫魯雪夫在1956年2月對史達林的極端殘忍和濫殺做了公開的承認,可仍然處於冷戰的全盛時期。赫魯雪夫自由化的意圖似乎確實是真的,當史達林在匈牙利的人,首相拉科西(1892—1971)被免職後,成千上萬的俄軍隊也被撤回。可這種緩和並沒有持續多久,1956年10月23日,在波蘭人的領先下,匈牙利成群的學生和工人在首都布達佩斯舉行示威遊行。他們推翻了史達林的雕像,喊著口號,提出了16點要求,其中包括要求食物、人身自由、廢除秘密警察和結束俄國統治。當新首相艾姆瑞。納吉(1895—1959)在一周後宣布匈牙利將退出《華沙公約》後,他的外交部長雅諾斯。卡達爾憤怒地辭職,並在匈牙利的東部宣布成立一個忠於莫斯科的替換政府。蘇聯的坦克在11月份開進布達佩斯,以令人恐懼的殘忍手段鎮壓反抗者,他們還拖著屍體穿行在大街上,恐嚇任何可能的政見不一的人。約30,000名之眾的匈牙利人喪失了生命;200,000多的人逃離了這片國土。

  5年之後,1961年8月13日早,東德要把與西德的邊界密封起來。最開始的表現是一條白線划過在布蘭登堡門的街上,隨後就被帶刺鐵絲網代替。幾天之內,一個堅實的屏障就樹立起來了,這個屏障的建築材料和整個東德灰色公寓樓的建築材料一樣,都是混凝土板。在公路的交叉點,坦克迴旋轉動著炮塔,成卡車的武裝警察和士兵駐紮在路旁。為阻止越來越多的逃亡者流向西德,在赫魯雪夫的命令下,開始修建柏林圍牆。

  在武裝警察和紅軍3個師的支持之下,25,000名東德的“工廠戰士”被徵集起來把城市切成兩半。柏林人在風鑽和手提鑽震耳欲聾的嘈雜聲中醒來。在柏林市中心,193條道路被破壞,原先的81個道路交匯點,現在變成了12個。與西柏林的地鐵和火車都中斷了,電話線也被切斷。牆另外那邊的東柏林人,包括53,000名工作的工人和12,000名上學的孩子,他們再也不能去西柏林了。

  這次對柏林人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蘇聯的坦克行駛在街上。在1945年,紅軍的坦克就襲擊過這座被毀滅的城市,在1953年6月紅軍的坦克在波茨坦廣場向示威遊行的人們開火。可是由於蘇聯占領的東德地區與西德地區的生活差別越來越顯著,西德越來越富足,到1953年,從東德逃離的人數已達到每周6,000人。在柏林圍牆還沒有樹立前,總共約有200,000人逃出東德。東德的這種人口大出逃也預示了經濟發展傾向——逃離東德的人超過半數以上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這是對蘇聯模式失敗的最有諷刺意味的宣傳,儘管這個政權還一再鼓吹它的那一套比資本主義國家的優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