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頁
和政在右衛兵士護衛下,走上前叫了幾次門。守衛丹鳳門的羽林郎將不肯開門。就這樣,羽林軍和左右衛在皇宮門前僵持了一整夜。這一夜黑雲漫天,月亮和星辰被完全遮蓋。
長安西北,岐州麟遊縣,駙馬都尉郭曖騎快馬跑了一整夜,趕到九成宮,坐騎在宮門外倒地累死。郭曖入宮向獨孤貴妃稟告長安之事。
正陪伴沈媛在此避暑的貴妃獨孤雪得知長安出事,立刻與千牛衛大將軍哥舒曜商議,準備連夜趕回長安。沈媛得知兒子李适有事,決定一起返回京師。
哥舒曜、賀拔楚岳率領騎兵,護衛獨孤貴妃和沈媛的車駕,趕往長安。
沈媛原本感染風寒,經過一晝夜急行顛簸,臉色越發蒼白,咳嗽不停。獨孤雪見狀,準備讓車隊停下來稍作休整,被沈媛堅持拒絕。此刻車隊已行至咸陽,距離長安只有咫尺之遙。
車隊由芳林門進入長安城,在和政長公主的引導下,徑直來到大明宮丹鳳門前。董秦下令丹鳳門前的右衛兵士後退五百步。
和政長公主、獨孤貴妃、沈媛三人下車,一起來到丹鳳門前。
守衛丹鳳門的羽林郎將見狀,連忙前往含元殿,稟報太子李适。
此刻,以中書令崔圓、中書舍人楊炎、京兆少尹黎干、千牛衛將軍王霆、內侍少監劉忠翼為首的數十名官員齊聚含元殿,半個時辰後,將舉行太子李适的登基大典。
即將登臨帝位的太子李适,得知親生母親前來,不顧含元殿上近在咫尺的皇帝寶座,親自來到丹鳳門,命令羽林軍打開城門。
劉忠翼見狀,連忙上前勸說:“殿下,外面有李光弼的左右衛大軍,千萬不能開門啊!”
李适不顧劉忠翼的阻止,強令羽林軍打開城門。
劉忠翼見事不妙,準備挾持太子李适。幸好王霆及時出手,將劉忠翼拿下。
城門緩緩打開,太子李适走出丹鳳門,見到親生母親,奔上前痛哭流涕起來。
--------
此刻在安西,戰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隴右節度使李抱玉接到太子諭令,不得不命令越過赤嶺進攻大非川的臨洮、白水、宣威、振武四軍返回鄯州。守衛大非川的吐蕃尚東贊部得以喘息,逃過一劫。
同樣接到太子諭令的河西節度使馬璘,並沒有立刻撤軍。馬璘收到沙州刺史楊休明派人殺出重圍,送來的書信。楊休明在信中說敦煌軍民已堅守孤城三個月,雖然傷亡越來越大,糧食和箭矢不斷減少,但全城軍民誓與敦煌共存亡。
就在幾天前,率軍圍攻沙州的吐蕃大相尚結息,派人送給沙州刺史楊休明一封書信。尚結息在書信中告訴楊休明,長安傳諭河西節度使,命其立刻率軍東撤。唐廷已經放棄沙州、瓜州,尚結息勸楊休明開城投降,吐蕃贊普尊敬英雄,定會重用於他。
馬璘權衡再三,決定繼續率領赤水、建康、玉門三軍猛攻瓜州城,如此一來可以減輕沙州的壓力。馬璘修書給楊休明,河西主力絕對不會東撤,命其再堅守敦煌半個月,待河西主力收復瓜州,立刻前來增援。
在大戈壁的西面,李晟、僕固懷恩、白孝德、馮河清、李懷光率軍從天山南北兩路逼近伊吾。伊州城內的尚結贊進退兩難。一旦河西的唐軍收復了瓜州,伊州的吐蕃主力將難以為繼。如果不想陷入唐軍包圍,就只能主動撤軍。
李晟、白孝德、馮河清率軍與尚結贊在伊州城下連戰三日,不分勝負。郭昕、馬燧率部趕到,唐軍實力已經超過守城的吐蕃軍。
大病初癒的李豫從雙河一路趕到伊吾西面的納職,唐軍西征大軍的臨時行營設在這裡。
李豫召集眾將商議伊州之戰的方案。
郭昕向李豫獻策:“我軍主力從東、北、西三個方向猛攻城池,逼迫尚結贊棄城南逃。再以精銳騎兵窮追猛打,把數萬吐蕃兵趕入大沙海,將其餓死、渴死。”
嚴郢聽後感嘆道:“你這小小年紀,竟然想出如此惡毒的計策!”
李豫笑道:“嚴中丞此言差矣,顯陽此計甚好!對於侵略我們土地的敵人,不能講仁義。”
李豫起身對眾將說:“傳我軍令,李晟、白孝德、馬燧、馮河清,命你四人率部輪番進攻伊州城,僕固懷恩、郭昕、李懷光,命你三人率所部精騎,準備充足的淡水和食物,帶上指南針,追趕出城的敵軍,將其逼入大沙海。”
李晟、白孝德、馬燧、馮河清、僕固懷恩、郭昕、李懷光抱拳道:“我等領命!”
第二四四章 撥雲見日(下)
更新時間2013-4-19 22:31:45 字數:2037
為了製造聲勢,李豫向安西各國發出大唐天可汗詔令,命各國立刻派兵趕至伊州城下,協助唐軍主力攻克伊吾城。
數萬唐軍加上不斷趕來的安西各國藩兵,連續十餘日,不分晝夜的猛攻伊州州城伊吾。吐蕃守軍頑強抵抗,雙方傷亡都很慘重,卻沒有一方退卻。
在李晟的建議下,唐軍動用大軍西征時從長安運來黑火藥,通過挖掘地道的方式,將伊吾西城牆炸開一道缺口。三千唐軍將士從缺口攻入伊州城中,卻被尚結贊的副將率兵硬頂了出來。
伊吾城下唐軍的援軍源源不斷的趕來,吐蕃主將尚結贊心裡清楚,大軍困守伊吾不是長久之計。尚結贊與眾將商議,決定棄城突圍。
長安西北,岐州麟遊縣,駙馬都尉郭曖騎快馬跑了一整夜,趕到九成宮,坐騎在宮門外倒地累死。郭曖入宮向獨孤貴妃稟告長安之事。
正陪伴沈媛在此避暑的貴妃獨孤雪得知長安出事,立刻與千牛衛大將軍哥舒曜商議,準備連夜趕回長安。沈媛得知兒子李适有事,決定一起返回京師。
哥舒曜、賀拔楚岳率領騎兵,護衛獨孤貴妃和沈媛的車駕,趕往長安。
沈媛原本感染風寒,經過一晝夜急行顛簸,臉色越發蒼白,咳嗽不停。獨孤雪見狀,準備讓車隊停下來稍作休整,被沈媛堅持拒絕。此刻車隊已行至咸陽,距離長安只有咫尺之遙。
車隊由芳林門進入長安城,在和政長公主的引導下,徑直來到大明宮丹鳳門前。董秦下令丹鳳門前的右衛兵士後退五百步。
和政長公主、獨孤貴妃、沈媛三人下車,一起來到丹鳳門前。
守衛丹鳳門的羽林郎將見狀,連忙前往含元殿,稟報太子李适。
此刻,以中書令崔圓、中書舍人楊炎、京兆少尹黎干、千牛衛將軍王霆、內侍少監劉忠翼為首的數十名官員齊聚含元殿,半個時辰後,將舉行太子李适的登基大典。
即將登臨帝位的太子李适,得知親生母親前來,不顧含元殿上近在咫尺的皇帝寶座,親自來到丹鳳門,命令羽林軍打開城門。
劉忠翼見狀,連忙上前勸說:“殿下,外面有李光弼的左右衛大軍,千萬不能開門啊!”
李适不顧劉忠翼的阻止,強令羽林軍打開城門。
劉忠翼見事不妙,準備挾持太子李适。幸好王霆及時出手,將劉忠翼拿下。
城門緩緩打開,太子李适走出丹鳳門,見到親生母親,奔上前痛哭流涕起來。
--------
此刻在安西,戰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隴右節度使李抱玉接到太子諭令,不得不命令越過赤嶺進攻大非川的臨洮、白水、宣威、振武四軍返回鄯州。守衛大非川的吐蕃尚東贊部得以喘息,逃過一劫。
同樣接到太子諭令的河西節度使馬璘,並沒有立刻撤軍。馬璘收到沙州刺史楊休明派人殺出重圍,送來的書信。楊休明在信中說敦煌軍民已堅守孤城三個月,雖然傷亡越來越大,糧食和箭矢不斷減少,但全城軍民誓與敦煌共存亡。
就在幾天前,率軍圍攻沙州的吐蕃大相尚結息,派人送給沙州刺史楊休明一封書信。尚結息在書信中告訴楊休明,長安傳諭河西節度使,命其立刻率軍東撤。唐廷已經放棄沙州、瓜州,尚結息勸楊休明開城投降,吐蕃贊普尊敬英雄,定會重用於他。
馬璘權衡再三,決定繼續率領赤水、建康、玉門三軍猛攻瓜州城,如此一來可以減輕沙州的壓力。馬璘修書給楊休明,河西主力絕對不會東撤,命其再堅守敦煌半個月,待河西主力收復瓜州,立刻前來增援。
在大戈壁的西面,李晟、僕固懷恩、白孝德、馮河清、李懷光率軍從天山南北兩路逼近伊吾。伊州城內的尚結贊進退兩難。一旦河西的唐軍收復了瓜州,伊州的吐蕃主力將難以為繼。如果不想陷入唐軍包圍,就只能主動撤軍。
李晟、白孝德、馮河清率軍與尚結贊在伊州城下連戰三日,不分勝負。郭昕、馬燧率部趕到,唐軍實力已經超過守城的吐蕃軍。
大病初癒的李豫從雙河一路趕到伊吾西面的納職,唐軍西征大軍的臨時行營設在這裡。
李豫召集眾將商議伊州之戰的方案。
郭昕向李豫獻策:“我軍主力從東、北、西三個方向猛攻城池,逼迫尚結贊棄城南逃。再以精銳騎兵窮追猛打,把數萬吐蕃兵趕入大沙海,將其餓死、渴死。”
嚴郢聽後感嘆道:“你這小小年紀,竟然想出如此惡毒的計策!”
李豫笑道:“嚴中丞此言差矣,顯陽此計甚好!對於侵略我們土地的敵人,不能講仁義。”
李豫起身對眾將說:“傳我軍令,李晟、白孝德、馬燧、馮河清,命你四人率部輪番進攻伊州城,僕固懷恩、郭昕、李懷光,命你三人率所部精騎,準備充足的淡水和食物,帶上指南針,追趕出城的敵軍,將其逼入大沙海。”
李晟、白孝德、馬燧、馮河清、僕固懷恩、郭昕、李懷光抱拳道:“我等領命!”
第二四四章 撥雲見日(下)
更新時間2013-4-19 22:31:45 字數:2037
為了製造聲勢,李豫向安西各國發出大唐天可汗詔令,命各國立刻派兵趕至伊州城下,協助唐軍主力攻克伊吾城。
數萬唐軍加上不斷趕來的安西各國藩兵,連續十餘日,不分晝夜的猛攻伊州州城伊吾。吐蕃守軍頑強抵抗,雙方傷亡都很慘重,卻沒有一方退卻。
在李晟的建議下,唐軍動用大軍西征時從長安運來黑火藥,通過挖掘地道的方式,將伊吾西城牆炸開一道缺口。三千唐軍將士從缺口攻入伊州城中,卻被尚結贊的副將率兵硬頂了出來。
伊吾城下唐軍的援軍源源不斷的趕來,吐蕃主將尚結贊心裡清楚,大軍困守伊吾不是長久之計。尚結贊與眾將商議,決定棄城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