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超原來就在飛行大隊任副大隊長,這次也提升為大隊長。林超在副大隊長的位置上,處處走在前面,能經常為大隊長出謀劃策,頭腦活,能隨機應變,也是擔任大隊長的好材料。

  其他人員也有一部分做了一些調整,總體來說,處於一線的人員都是一些精明強幹的人。對於一些年大體弱的人員一律調到團直,必要的時候,他們可以不參加演習。

  任務明確了,人員也配備好了,剩下的就是抓緊時間訓練。在空戰訓練告一段落後,全團又回過頭來加工對直線目標的攻擊訓練。另外還要加進一些攔截課目的訓練,以鍛鍊飛行員的搜索能力。

  攔截課目主要的還是對直線目標的攻擊,但是要加上地面的引導和空中飛行員的搜索。飛攔截時,目標機和攻擊機不是同時起飛的,都是一架飛機先起飛,間隔幾分鐘後第而架飛機再起飛。先起飛的飛機也可以是目標機,也可以是攻擊機,著就要看攔截的航線和指揮所的引導指揮預案來決定。

  如果是目標機先起飛,一般都是多邊航線,中間有好幾個轉彎點。後面起飛的攻擊機乘目標機轉彎的機會,到目標機的前面,看到目標後,跟上去實施攻擊。要不然,目標機比攻擊機早起飛幾分鐘,攻擊機在後面是很難追上目標機的,只有靠切內徑,走近道的辦法追上目標機。

  要是航線很長,轉彎點很少,也可以先讓攻擊機起飛,到達飛行高度後,指揮他離開正常的航線,飛出一段距離後,再轉回來,等目標機起飛後,快飛到攻擊機的側方時,再讓攻擊機對著目標機的前方飛行,進行引導。這就等於,讓攻擊機飛一個拐角,消耗掉先起飛的時間。要不然,他先起飛,一直在目標機的前面,怎麼也到不了目標機的後面。

  無論用那一種方法,都是由指揮所來決定,飛行員只是按照指揮所的指揮起飛就行了。

  飛攔截課目與飛對直線目標的攻擊課目,還有一點不同的,就是在無線電的使用上。目標機始終與塔台的無線電在一個頻道上,攻擊機在起飛時和塔台同一頻道,便於塔台的指揮。起飛後改換頻道,同指揮所的無線電在一個頻道上,當指揮所引導到發現目標後,再把無線電的頻道改回到同塔台的無線電同一個頻道,便於和目標機練習。

  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不讓目標機和攻擊機不要相互聽到對方在無線電中的對話,不知道對方的具體位置;另一方面是不要讓機場飛行的無線電通話干擾指揮所的指揮,以免攻擊機飛行員沒有及時聽到指揮所的指揮,而貽誤戰機。

  因為飛行中的時間都是以秒為單位來計算的,如果指揮所的口令晚幾秒鐘傳到飛行員的耳朵中,飛行員沒有及時領會指揮所的意圖,晚幾秒鐘做動作,這次飛行就有可能引導不上。如果重新調整位置,重新引導,那就要到下一個轉彎點。訓練時可以彌補,要是在戰時,那敵人的飛機就不知道會飛出多遠的距離。

  為了能夠很順利的進行引導,在飛行準備時,指揮所的領航員還要專門和飛行員進行協同。在協同中,要明確一些專門的指揮術語和緊急情況下的指揮用語。如:“動作快”,“加大速度”,就說明目標機快要過去了,要趕快採取措施。

  當時,我國和越南的一場不大不小的戰爭已經打了起來,所以演習的準備工作中還要加上越戰的背景。要防止北面有些國家乘我國在南面和越南打仗的機會從北面入侵,所以既要當成演習來準備,也要當成預防外敵入侵來準備。

  反正兩者並不矛盾,外敵入侵,最初也可能是轟炸機先進來轟炸,這都是我們要完成的任務,演習中也有這個任務。

  提起和越南的戰爭,張志宏猛然想起了一年前親臨雲南、廣西,親身體會到戰前和戰爭中,作為一個軍人,作為一名人民空軍的飛行員的那種感受。那是既想上去,實實在在的參加一場真正的戰爭,又怕上去後不能適應戰爭的需要,航空兵部隊畢竟有好幾十年沒有打仗了,一個和平時代的和平兵,是不會很快適應戰爭的。

  第二百一十八章:西南之行(一)

  更新時間2008-10-28 14:07:38 字數:2187

  1979年的春節剛過,大家還沉浸在新年的快樂之中。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種物資也非常豐富,真是與往年的春節有天壤之別。一些家在外地的同志回家過年,還沒有歸隊。張志宏他們就接到了一項任務,要馬上從工廠接八架飛機送大雲南的兄弟部隊。任務要求的非常急,要立即送去。

  張志宏當時就有些納悶,他們部隊又不是沒有飛行員,為什麼自己的飛機自己不來接,要讓我們送去。其他領受任務的同志也有同樣的看法,他們也覺得誰的飛機由誰來接,比較合適。想歸想,任務還得去完成,因為軍人就是以服從為天職的。

  經過簡單的準備,他們一行九人就到工廠接收飛機。八架飛機需要八個人就夠了,因為這屬於小機群的轉場飛行,怕中間有人生病了,所以多派了一個飛行員作為備分。就個人都是多年來經過考驗的老同志,都有非常豐富的轉場經驗。

  師里對這次任務也非常重視,可以說是代表S師去完成這次任務,中間不能出任何問題,出了問題就丟了S師的臉。為了加強力量,師里專門派了趙俊生副參謀長作為總帶隊,一路上的一切事務都由他負責。團里也派出李副團長,大家都叫他“李老頭”的帶隊。他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最老的飛行員,外出轉場的經驗也最豐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