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亨利七世的繼承人和他截然不同。亨利八世在歷代英格蘭君主中名聲極壞,簡直就可以說是臭名昭著。他為了要一個男性繼承人,不僅娶了6個妻子,而且離了兩次婚,甚至殘忍地殺害了其中的兩個。在他與羅馬教皇鬧翻後,即著手推行宗教改革。他宣布英國國王才是英國教會的領袖,並在1534年和1536年先後頒布了《至尊法》和“大消解”(Dissolution,也可譯為"大銷毀".英國國王亨利八世(1491-1547)因離婚未蒙羅馬教皇批准而同教皇鬧翻,英國議會遂立法推定他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首領,英國國教也從此開始。其實教儀、經書、神職名稱等一概照舊,換湯不換藥。他還頒詔(1535-1536)摧毀天主教寺院,目的之一是因為財政支細,好藉此搜刮教會財物,供他過奢靡生活。

  與此同時,國際形式逐漸變得更加錯綜複雜,英格蘭在大的國家聯盟間搖擺不定。它首先是,聯合西班牙、威尼斯、教皇、神聖羅馬帝國對抗法國,然後又與法國聯合和其他國家為敵。在此期間,與蘇格蘭也發生了兩次戰爭。亨利一生多疑,並且患有妄想症,死時軀體的姿勢極為難看。

  英國的君主制:危機與生存 1042—2003(4)

  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時期,是英國人引以為傲的時代,她也是反天主教的狂熱支持者。為粉碎西班牙主導的一場反英陰謀,女王殫精竭慮,各種陰謀和反陰謀的鬥爭互相交織在一起,最終於1588年在英吉利海峽全殲西班牙無敵艦隊。經過伊莉莎白的統治,以前堅如磐石的天主教勢力徹底瓦解,女王也終生未嫁,成為著名的“處女女王”。那些陰謀的策劃者,無論其是否付諸實施或僅僅是想像,都會遭到殘酷的鎮壓,叛逆者將被處以酷刑,遭受絞刑、凌遲而死。伊莉莎白高壓政策之下的最有名的犧牲者是蘇格蘭的瑪麗女王,原因就是後

  者捲入了一場反對她的陰謀當中。然而,伊莉莎白又是一個精明而又老練的統治者,在年輕時她學會了如何化險為夷,而在其臨終時她又能保持頭腦的冷靜。

  其後,帶著君主至上的專制理論,斯圖亞特王朝登上了英國的歷史舞台。詹姆斯一世是個極力宣揚君權神授的傢伙,在一次議會演說中,他詳盡地闡述了他的“君權高於一切”的理論。“一個國家中君主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詹姆斯一世宣稱,“上帝可以創生或毀滅一切,使其生,或使其死,評判世間一切,是靈魂和肉體的最終歸宿;國王則是上帝派到世間的最高權威,有無限的權力,除了上帝,他可以統馭一切。”

  在17世紀的最初10年,這種假借上帝名義赤裸裸的荒謬專制理論,的確鞏固了國王詹姆斯一世的王權。但是,由於先前的國王約翰簽署了《大憲章》,而且議會已經存在了近4個世紀,所以必然遭到人們的唾棄。事實也確實如此,這部1215年的古老憲章,在當時對於保護貴族對抗王權或許作用不大,但現在卻成為反抗斯圖亞特王朝獨裁專制的利器。

  後來繼承王位的查理一世和他的父親詹姆斯一世如出一轍,同樣熱衷於搞獨裁專制。他與議會的關係也變得前所未有的尖銳。從他即位的1625年到1629年的1月份,他解散議會多達4次。他與議會在戰爭、徵稅等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他蔑視議會的法定地位,拒絕聽從議會的意見。甚至後來整整11年,查理一世搞無議會統治,直到1640年他被弄得焦頭爛額時才被迫召開議會。

  重新回來的議員堅持議會應該每三年召開一次,這個國王無權干涉。第二年的11月份,所有的抱怨累積變成了無比的憤怒,導致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一系列強硬決議在議會中被微弱優勢通過,也就在這時,公元1641年11月,議會的利劍第一次從劍鞘拔出。隨之而來的就是整個國家的全面內戰。英國內戰是一場殘酷的、毀滅巨大的衝突,從1642年到1651年期間分為兩個階段的內戰中,20多萬人被奪走了生命,而當時全國總共只有450萬人口。內戰最後以國王被處死而結束。

  在這場殘酷的動亂和社會對立中,整個國家前所未有地分為了截然對立的兩派。隨後的貴族聯盟和奧利佛?克倫威爾護國公體制維持了僅僅10年。1660年隨著這種體制的崩潰,斯圖亞特王朝的查理二世(1630—1685)成功復辟。查理二世地位穩固後,馬上開始報復、清算當年詛咒反對過他父親的所有人。出於對天主教的狂熱,他在法國的支持下挑起了一場針對新教國家荷蘭的戰爭。他的繼承人詹姆斯二世(1633—1701)發表了“天主教信仰優先宣言”,爾後又把他的兒子宣布為天主教的繼承人,藉此來保護和支持天主教,打破了以前新教和天主教之間微妙的平衡。荷蘭執政,奧蘭治的威廉(1650—1702)應邀率軍在英格蘭登陸,奪取了王位。在愛爾蘭被威廉擊敗後,詹姆斯狼狽地逃到了法國。

  “光榮革命”之後,國會通過了《王位繼承法》,使得繼承問題有章可循,自此,在很大程度上,英國宮廷較之以前少了血雨腥風,變得平靜了許多。從1690年威廉三世率領軍隊登陸愛爾蘭的波恩戰役到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戰爭以及北美殖民地的喪失,這些都給君主制在思想觀念上帶來極大的衝擊。漢諾瓦王朝與外交官和政治家之間的信任日益增強,使維多利亞時代步入了——工業大發展和帝國擴張的時代——一個較長時期的穩定社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