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廉頗想明白了,便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鄭、石二將聽後十分感動。三人又講了些有關事宜,鄭、石二將便回營去了。
廉頗派出更多的探馬,到秦營周圍打探秦軍的動靜。
一夜又平安地過去了。次日,石勇來與廉頗和鄭會辭行。
一段時間的共患難,三將彼此間有了很深的感情,三人揮淚而別不提。
兩日後,鄭會也同樣別去。此後,趙軍單獨行動。秦軍依然尾隨。
且說趙軍獨行兩日後進入趙境,不日到達邯鄲城郊。
廉頗決定趙軍不入城,而是就地紮營,看看秦軍的動靜再說。
廉頗叫過樂開,吩咐道:“一路之上,秦軍尾隨我軍,不即不離,吃不透他們要行何策。三軍在此駐紮,我進城向大王回奏,聽從王命,將軍在此堅壁勿出,免中秦軍奸計。”
四、尾隨(2)
樂開諾諾,廉頗進城去了。
五、通牒
且說秦軍紮下營來,呂不韋、王齕命軍士招趙將樂啟進帳。樂啟在秦軍中被看管,但從未被縛。他到了大帳,呂不韋對他道: “一路委屈了將軍。現到了邯鄲郊外,我等請將軍回城告趙王:趙國無理,大兵犯境,現秦軍令趙軍完軍而歸,非無力翦滅也,實因我嬴正母子在趙。今我大軍壓境,便為迎嬴正母子歸秦。將軍說與趙王:趙方完璧歸秦,秦必全軍返回……”
王齕道:“將軍需告訴趙王,趙軍雖完軍而歸,可只有幾萬眾,且為敗旅,如有違背,傷害嬴正母子,後果趙王自知。”
樂啟絕對沒有想到秦軍尾隨趙軍是為了這個,遂道:“謝諸公不殺。報趙王一事,敢不速辦……只是,末將只知嬴正之母在邯鄲——嬴正已於七年前與秦公子、呂公一起回了咸陽,怎地如今又向我索要?”
呂不韋道:“嬴正確在邯鄲,問他的母親便可找到……”
樂啟道:“這如何會問得出?今秦軍大兵圍邯鄲,問她,她必疑趙有詐……”
呂不韋道:“將軍慮得是。”說著,取出鳳佩和一帛書,道:“此有一帛,上面寫得明白,另有此玉佩,交與她,她必信不疑。”
樂啟回到邯鄲,趙王、廉頗等方知秦軍一路尾隨的目的。
說起嬴正的母親,趙王才想起幾年前自己下令追殺公子子楚、後來囚禁嬴正母親的事。他問嬴正的母親是否一直在被囚禁。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趙王反慶幸自己下了那樣的旨,他道:“否則,此刻上哪裡去找這個女人?”
一切相關事宜趙王都交給了樂啟。當年,嬴正的母親就是樂啟抓到的,現在,事情還需要他來了結。
六、母子
事情並沒費什麼大的周折,樂啟拿著呂不韋的書簡和那隻佩,親自到了禁閉趙女的房子。
一方書簡、一隻玉佩遞到趙女的手上時,趙女幾乎要暈倒,
她挺直了身子,努力地使自己站穩。她看著手中的佩,判定,這確是那個佩!然後又細看手中的那簡。啊!是呂不韋的字!她的眼睛濕潤了,接著,淚水向泉涌一般流出,淚珠滴在那鳳佩上,滴在那簡上。如此持續了很長的時間,趙女才看呂不韋寫給她的話:
夫人如面不韋奉王命監軍秦軍兵臨邯鄲城下專為迎接夫人及小公子嬴正老王不久前晏駕太子立為秦王公子子楚立為太子
幾行小字所傳達的信息是豐富的、感人的,趙女一下子捕捉到了它的全部意義。她的眼睛重新變得濕潤,淚珠重又湧出眼眶,滴在那隻佩上,滴在那方呂不韋寫滿字跡的帛上。如此又呆了很長的時間……
趙女被那名喜歡嘮叨的女看守攙扶著登上了停在門口的車子。這是樂啟安排的。樂啟本人則上了自己的戰車。他在前面引領,奔向趙公宅第。
到了趙公宅門前,樂啟首先下了車,隨後趙女下了車。門人早已看到了趙女。他驚呼了一聲,轉身向院內奔去,並不住地高喊:“小姐回來了!小姐回來了!小姐回來了!”
全家都被驚動了,大家紛紛出屋,奔向院子。
趙公自然聽到了門人的呼叫聲。他也出了廳。當他走到院中通向大門的長廊時,趙女已經向他奔了來。
兩個人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趙女被眾人擁進了廳內,大家盡情地傾訴著多年的離別之苦,共享著重聚之甜……
趙公接待了樂啟將軍,將軍向趙公講明了自己的使命,趙公答應全力配合,儘快安排嬴正母子去城外秦軍大營。
樂啟說了聲“拜託”,就告辭了。
趙公忙吩咐去接嬴正,趙女道:“我們同去好了。”趙公知道女兒見子心切,便與趙女一起登車前往嬴正所呆的那個園子。
到了,車停下來,趙公下車親自敲門,趙女也下了車。
半天門裡傳出一青年男子的聲音:“哪個?”
趙公應了一聲,門開了。
開門的是趙高。他已經看到了站在趙公身後的趙女。顯然他毫無精神準備,見是趙女,立即奔上來,抓住了趙女的兩隻胳膊,隨後又趕緊鬆開,大叫了一聲:“夫人!”接著,他轉身向院內高喊:“趙正,娘來了!”
鄭、石二將聽後十分感動。三人又講了些有關事宜,鄭、石二將便回營去了。
廉頗派出更多的探馬,到秦營周圍打探秦軍的動靜。
一夜又平安地過去了。次日,石勇來與廉頗和鄭會辭行。
一段時間的共患難,三將彼此間有了很深的感情,三人揮淚而別不提。
兩日後,鄭會也同樣別去。此後,趙軍單獨行動。秦軍依然尾隨。
且說趙軍獨行兩日後進入趙境,不日到達邯鄲城郊。
廉頗決定趙軍不入城,而是就地紮營,看看秦軍的動靜再說。
廉頗叫過樂開,吩咐道:“一路之上,秦軍尾隨我軍,不即不離,吃不透他們要行何策。三軍在此駐紮,我進城向大王回奏,聽從王命,將軍在此堅壁勿出,免中秦軍奸計。”
四、尾隨(2)
樂開諾諾,廉頗進城去了。
五、通牒
且說秦軍紮下營來,呂不韋、王齕命軍士招趙將樂啟進帳。樂啟在秦軍中被看管,但從未被縛。他到了大帳,呂不韋對他道: “一路委屈了將軍。現到了邯鄲郊外,我等請將軍回城告趙王:趙國無理,大兵犯境,現秦軍令趙軍完軍而歸,非無力翦滅也,實因我嬴正母子在趙。今我大軍壓境,便為迎嬴正母子歸秦。將軍說與趙王:趙方完璧歸秦,秦必全軍返回……”
王齕道:“將軍需告訴趙王,趙軍雖完軍而歸,可只有幾萬眾,且為敗旅,如有違背,傷害嬴正母子,後果趙王自知。”
樂啟絕對沒有想到秦軍尾隨趙軍是為了這個,遂道:“謝諸公不殺。報趙王一事,敢不速辦……只是,末將只知嬴正之母在邯鄲——嬴正已於七年前與秦公子、呂公一起回了咸陽,怎地如今又向我索要?”
呂不韋道:“嬴正確在邯鄲,問他的母親便可找到……”
樂啟道:“這如何會問得出?今秦軍大兵圍邯鄲,問她,她必疑趙有詐……”
呂不韋道:“將軍慮得是。”說著,取出鳳佩和一帛書,道:“此有一帛,上面寫得明白,另有此玉佩,交與她,她必信不疑。”
樂啟回到邯鄲,趙王、廉頗等方知秦軍一路尾隨的目的。
說起嬴正的母親,趙王才想起幾年前自己下令追殺公子子楚、後來囚禁嬴正母親的事。他問嬴正的母親是否一直在被囚禁。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趙王反慶幸自己下了那樣的旨,他道:“否則,此刻上哪裡去找這個女人?”
一切相關事宜趙王都交給了樂啟。當年,嬴正的母親就是樂啟抓到的,現在,事情還需要他來了結。
六、母子
事情並沒費什麼大的周折,樂啟拿著呂不韋的書簡和那隻佩,親自到了禁閉趙女的房子。
一方書簡、一隻玉佩遞到趙女的手上時,趙女幾乎要暈倒,
她挺直了身子,努力地使自己站穩。她看著手中的佩,判定,這確是那個佩!然後又細看手中的那簡。啊!是呂不韋的字!她的眼睛濕潤了,接著,淚水向泉涌一般流出,淚珠滴在那鳳佩上,滴在那簡上。如此持續了很長的時間,趙女才看呂不韋寫給她的話:
夫人如面不韋奉王命監軍秦軍兵臨邯鄲城下專為迎接夫人及小公子嬴正老王不久前晏駕太子立為秦王公子子楚立為太子
幾行小字所傳達的信息是豐富的、感人的,趙女一下子捕捉到了它的全部意義。她的眼睛重新變得濕潤,淚珠重又湧出眼眶,滴在那隻佩上,滴在那方呂不韋寫滿字跡的帛上。如此又呆了很長的時間……
趙女被那名喜歡嘮叨的女看守攙扶著登上了停在門口的車子。這是樂啟安排的。樂啟本人則上了自己的戰車。他在前面引領,奔向趙公宅第。
到了趙公宅門前,樂啟首先下了車,隨後趙女下了車。門人早已看到了趙女。他驚呼了一聲,轉身向院內奔去,並不住地高喊:“小姐回來了!小姐回來了!小姐回來了!”
全家都被驚動了,大家紛紛出屋,奔向院子。
趙公自然聽到了門人的呼叫聲。他也出了廳。當他走到院中通向大門的長廊時,趙女已經向他奔了來。
兩個人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趙女被眾人擁進了廳內,大家盡情地傾訴著多年的離別之苦,共享著重聚之甜……
趙公接待了樂啟將軍,將軍向趙公講明了自己的使命,趙公答應全力配合,儘快安排嬴正母子去城外秦軍大營。
樂啟說了聲“拜託”,就告辭了。
趙公忙吩咐去接嬴正,趙女道:“我們同去好了。”趙公知道女兒見子心切,便與趙女一起登車前往嬴正所呆的那個園子。
到了,車停下來,趙公下車親自敲門,趙女也下了車。
半天門裡傳出一青年男子的聲音:“哪個?”
趙公應了一聲,門開了。
開門的是趙高。他已經看到了站在趙公身後的趙女。顯然他毫無精神準備,見是趙女,立即奔上來,抓住了趙女的兩隻胳膊,隨後又趕緊鬆開,大叫了一聲:“夫人!”接著,他轉身向院內高喊:“趙正,娘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