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李适頓了一下,很快對劉忠翼說:“這定是混入城中的吐蕃奸細散播的謠言,父皇是真命天子,不會有事。”
劉忠翼:“殿下聖明!不過謠言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如今河西走廊被吐蕃隔斷,安西真有什麼狀況,消息也無法及時傳回長安。韓王李迥是貴妃娘娘親骨肉,深得陛下寵幸,一直覬覦殿下的太子之位。現在殿下奉詔監國,當作好萬全準備。萬一情況有變,立刻登基稱帝,不給小人作亂之機。”
李适回答:“父皇決然不會有事,此事休要再提!”
韓王李迥是獨孤貴妃所生,年僅十二歲,因為聰明乖巧,深得李豫寵愛。
夜半三更,大明宮太和殿的地下秘道中,劉忠翼與一名頭戴面罩的黑衣人秘密相見。這名黑衣人不是別人,正是前任殿中監、內侍監兼內射生使、內飛龍使大太監程元振。
劉忠翼對程元振說:“事情進展不太順利,郭曖那小子命硬得很,和政長公主又跑出來搗亂,太子李适表面上看有些糊塗,但在大是大非上卻十分清醒。”
程元振:“好一個大智若愚,不愧是李豫的長子。既然郭曖已經出了天牢,不要再打他的主意。和政長公主我自有辦法對付,你只管把太子招呼好。”
劉忠翼:“是,忠翼明白!”
第二四二章 禍起宮闈(下)
更新時間2013-4-13 22:17:55 字數:2288
一大清早,劉忠翼帶著皇帝李豫身邊的內侍廣和,急匆匆的來見李适。
李适和太子妃王氏快活了一晚上,此刻還沒有起床。李适一邊讓宮女服侍更衣,一邊質問劉忠翼:“你這老傢伙想幹什麼?不知道本殿昨日辛苦一夜!”
劉忠翼急匆匆的說:“奴家有十萬火急之事,必須立刻稟告殿下!”
李适:“什麼事一定要現在說?”
劉忠翼:“陛下,陛下在庭州駕崩了!”
李适愣了半天,表情木訥地對劉忠翼說:“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父皇是真命天子,怎麼會……”
劉忠翼:“千真萬確!陛下身邊的內侍廣和特地從北庭趕回長安報信,現在殿外候命。”
李适:“快,快傳他進來!”
廣和進入殿內,跪在李适面前哭訴道:“太子殿下,陛下他,他病重不治,在庭州駕崩了!”
李适:“出了這麼大的事,李晟、渾瑊為何不具折上奏?”
廣和看了看一旁的劉忠翼,低頭回答:“李將軍擔心消息泄露,特命小的回京向太子殿下報信。李將軍讓小的轉告殿下,僕固懷恩、李懷光等軍中將領密謀聯絡朝中的郭子儀、李光弼,以及朔方節度使戴休顏,欲圖廢黜殿下,另立韓王李迥為新君。”
李适顯得有些慌亂:“不,不會的!郭少保和李太尉不可能參與謀反!”
劉忠翼:“殿下,俗話說‘成王敗寇’,韓王如果真的登基稱帝,汾陽王和臨淮王都算得上是開國功臣。社稷垂危,請殿下速作決斷!”
李适失魂落魄的問:“我,我該怎麼辦?!”
劉忠翼:“立刻詔告天下,登基稱帝。並以新皇身份敕令隴右、河西、河東三鎮邊軍,回京勤王,肅清亂賊。”
李适考慮半刻,回答說:“此事干係重大,容我考慮清楚。”
劉忠翼:“殿下,時不我待,請早作決斷。哥舒大將軍不在京城,大內禁衛由千牛衛將軍王霆、郭曙負責。眼下首先要做的,是解除郭曙的兵權。”
李适:“你帶上我的印信,和王將軍去辦吧。”
劉忠翼:“奴家領命!”
劉忠翼找到當值的王霆,向其出示太子印信,說明眼下的“危急”形勢。
一開始,王霆並不相信郭子儀、李光弼會造反,帶著疑惑對劉忠翼說:“此事干係重大,太子殿下得到的消息是否無誤?”
劉忠翼:“千真萬確,兵貴神速,將軍不可再拖延了!”
見王霆面帶疑慮,劉忠翼湊上前低聲說:“將軍和令兄都是將門之後,最早追隨陛下左右,不論是功勞還是苦勞,都在郭家兄弟之上,可直到現在你們倆還只是千牛衛將軍和秘書監。”劉忠翼故意停住,看了看王霆的神色。
“繼續說!”
劉忠翼:“反觀郭家兄弟,老二、老三都冊封大將軍,老四、老五跟隨陛下西征,回朝後自然會晉升為大將軍,老六是駙馬都尉,就連最小的老七也跟將軍您平起平坐。之所以會這樣,還不是因為其父汾陽王的關係。”
王霆右手緊握佩劍,虎口流出鮮血。劉忠翼的一番話正好戳到他的痛處。
劉忠翼:“眼下將軍有個極好的翻身機會。只要將軍協助太子殿下登上九五之位,殿下必定重用將軍和令兄,封王拜相都不在話下。”
王霆被劉忠翼的一番花言巧語所蒙蔽,答應全力協助劉忠翼行動。劉忠翼和王霆帶兵包圍了左千牛衛駐地,將郭曙和其下幾名中郎將、郎將軟禁起來。劉忠翼假傳太子諭令,命幾名心腹接管左千牛衛,又命內常侍高郃攜帶偽造的太子敕令,前往昇平公主的住處,命駙馬都尉郭曖自裁謝罪。
劉忠翼:“殿下聖明!不過謠言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如今河西走廊被吐蕃隔斷,安西真有什麼狀況,消息也無法及時傳回長安。韓王李迥是貴妃娘娘親骨肉,深得陛下寵幸,一直覬覦殿下的太子之位。現在殿下奉詔監國,當作好萬全準備。萬一情況有變,立刻登基稱帝,不給小人作亂之機。”
李适回答:“父皇決然不會有事,此事休要再提!”
韓王李迥是獨孤貴妃所生,年僅十二歲,因為聰明乖巧,深得李豫寵愛。
夜半三更,大明宮太和殿的地下秘道中,劉忠翼與一名頭戴面罩的黑衣人秘密相見。這名黑衣人不是別人,正是前任殿中監、內侍監兼內射生使、內飛龍使大太監程元振。
劉忠翼對程元振說:“事情進展不太順利,郭曖那小子命硬得很,和政長公主又跑出來搗亂,太子李适表面上看有些糊塗,但在大是大非上卻十分清醒。”
程元振:“好一個大智若愚,不愧是李豫的長子。既然郭曖已經出了天牢,不要再打他的主意。和政長公主我自有辦法對付,你只管把太子招呼好。”
劉忠翼:“是,忠翼明白!”
第二四二章 禍起宮闈(下)
更新時間2013-4-13 22:17:55 字數:2288
一大清早,劉忠翼帶著皇帝李豫身邊的內侍廣和,急匆匆的來見李适。
李适和太子妃王氏快活了一晚上,此刻還沒有起床。李适一邊讓宮女服侍更衣,一邊質問劉忠翼:“你這老傢伙想幹什麼?不知道本殿昨日辛苦一夜!”
劉忠翼急匆匆的說:“奴家有十萬火急之事,必須立刻稟告殿下!”
李适:“什麼事一定要現在說?”
劉忠翼:“陛下,陛下在庭州駕崩了!”
李适愣了半天,表情木訥地對劉忠翼說:“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父皇是真命天子,怎麼會……”
劉忠翼:“千真萬確!陛下身邊的內侍廣和特地從北庭趕回長安報信,現在殿外候命。”
李适:“快,快傳他進來!”
廣和進入殿內,跪在李适面前哭訴道:“太子殿下,陛下他,他病重不治,在庭州駕崩了!”
李适:“出了這麼大的事,李晟、渾瑊為何不具折上奏?”
廣和看了看一旁的劉忠翼,低頭回答:“李將軍擔心消息泄露,特命小的回京向太子殿下報信。李將軍讓小的轉告殿下,僕固懷恩、李懷光等軍中將領密謀聯絡朝中的郭子儀、李光弼,以及朔方節度使戴休顏,欲圖廢黜殿下,另立韓王李迥為新君。”
李适顯得有些慌亂:“不,不會的!郭少保和李太尉不可能參與謀反!”
劉忠翼:“殿下,俗話說‘成王敗寇’,韓王如果真的登基稱帝,汾陽王和臨淮王都算得上是開國功臣。社稷垂危,請殿下速作決斷!”
李适失魂落魄的問:“我,我該怎麼辦?!”
劉忠翼:“立刻詔告天下,登基稱帝。並以新皇身份敕令隴右、河西、河東三鎮邊軍,回京勤王,肅清亂賊。”
李适考慮半刻,回答說:“此事干係重大,容我考慮清楚。”
劉忠翼:“殿下,時不我待,請早作決斷。哥舒大將軍不在京城,大內禁衛由千牛衛將軍王霆、郭曙負責。眼下首先要做的,是解除郭曙的兵權。”
李适:“你帶上我的印信,和王將軍去辦吧。”
劉忠翼:“奴家領命!”
劉忠翼找到當值的王霆,向其出示太子印信,說明眼下的“危急”形勢。
一開始,王霆並不相信郭子儀、李光弼會造反,帶著疑惑對劉忠翼說:“此事干係重大,太子殿下得到的消息是否無誤?”
劉忠翼:“千真萬確,兵貴神速,將軍不可再拖延了!”
見王霆面帶疑慮,劉忠翼湊上前低聲說:“將軍和令兄都是將門之後,最早追隨陛下左右,不論是功勞還是苦勞,都在郭家兄弟之上,可直到現在你們倆還只是千牛衛將軍和秘書監。”劉忠翼故意停住,看了看王霆的神色。
“繼續說!”
劉忠翼:“反觀郭家兄弟,老二、老三都冊封大將軍,老四、老五跟隨陛下西征,回朝後自然會晉升為大將軍,老六是駙馬都尉,就連最小的老七也跟將軍您平起平坐。之所以會這樣,還不是因為其父汾陽王的關係。”
王霆右手緊握佩劍,虎口流出鮮血。劉忠翼的一番話正好戳到他的痛處。
劉忠翼:“眼下將軍有個極好的翻身機會。只要將軍協助太子殿下登上九五之位,殿下必定重用將軍和令兄,封王拜相都不在話下。”
王霆被劉忠翼的一番花言巧語所蒙蔽,答應全力協助劉忠翼行動。劉忠翼和王霆帶兵包圍了左千牛衛駐地,將郭曙和其下幾名中郎將、郎將軟禁起來。劉忠翼假傳太子諭令,命幾名心腹接管左千牛衛,又命內常侍高郃攜帶偽造的太子敕令,前往昇平公主的住處,命駙馬都尉郭曖自裁謝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