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次沒有落下來,兩次復飛,機場上緊張的氣氛有增加了幾分,張志宏的心情也有些緊張起來,對自己能不能順利著陸,在信心上開始有了些動搖,難到賀新明的悲劇要在自己身上重演嗎,想到此,他感到頭皮有點發麻,身上也冒出了冷汗。他雖然並不怕死,在參軍時就做好了隨時為祖國獻身的準備,但是現在還太年輕,好多事情還沒有去做,而且也不是在戰場上,死的不值。求生的欲望使他又想到,飛行員在空中,唯一的選擇就是回到地面,其他別無選擇,還不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所以還不能失去信心。前兩次雖然沒有落下來,但他已經找到了原因,第一次是對側風的估計不足,第二次是修正的方法不得力,相信只要克服前兩次存在的問題,第三次一定會落下來。

  到底能不能落下來,信心和實際是有差距的。

  第六十一章 沙漠風暴(三)

  更新時間2008-5-24 20:25:18 字數:2327

  地面的能見度還在繼續變差,已經小於10公里了,太陽已經完全失去了光澤,昏昏暗暗連月亮都不如了,這預示著沙漠風暴就要到來了。

  張志宏已經復飛了兩圈了,再落不下來,後果將不堪設想。

  能見度如果小於六公里,在航線上就會看不到跑道,看不到跑道,對一個學員來講,不但不能正確的建立航線,還可能會迷航。

  可是側風的影響確實是超出了學員的技術水平,如果再落不下來,該怎麼辦呢?

  這個問題開始出現在塔台指揮班子的頭腦里,特別是指揮員的頭腦里。

  塔台上,中隊以上的幹部已在商討方案,有的人也在緊急的做著各種工作。

  如果還落不下來,第二種方案無非有兩種,一是到備降場著陸,二是在萬不得已的時候跳傘。

  對於去備降場,氣象員也了解了周圍機場的天氣情況,離本場最近的機場是14號機場,但那裡因為處於風暴的上游,早已是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其他機場雖然天氣比較好,但離本場的距離比較遠。

  領航員計算了飛機的剩餘油量,張志宏的飛機已經留空時間很長了,所剩油量已經不多,就是到最近的機場也去不了了。

  為了保證飛行員的生命安全,最後一招就只有跳傘了。

  這個問題已經在指揮員劉大隊長的頭腦里反覆出現過多次,指揮飛行員跳傘,將預示著本大隊出了一次二等事故,對大隊的工作業績會受到影響,特別是自己在指揮崗位上。更重要的是將損失一架飛機,這是國家的財產,價值幾十萬,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但是毛主席說過,世界上第一寶貴的是人,有了人什麼樣的奇蹟都可以創造出來,這些個人得失和經濟損失比起飛行員的生命來有算不得什麼,在人機不能兩全的情況下,保證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可是跳傘就一定能保證安全嗎?在場的老飛行員人人都清楚,每年上級都有一些事故通報,跳傘出現意外的事例不在少數。

  首先,在戰鬥機上跳傘,是由一發彈射彈將飛行員彈出飛機的。彈射彈安裝在飛行員的座椅上,在跳傘時,飛行員只要雙手推動座椅上的彈射把手,就會點燃彈射彈,將人和座椅一同彈出飛機,兩秒鐘後,飛行員和座椅自動脫離,座椅脫離時拉動開傘拉環,使降落傘打開。

  但是,在炮彈點火彈射的瞬間,飛行員身上將要承受8——12個正載荷,雖然時間只有12%秒,但彈射時如果飛行員的姿勢不正確,就足可以使飛行員受傷。意外跳過傘的飛行員頸椎和脊椎骨折的比比皆是。

  就是跳出了飛機,也可能會遇到傘打不開。有一個事故通報中說,飛行員跳傘後,降落傘沒有正常打開,人像石頭一樣在空中往下掉。由於瞬間超大載荷的影響,開始階段飛行員處於半昏迷狀態。等到清醒時,發現傘沒有打開,想用手動拉環打開傘,在身體快速下降中,就是沒能找到開傘拉環,最後人掉在了地上,摔成了肉餅。在事故的現場,當人們看到他胸前被撕開的皮飛行服時,可想而知,在空中他是多麼的焦急,使出了多大的力。

  所以跳傘也並不是十分安全的,但是這是飛行員保全生命的最後辦法,也是唯一的辦法。

  對空中的張志宏來說,並沒有想那麼多,去備降場他沒有準備過,教員也沒有提起過,因為這是航校,又是本場飛行,誰也沒有想到會出現這麼複雜的情況。跳傘也沒有想到,作為一個飛行員,怎麼能輕易把自己心愛的飛機扔掉呢?至於會帶來那些不良的後果,他見所未見,也聞所未聞,也想像不到。

  這時他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在第三次的著陸中能克服前兩次存在的問題,把飛機安全的降落在跑道上。

  在三邊的航線上,他看到跑道已經變得漠漠糊糊了,這說明能見度已經變得很差了,再落不下去,可能就沒有機會了,到那時可怎麼辦呢?

  說是想到了什麼,其實飛行員在空中是不會想到很多的,特別是在只有幾分鐘的起落航線上,在動作繁忙的情況下,有些危險的情況只能是事後的害怕,也就是後怕。但是關鍵的動作他還是想到了,那就修正側風,保持方向。

  飛行員在空中的動作,很多是處於本能,有些是人的本能,有些是職業的本能。就像一個人在遇到外來的攻擊時,會躲閃,會舉起手去阻擋,至於對方攻擊的工具是刀還是棍棒,能否使手臂受傷,都來不及考慮。這就是人的本能,是防護危險的本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