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祝政委有他的為官哲學,跟他比較親近的人,有什麼好處,他都會想到,跟他不太親近的人,什麼好處也得不到。別人要是提出給這些人什麼好處,他也會想一些辦法加以阻攔。這不,對王團長和程副團長提出的建議,他又想出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我看就算了吧。張志宏雖然處理這個情況比較好,但是發生這個情況的起因還是他工作不細。如果他工作細一點,早發現座艙壓力不正常,早作處理,就不會發生後面的事情。這樣的同志給予立功或嘉獎,這不是在鼓勵工作不細嗎?別人會有看法的。”

  老奸巨滑的他,其實早已明白王團長和程志的目的,但是王團長和程志原來都是他的部下,他早就想銼一銼他們的銳氣,使他們今後能夠俯首恭聽自己的話。

  既然祝政委不同意,王團長和程志也就作罷。

  程志本來就是緊靠祝政委的,在今後的仕途上還需要老政委的幫助和提攜。既然政委不同意,那就按照政委的意見辦。

  王團長也同樣需要政委的幫助,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不要使別人認為他和政委有分歧。一個班子如果不團結,同樣會影響自己今後的發展。

  其他團的領導班子,也都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只要政委不同意做的事情,他們一般也不會表示同意的,除非對他們有切身利益的事。“李老頭”李副團長感到,張志宏是他帶出去的,張志宏能夠安全的回來,他也是有一定的功勞的,如果他同意給張志宏記功,那麼他是不是也應該有一份呢?儘管他的資歷比較老,但他也不好同意給張志宏記功,怕引起別人的嫌疑。

  說來說去,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只有不了了之。但是這件事對張志宏的發展道路上又留下了一個隱患。

  第一百八十七章:禮花四放(一)

  更新時間2008-9-29 2:45:48 字數:2232

  在飛行訓練中,空戰是訓練的最高境界,是一種綜合技術的應用。而空靶則是射擊技術的最高境界,是訓練飛行員掌握飛機上武器性能的最高練習,能否打得准,在實戰中是至關重要的。

  飛行員的技術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開得動,也就是在各種氣象條件下都能夠從甲機場飛到乙機場。這種氣象條件包括晝間簡單氣象和複雜氣象、夜間簡單氣象和複雜氣象,在航空兵部隊統稱為四種氣象。在複雜氣象中還有一個最低氣象,也就是雲底高度和能見度到了飛機性能和飛行員技術水平的極限時,飛行員照樣能駕駛飛機落下地來。

  第二就是打得准。平時訓練的攻擊課目和射擊練習都是模擬式的,也就是用照相槍代替火炮,用照下來的照片上的影象代替實際目標,確定瞄準的質量。但是照片上的東西,和實際打出的炮彈有很大的差別,往往照得很準,實際上炮彈卻打不上,有時看似瞄得不准,但炮彈打出去後,也有可能打中幾發。所以,只要經過真槍實彈的練習,才能看出一個飛行員的真實本領。

  開得動,張志宏他們已經訓練了多少年,晝間的兩種氣象已經基本過了關,包括後面新從航校畢業的飛行員也已經達到了兩種氣象的水平,下一步就是向夜間的兩種氣象進軍。

  至於打得准,雖然經過了地靶的訓練,但是對於空中目標的實彈涉及還沒有實踐過。準確一點說,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實踐過。

  為此目的,D團決定在全團範圍內進行一次空靶訓練。只講政治,不講軍事的年代已經逐漸過去,各項工作都已經逐步的走向正規,軍隊的訓練也是如此。

  張志宏這時已經是D團的射擊主任,空靶的理論教育、技術指導,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他的肩上。

  這是一個全新的課目,全團除極少的幾個人在大比武的年代打過空靶外,其他的人都沒有打過。就是這少數幾個人,也不是在現在的機種上打過,而是在米格——15的飛機上打過,那是抗美援朝時期的飛機。

  為了能夠擔負起理論教育的重任,張志宏專門到某航校進行了短期的進修,那個航校是空軍的高級學府,是專門研究和解決飛行中的高深問題的。

  張志宏通過學習,對空靶中的一些問題逐漸有了一些了解。空靶就是用飛機把一個可以用來實彈的布條形狀靶標拖拽到空中,由其他的飛機進行實彈射擊,回來後看靶標上到底中了多少發炮彈,來衡量飛行員瞄準的質量。

  但就靶標而言,最早的靶標是旗靶,形狀像一面迎風招展的大旗,旗杆的部位有兩條繩子和靶繩連接,靶繩再和飛機連接。旗靶的缺點是只能從側面對其射擊,要是和水平面的夾角稍微大一些,被彈的面積就變小了,不利於不同方向的射擊。

  後來又改成袋靶,顧名思義,就是靶標的形狀像一個長長的布袋,園桶形的,有十幾米長,兩頭都是開口的,便於空氣從中間流過。前面的一端,順圓周有幾條繩子連接,幾條繩子再往前幾米後,集中到一起,連接到一條叫靶繩的繩子上,最後靶繩掛在靶機的尾部,由靶機拖拽到空中。

  據說袋靶也有很多的缺點,在空中很不穩定,面積又小,在空中就像一根香菸,很難瞄準,加大面積,重量又很重,一般的飛機很難把他拖起來。

  這次他們訓練的靶標叫三葉靶,靶標有三條18米長,一米二寬的尼龍布條組成,三條布條的一個長邊縫製在一起,每兩條布之間的夾角為120度,靶頭部分有一個由三根鋼管焊成的三腳架,也是三個頭焊在一起,每根鋼管之間的夾角為120度,和布條的夾角一致,尼龍布就固定在鋼管上。其中的兩根鋼管的另一端,焊有一個滑刀,就像滑冰運動員冰鞋上的冰刀,只是刀口不是很鋒利。這是飛機拖靶起飛時,供靶標在跑道上滑跑用的。每根鋼管上有兩條4米長的尼龍繩和靶繩連接,靶繩是一條400米長的鋼索,一頭固定在飛機上,一頭固定在靶標上,兩頭都有一個旋轉接頭,防止靶標在空中旋轉時,扭動飛機。靶標尾部的布條略有收縮,寬度在90公分左右。整個靶標和靶繩的重量在75公斤左右,靶標的截面高度在一米50公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