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機庫里,屋頂上的橫樑上,靠牆的位置,吊著幾十具去掉傘衣的降落傘的傘繩,那是用來訓練操縱傘的。屋子中間的地面上有幾個沙池,周圍用木框圍著,中間鋪滿了細沙,沙池的一邊有一個用木板搭成的平台,有一米多高,人可以從一側的台階上走上平台。還有的平台矮一些,但是在靠沙池的一邊樹著一個木框,類似於門框。

  C團的所有參加跳傘的人員都被帶進機庫,按照訓練的內容,分成三個小組。C團有三個飛行大隊,一個大隊為一個組,團里的領導分到三個大隊。三個跳傘教練每人帶一個組,一大隊訓練傘的操縱,二大隊練習出機門的動作,三大隊練習著陸動作。

  張志宏和陳大壯的三大隊組被帶到沙池前,教練首先講解了訓練的內容和動作要領,然後分開練習。其實訓練內容很簡單,動作要領也不複雜,就是上到平台上,站在邊沿,雙腳併攏,從平台上跳到沙池中。要求是,雙腳一定要靠緊,落地後兩腳在沙面上踩出的腳印深淺要一致,不能一個淺,一個深。

  深淺不一,就說明接地時兩隻腳的力度不一致,腳印深的一隻腳衝力大,腳印淺的一隻腳衝力小,衝力大的腳就有可能受傷。

  按照教練的要求,大家排成一隊,一個個走上平台,一個個從平台上跳下,再上去,再跳下,反覆一個動作。教練在一旁觀察著每個人接地的動作,檢查沙池中腳印的深淺和兩個腳印之間的距離。

  開始時大家覺得很好玩,一個個很勇躍的走上去,跳下來,幾十次以後,動作就漸漸的慢了下來。不斷的爬上跳下,兩條腿變得又酸又硬,上平台時都有些打不過彎了。

  在平時,陳大壯的體質是最好的,這時也覺得吃不消了,對張志宏小聲的嘟囔起來:

  “老甘,這得跳到什麼時候啊,我的兩條腿都打不過彎了。你看一大隊多舒服,坐在繩子上,像打鞦韆,優哉游哉的。”

  “不要叫苦,你看團長比我們歲數大,都在一遍一遍的跳,你就受不了啦?”張志宏提醒他。

  “那你不累啊?”

  “怎麼不累,咬咬牙堅持一下就過去了。這才剛開始,你就受不了了,後面幾天你怎麼過?”

  這是張志宏的經驗,在初教團為了克服飛行不適應的問題,在體質鍛鍊中他就是這樣堅持下來的。

  教練好像也看出了大家的厭倦情緒,改變了一下方法,減緩了跳平台的頻率,一個人跳下後,讓其他人拿著捲尺,丈量他的兩個腳印間的距離和深度,對照要求,進行集體講評。力爭跳一次,進一步。

  這一比較,毛病就出來了,有的腳沒有併攏,兩腳印之間的距離過大;有的兩個腳印的深淺不一。陳大壯的毛病最多,兩項指標都達不到要求。

  陳大壯本身就胖,四肢堆滿了發達的肌肉,就像一個舉重運動員。剛參軍時,雖然胖一些,但並不像現在這麼胖。由於個子比較矮,為了增加身高,不知聽什麼人講,經常吊單槓,就能把身體抻長,結果,身材沒有抻長,卻把全身的肌肉練得發達了。

  兩條胖乎乎的大腿上的肉,就想兩個小枕頭夾在中間,兩隻腳很難併攏,難怪並不好腳,當然兩個腳印的深淺也就不一樣了。

  祝政委雖然不是飛行人員,也來參加跳傘訓練,而且要親自上飛機跳一次。地面的訓練他和三大隊的飛行員編在一個組。跳傘對他來說,並沒有實際意義,但這就是領導的工作藝術。因為到部隊的飛行員雖然都經過生死的考驗,並不怕死,但是從那麼高的空中跳下,不知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心情難免會有一些緊張。

  而且來跳傘訓練隊以前,大家就聽說,上一批訓練中,別的部隊有一名飛行員跳出飛機後,主傘沒有開好,飛行員在急速的下降高度,情況十分危急,地面指揮人員指揮他打開備份傘。他按照地面的指揮,打開了胸前懷抱的備份傘,當備份傘張開的瞬間,主傘也張開了,兩具傘的傘繩有纏繞在了一起,那具傘都起不到單獨托起飛行員的作用。

  高度越來越低,情況更加危機。由於飛行員的沉著處置,割斷了主傘的傘繩,拋掉了主傘,在不到100的高度上,開好了備份傘,用備份傘安全的落了地。

  為此,跳傘訓練隊的領導非常重視,把它作為一次嚴重的事故來處理,認真檢查了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查找原因,最後確定是傘的包裝有問題,摺疊不符合要求,造成開傘不順暢。

  有了前次的教訓,大家的緊張情緒更增加了幾分。政委此時親自參加跳傘,就是無聲的政治工作。

  一個團的政委都親自跳傘,而且對他來說,只要在地面動動嘴就可以了,並不是非跳不可的。他都不怕,我們飛行員怕什麼?這對大家是一個心理上的安慰。作為祝政委本身,他也想在這次跳傘訓練中好好表現一下自己,體現他能和大家同甘共苦,有表率作用,也有不怕死的精神。

  不管處於何種目的,祝政委的行動確實對大家是一個鞭策和鼓勵。

  “大家加緊練習,不要偷懶,你們還趕不上我這個老頭子。”

  看到大家的情緒有點低落,祝政委做起了鼓動工作。其實他並不老,還不到四十歲,但是比年輕的飛行員要大一些,所以在年輕人面前自稱“老頭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