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十五章:軍人生活(三)

  更新時間2008-4-7 9:45:31 字數:4281

  他們來到了大操場,一些不知名的體育器械吸引了他們。每個器械周圍已經圍了不少的新學員,在議論,在嬉戲。有一個高高的鐵架子,上面吊著一塊木板,木板有四五米長,三十多公分寬,五六公分厚,四個角有四個鐵環,鐵環上拴著粗粗的麻繩,拴在鐵架頂上的橫杆上,木板成水平狀態,離地半米高,像鞦韆。大家都不知道叫什麼,幹什麼用的,都在新奇地看著。有幾個人上到了木板,從一頭往另一頭走,木板晃動起來,沒走幾步,就從上面掉了下來。

  “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在滑翔學校見過這些,也玩過,以後大家有的是機會玩,就怕你玩膩了。”副班長看到大家的茫然表情,自告奮勇地向大家介紹,也顯示一下他見多識廣。

  “這叫盪木,是鍛鍊飛行員平衡機能的,你要在上面自由的行走,從這頭走到那頭,再轉身走回來,要時刻掌握平衡,不要掉下來,就像雜技演員走鋼絲那樣。”

  介紹完了盪木,又到了一個器械前。這是一個鐵架子,中間七八公分粗的橫杆上固定著一個梯子樣的東西,兩頭各有一架梯子,兩米來長,可以以橫杆為軸,在空中360度旋轉,兩架梯子一上一下。

  “這叫旋梯,人站在上面可以在空中翻騰,也是鍛鍊平衡機能用的。那個是滾輪,人站在上面可以側向滾轉,都是鍛鍊平衡的。飛行員的平衡機能是非常關鍵的,平衡機能不好,在天上做起特技動作來就會暈,這些器械是以後鍛鍊必須練的項目。”

  大家隨著趙賀勛的介紹看去,那是一個固定在鐵架子上的大圓環,直徑有兩米,圓心處有一橫杆穿過,圓周的一邊有兩個鐵鞋,鐵鞋上有兩條帶子,像是放腳的地方,鐵鞋對面的圓周上焊著兩個環狀的東西,像是扶手。有人將雙腳放在鐵鞋裡,兩手抓住上面的扶手,鐵環立即晃動起來,嚇得直叫,同伴扶穩了鐵環,讓他下來。

  “這個是旋轉鞦韆,最難打了,沒有幾個人能打過去。”趙賀勛繼續介紹。

  旋轉鞦韆像吊在鐵架子上的鐵籠子,一塊鐵板的四角有四根鐵棍,頂端彎成弧形,吊在頂端能旋轉的軸上,鐵籠子可以作360度自轉,旋轉軸又固定在鐵架子頂上的橫杆上,鐵籠子就可以像鞦韆一樣上下盪起來,越過橫杆,在垂直面內作360度旋轉。這是一個可以在兩維空間裡旋轉的運動器械,平衡很不好掌握,人站在鐵板上往起盪時,如兩腳的重心稍有偏差或兩手的力量不均,人隨鐵籠子就會自轉起來,根本盪不過頂端。

  張志宏看著這些器械,聽著趙賀勛介紹,既新奇又擔憂。這是一些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體育器械,第一次見到,大開了眼界,不是來當飛行員,可能一輩子也看不到。這些器械又是飛行員體育鍛鍊的必練項目,自己能做到嗎?在學校時,張志宏就是一個對體育項目不太擅長的學生,特別是器械性的,比如單槓、雙槓、鞍馬等,體育老師教的時候很難通過,也不敢去玩。今後光學習這些東西還不知要學多長時間,看來飛行的道路不是平坦大道,步步有難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須努力”,他想起了孫中山先生的一句話。

  “張志宏,你也在這兒啊/?”

  張志宏朝喊他的人望去,原來是劉大慶,他也和班裡的同志一起出來散步。張志宏走了過去:

  “你見過這些東西嗎?”

  “從來沒見過。”

  “這回知道叫什麼、幹什麼用的了吧?”

  “不知道。我們班的同志誰也不認識,看到你們班有人講解,我就過來了。他是老兵吧?”

  “他也是我們新學員,叫趙賀勛,你沒看他的衣服跟我們一樣,也是新的嗎?他是從滑翔學校來的,過去在滑翔學校玩過。”

  張志宏現買現賣,把從趙賀勛那兒聽來的又講給劉大慶聽。這是“旋轉鞦韆”,那是“旋梯”,那是“滾輪”,那面的是“盪木”等等。這些東西都是鍛鍊飛行員平衡機能的,以後天天要練它。

  “哎!劉大慶,你的體育怎樣?看你的文藝很好,是不是文體全才啊?”

  “不行。我就喜歡唱歌,擺弄擺弄樂器。再說,我們那兒的學校比較窮,那有這些體育器材啊,有一個籃球架就很不錯了,哪像你們學校是全省的重點學校,教學設備都優先配備。看來這些東西以後要多練了,我們西北人平衡機能都不好,不象他們東北人,生下來就睡在搖籃里,吊起來搖,平衡機能都比較好。”

  “是啊!我就擔心學不會。”

  “認真學就能學會,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只要認真,沒有學不會的。”

  兩個只認識兩三天的戰友互相交流著,互相鼓勵著。在未來的歲月中將協手走過艱難的歷程,任重而道遠,學飛的路上,有無數的困難在等待著年輕的飛行員們。

  天漸漸地黑了下來,喧囂的軍營漸漸地平靜下來,各棟樓的窗戶上亮起了燈光,在外面散步的新學員陸續回到了各自的宿舍。張志宏走回自己的房間,來到軍營半天的經歷來不及細想,所見所聞來不及回味,班長又提出了新的課題——練習打背包。打背包是軍人做到快速反應的基本功,遇有突發事件,要在五分鐘之內攜帶好自己的全部家當,隨隊出發,包括被子、褥子、衣服、水壺、掛包、槍枝彈藥等等。而打背包又是關鍵,要在兩分鐘之內將被子、褥子疊好,包括作為枕頭的衣服一起用背包繩按要求捆好,便於背在後背上。背包要打得結實,在行軍中不散,東西不掉,還要整齊好看,全體統一。為了背包的統一,在解放後,軍內的裝備就是統一的四尺乘六尺的被子,不管個子大小,裡面是四斤棉花,打背包時被子疊成四四折,也就是先順著長的方向疊四折,再兩頭卷回來折成四折,用細長的一根作捆綁用,用短粗的一根作背帶用。背包繩要捆成三橫兩豎,褥子先順長的方向疊成兩折,再捲成一個圓筒,背包打好後綁在上方,作枕頭的衣服則是放在疊好的被子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