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李海準備對首相的秘書重複一遍這句話,但邱吉爾不耐煩地打斷了他。
“喂!德國總理(施威林?馮?克羅西克外長)一小時前在電台……”
“我知道。”
“……廣播演說中講到他們決定德國軍隊無條件投降。”
“我們知道了。”
“那我們還有什麼用呢?總統和我,我們兩個似乎是世界上唯一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人。”
他說應該由他本人在18點宣布這個消息。
“您沒徵求約大叔的同意啊?”
李海重申,沒得到史達林的同竟,他不作任何聲明。
“全世界都知道了,我真不知為什麼我們要繼續保守這些秘密……這是荒謬的。”邱吉爾重複道,他不能長時間地延期宣布,“全世界都知道了。”
“這完全是真的,先生,他們都知道。所有的人都知道了。”
一小時後,邱吉爾又打電話來問。
“我們與艾森豪進行了聯繫,並且同他談過了。”李海說明道。他說,他的總部沒把消息告訴任何人,只要倫敦、莫斯科和美國沒有發表聲明,他也不會作任何宣布。
邱吉爾反駁說,倫敦人已開始集合起來了。
“應該宣布這消息……”
“我體諒您的困難,但我不能對您說您該怎麼做。”李海回答道:“不過,總統說了,沒有史達林的同意,他不作任何宣布。”
他答應,一有來自莫斯科的命令,他就通知邱吉爾。
“請你告訴總統,我對此事感到痛心。我希望我們同時發表這聲明。”
“我將把您的話轉達給總統。”
“我感到我是不能再拖延了。”
“我對此表示抱歉。”李海說。
倫敦人越來越焦急地等待著邱吉爾的正式聲明。十八點剛過,三架蘭開斯特飛機從城市上空掠過,放射紅紅綠綠的火箭。盟國的旗幟開始出現在商店的櫥窗里和住房的陽台上,無數的居民湧上了大街。
大約將近兩個小時內,人群停滯不動地等著。接著,期待多年的聲明由新聞部宣布了:明天,將是勝利的日子。對倫敦人來說,戰爭於今天晚上就結束了。接著舉行了熱鬧非凡的遊行。從皮卡迪萊到韋平,節日的篝火映紅了天空。拖輪、機動船和小艇鬧聲連天地在泰晤士河上穿來穿去。皮卡迪萊?西爾卡斯完全成了狂熱的舞場。外國人熱烈擁抱,煙火在天空中炸開,人們開始唱起《滾酒桶》、《蒂珀雷里》、《洛蒙德湖》、《祝福大家》,有的合拍,有的不合拍。長長的行列齊聲唱道:“我們要國王!”在街上蜿蜒行進,朝王宮走去。
在紐約,遊行是在平靜中進行的。太平洋上,還要打贏另外一個戰爭呢。此外,由於十天前過早地散布了和平的傳聞,人們非常懷疑消息的真實性。最後,使許多人回憶起一九一八年的那次假停戰。
此時,那個挑起這一切的美國人愛德華?甘迺迪得到通知,沒有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他不能再發布其它新聞。但是,這並不能平息在巴黎的其它記者。德魯?米德爾頓在寫給《紐約時報》的一份電報中極好地說明了他們的精神狀態:整個這件事情是“戰爭史上最大的一場瞎胡鬧。我喪失了信心,受夠了,搞得我精疲力盡,狼狽不堪”。
在奧斯陸,挪威人示威遊行,公開向德國占領軍挑戰。維德庫恩?吉斯林,他的名字已成為叛徒的同義詞,仍然呆在王宮裡。他正在聽取萊昂?德格雷勒的匯報,德格雷勒從德國逃出,經過丹麥來到此地要繼續與布爾什維主義作鬥爭。吉斯林面孔浮腫,眼皮神精質地眨巴著,他不停地用手指敲著桌子。德格雷勒覺得他似乎不堪重負,被一連串事件壓成了一個頹唐的人。整整半小時,吉斯林只是與他閒聊而已,德格雷勒離開的時候,失去了一切幻想。他做了他能做的一切,直到最後。現在他能到哪兒去繼續戰鬥呢?
他在奧拉夫親王宮殿會見了帝國駐挪威總督約瑟夫?特波文博士 [ 註:特波文不久也自殺了。吉斯林企圖逃跑,但被抓獲了。 ] 。一位身穿禮服的總管向平時一樣給他們送上飲料。特波文的小眼睛象希姆萊一樣眯縫著,用低沉的音調說道:“我曾要求瑞典給你避難權,但是被拒絕了,我指望用潛艇送你去日本,但投降是如此地徹底,連潛艇也不能離開港口。然而,有一架施佩爾部長的專機。你願意趁這個機會今晚飛往西班牙去嗎?”
從奧斯陸到庇里牛斯山脈有2,150公里,而飛機的最大航程只有2,100公里。但高空飛行可以節約燃料。一名佩帶德國高級勳章的飛行員把德格雷勒帶走了,德格雷勒還是穿著黨衛隊制服。他們坐車穿過了奧斯陸擁擠的大街,儘管有幾個好奇的遊行者看著他們,但他們沒停下。
他們於午夜前起飛了。為了節省燃料,他們毫無顧慮地從已被敵人占領的荷蘭、比利時和法國上空飛過,但是飛機在位於比亞里茨60公里處的聖塞瓦斯蒂安海灘旁的岩礁上墜毀了。德格雷勒身上五處骨折,但他抵達了佛朗哥的老巢。
邱吉爾為投降問題忙碌不已,然而他並不能忘卻被圍的布拉格人民,他向艾森豪發出了最後呼籲:
“喂!德國總理(施威林?馮?克羅西克外長)一小時前在電台……”
“我知道。”
“……廣播演說中講到他們決定德國軍隊無條件投降。”
“我們知道了。”
“那我們還有什麼用呢?總統和我,我們兩個似乎是世界上唯一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人。”
他說應該由他本人在18點宣布這個消息。
“您沒徵求約大叔的同意啊?”
李海重申,沒得到史達林的同竟,他不作任何聲明。
“全世界都知道了,我真不知為什麼我們要繼續保守這些秘密……這是荒謬的。”邱吉爾重複道,他不能長時間地延期宣布,“全世界都知道了。”
“這完全是真的,先生,他們都知道。所有的人都知道了。”
一小時後,邱吉爾又打電話來問。
“我們與艾森豪進行了聯繫,並且同他談過了。”李海說明道。他說,他的總部沒把消息告訴任何人,只要倫敦、莫斯科和美國沒有發表聲明,他也不會作任何宣布。
邱吉爾反駁說,倫敦人已開始集合起來了。
“應該宣布這消息……”
“我體諒您的困難,但我不能對您說您該怎麼做。”李海回答道:“不過,總統說了,沒有史達林的同意,他不作任何宣布。”
他答應,一有來自莫斯科的命令,他就通知邱吉爾。
“請你告訴總統,我對此事感到痛心。我希望我們同時發表這聲明。”
“我將把您的話轉達給總統。”
“我感到我是不能再拖延了。”
“我對此表示抱歉。”李海說。
倫敦人越來越焦急地等待著邱吉爾的正式聲明。十八點剛過,三架蘭開斯特飛機從城市上空掠過,放射紅紅綠綠的火箭。盟國的旗幟開始出現在商店的櫥窗里和住房的陽台上,無數的居民湧上了大街。
大約將近兩個小時內,人群停滯不動地等著。接著,期待多年的聲明由新聞部宣布了:明天,將是勝利的日子。對倫敦人來說,戰爭於今天晚上就結束了。接著舉行了熱鬧非凡的遊行。從皮卡迪萊到韋平,節日的篝火映紅了天空。拖輪、機動船和小艇鬧聲連天地在泰晤士河上穿來穿去。皮卡迪萊?西爾卡斯完全成了狂熱的舞場。外國人熱烈擁抱,煙火在天空中炸開,人們開始唱起《滾酒桶》、《蒂珀雷里》、《洛蒙德湖》、《祝福大家》,有的合拍,有的不合拍。長長的行列齊聲唱道:“我們要國王!”在街上蜿蜒行進,朝王宮走去。
在紐約,遊行是在平靜中進行的。太平洋上,還要打贏另外一個戰爭呢。此外,由於十天前過早地散布了和平的傳聞,人們非常懷疑消息的真實性。最後,使許多人回憶起一九一八年的那次假停戰。
此時,那個挑起這一切的美國人愛德華?甘迺迪得到通知,沒有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他不能再發布其它新聞。但是,這並不能平息在巴黎的其它記者。德魯?米德爾頓在寫給《紐約時報》的一份電報中極好地說明了他們的精神狀態:整個這件事情是“戰爭史上最大的一場瞎胡鬧。我喪失了信心,受夠了,搞得我精疲力盡,狼狽不堪”。
在奧斯陸,挪威人示威遊行,公開向德國占領軍挑戰。維德庫恩?吉斯林,他的名字已成為叛徒的同義詞,仍然呆在王宮裡。他正在聽取萊昂?德格雷勒的匯報,德格雷勒從德國逃出,經過丹麥來到此地要繼續與布爾什維主義作鬥爭。吉斯林面孔浮腫,眼皮神精質地眨巴著,他不停地用手指敲著桌子。德格雷勒覺得他似乎不堪重負,被一連串事件壓成了一個頹唐的人。整整半小時,吉斯林只是與他閒聊而已,德格雷勒離開的時候,失去了一切幻想。他做了他能做的一切,直到最後。現在他能到哪兒去繼續戰鬥呢?
他在奧拉夫親王宮殿會見了帝國駐挪威總督約瑟夫?特波文博士 [ 註:特波文不久也自殺了。吉斯林企圖逃跑,但被抓獲了。 ] 。一位身穿禮服的總管向平時一樣給他們送上飲料。特波文的小眼睛象希姆萊一樣眯縫著,用低沉的音調說道:“我曾要求瑞典給你避難權,但是被拒絕了,我指望用潛艇送你去日本,但投降是如此地徹底,連潛艇也不能離開港口。然而,有一架施佩爾部長的專機。你願意趁這個機會今晚飛往西班牙去嗎?”
從奧斯陸到庇里牛斯山脈有2,150公里,而飛機的最大航程只有2,100公里。但高空飛行可以節約燃料。一名佩帶德國高級勳章的飛行員把德格雷勒帶走了,德格雷勒還是穿著黨衛隊制服。他們坐車穿過了奧斯陸擁擠的大街,儘管有幾個好奇的遊行者看著他們,但他們沒停下。
他們於午夜前起飛了。為了節省燃料,他們毫無顧慮地從已被敵人占領的荷蘭、比利時和法國上空飛過,但是飛機在位於比亞里茨60公里處的聖塞瓦斯蒂安海灘旁的岩礁上墜毀了。德格雷勒身上五處骨折,但他抵達了佛朗哥的老巢。
邱吉爾為投降問題忙碌不已,然而他並不能忘卻被圍的布拉格人民,他向艾森豪發出了最後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