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就是他們的俊傑風度。

  對於他們的表演,張志宏覺得很可笑,但是在那個年代,也只能如此。其實對於處在基層的人員來說,都是政治棋盤上的一顆棋子,隨時都要聽從下棋人的調遣,自己並沒有任何自主的能力。只不過有些人不是跟黨的路線,而是跟人。一但跟錯了人,就會對自己的政治生命造成影響。

  但是通過這件事情,張志宏也學到了什麼叫政治,要想自己成熟起來,不能只顧飛行,還要學會在政治風浪中站穩腳跟,關鍵的東西,就是要始終緊跟黨,緊跟黨的路線,緊跟毛主席。

  在這個事件中,程志雖然出身高幹,但家人在“9.13事件”中並沒有多少牽連,所以很快的就和大家一樣,投入到正常的飛行訓練中去了,他心中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俗話說,不怕慢,就怕站。儘管批林批孔的學習是頭等重要的大事,安排教育的時間相對比較多,飛行訓練的時間相對比較少,但是只要訓練,就會有進度。大家在C團的訓練課目已經接近完成,到戰鬥團的改裝訓練已經指日可待了。

  航校畢業的新飛行員很快就要到了,王團長和祝政委已經準備去航校接新飛行員。

  這些雖然都還是小道消息,領導並沒有明確宣布這件事,但這足可以讓大家高興一陣了,畢竟是有了盼頭。

  從航校畢業時,聽到祝政委講過,部隊要的不是飛行員,而是戰鬥員。從那時開始,又經過了兩年多的時間了,至今還在訓練團,還沒有到戰鬥團,還沒有擔負戰鬥值班的任務,那就是說,還沒有成為戰鬥員。

  時間似乎太漫長了,成長的道路也似乎太漫長了。

  當然,這裡面有很多的原因,有訓練器材不足的原因,文化大革命中,軍工企業和其他民用企業一樣,面臨著停工、停產,飛機上使用的零配件生產不出來,很多飛機都不能正常投入訓練,沒有飛機飛,飛行進度當然就上不去了。有天氣的原因,特別是複雜氣象的天氣不好抓,複雜氣象課目的訓練拖了很長的時間。還有這次林彪事件的人為原因,長時間的停飛。現在總算可以滿足大家的願望了,雖然前兩個原因依然存在,但只要能正常飛行,總會有進度的。

  第九十四章:突發事件(八)

  更新時間2008-6-26 17:54:48 字數:2339

  張志宏和陳大壯在晚上的閒暇時間,坐在房間裡邊抽菸,邊探討起改裝新機種的事情來。

  “老甘,你覺得新機種好飛嗎?這幾年,老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年年都是新的東西,我都學夠了。”陳大壯感到有些疲倦了。

  “錘子,你這就不對了,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我們來當飛行員就是來學習的。你不學習,怎麼能學到新東西?你說說,這幾年那樣東西不是應該學的?”張志宏不同意他的觀點。

  “我覺得跳傘訓練就不應該去,一輩子能跳幾次傘,費那麼大的勁去訓練,害得我摔斷了腿。”

  “這還不都怪你,誰讓你不按要求去做?訓練跳傘都出問題,如果真正遇上應急跳傘還不出大問題?這一點,你應該吸取教訓。”

  “那到是,我自認倒霉,行了吧!”

  “今後的改裝訓練我認為還是一大關,我們一定要有思想準備,一定要多學習理論,克服毛糙的毛病,這樣才會不出問題或少出問題。”

  “好啊,我向你學習。”

  長期的革命友誼,使兩個戰友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在飛行的道路上共同進步。

  “哎,老甘,我聽說新機種飛行速度增大了不少,著陸後還要放減速傘減速,飛特技的速度也增大了,作一個筋斗要拉到六個多載荷,你的身體能受得了嗎?”

  “我也聽說了,作特技載荷大不要緊,每個人都配有抗壓衣,飛特技時都要穿上它。有了它,飛行員的抗載荷能力就會大大的提高。這一點,你可以不必為我擔心。我到是擔心你不愛學習的毛病,新東西不斷出現,不從理論上搞明白,光憑小聰明,靠模仿能力是不行的。”

  “這一點我知道,但是我就是不愛學習,我一看到書本就頭疼。”

  “這可不行,今後沒有教員手把手的教了,要想提高技術,全靠自己學習,自己再不抓緊,那就什麼都學不到了。”

  “你放心,今後在這方面我多加強,你也多幫我。”

  “我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兩人對未來的學習和工作聊了很長時間,都有信心完成好今後的各項任務。

  熄燈的哨聲響了,兩人關了房間裡的燈,躺在床上,還在竊竊私語。

  1972年4月,C團下一批接收的新飛行員就要到了,為了給他們倒出地方,張志宏他們這“十八顆青松”被轉到了D團,進行新機種的改裝訓練。雖然他們參軍已經六年了,飛行也有快三年了,但是到了D團,仍然是新飛行員。這就是部隊的規律,只要沒有新人補充,不管你有多老,都摘不掉這個“新”字。

  這不,他們到了D團後,原來D團的一批60年參軍的飛行員才剛剛摘掉了“新”字,變成了老飛行員。他們在航校整整呆了八年,號稱是經過“八年抗戰”的飛行員。因為中國的抗日戰爭打了八年,他們在航校也是八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