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鬧得不亦樂乎之時,忽聞得一聲“聖旨到”。我吃了一驚,趕忙放開了尉遲瑰。只見一名太監入得門來,站定展開手上的黃綢捲軸,略皺起眉頭看著我,嘴裡喊道:“梅燕君接旨!”

  梅姐姐已經快步而至,我輕聲對她說:“尉遲大哥凱旋而歸,必定是皇上給他的封賞。”

  梅姐姐一笑,與我齊齊跪下接旨。聽見太監徐徐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尉遲敬德驅趕突厥,屢建奇功,賞金一千,其妻梅氏封誥命夫人。欽此!”

  見梅姐姐領了旨,我一陣高興,站起來正要祝賀,卻又聽到那太監喊道:“無悟聽旨!”

  我怔了一怔,忙又跪下,心裡不禁納悶:“李世民從來不對我下旨,今日卻是何故?他居然如此消息靈通,知道我便在尉遲大哥這兒。”

  心念未畢,那太監已經開口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尼無悟,懷佛心,奔波於五湖四海,濟世救民,使大唐子民免於饑寒旱澇,特賜‘神尼’封號,以示褒榮。欽此!”

  忽然獲此殊榮,我毫無心理準備,只瞠目結舌地看著那太監,訥訥地說道:“這……”一時不知該怎麼辦。

  “還不快謝主隆恩?”太監見我失態,微皺了眉頭提醒道。

  我趕忙接了過來,起身笑道:“小尼為皇上辦事,不曾想過半點賞賜。忽然得此隆恩,實在是受寵若驚。”

  這只是例行的場面話,按照慣例宣旨的人應當說些恭喜之類。孰知那太監的神色似乎頗為不悅,只淡淡地說了句:“過謙了。”末了,隨便拱了拱手,便轉身而去。

  我心中不禁有些打鼓,覺得這道旨意來得突然,而這太監的行為也是突兀,莫非是剛才看我在嬉鬧,覺得有失體統的緣故?一時猜不透,只得聳聳肩膀不去理會。

  “哇!姑姑好厲害!”尉遲瑰笑著,蹦跳著奪過我手中的聖旨,逃到一旁去細細欣賞。

  梅姐姐笑道:“妹妹,你今日得此榮譽,真是可喜可賀!姐姐今日要親自下廚,多燒幾道菜來慶祝一番。”

  我抿嘴笑著,做個鬼臉合十行禮道:“不敢當,出家人慈悲為懷,當以天下蒼生著想。”

  梅姐姐笑意盈盈地看了我一陣,眼光掠過我的頭頂,忽然輕皺了一下眉頭:“妹妹,你眼下的模樣,我也不知該替你喜,還是替你憂。見你日漸開朗起來,我心下高興。可你真打算古佛青燈地在那山上孤零零過上一輩子嗎?”

  我看著自己一身青衣,笑道:“雖說是一個人住,可我過得並不孤單。也虧得有那麼個安靜的住所,我才能專注地去研究些東西,為天下百姓做點事。”

  “我也聽說你這些年來,通漕河、治土地,替皇上辦了不少差,也深得他的賞識。然而拋頭露面、過問國事,畢竟不是女人家該做的事,況且你還是個出家人,恐會為人詬病。”

  我聽她說的過於嚴重,便不以為然地笑說:“姐姐此言差矣。世間各人都有體現自己價值的權利,如姐姐會認為,只要當好大哥的賢內助,照顧好瑰兒,便覺得自己不枉到人世來走一趟,是也不是?而我在很早以前便希望,能運用自己的學識去幹些實事。兵荒馬亂的年代剛過,百廢待興,只要是有益於百姓的事,就算有閒言碎語,又算得了什麼呢?嘴巴張在別人身上,任由他們說去便是了。”

  梅姐姐嘆口氣,語氣中略帶感慨:“妹妹所做之事,總是異於常人,卻又教人不得不佩服。”

  “若羅成尚在人世,或許我便甘願如姐姐這般,專心在家中當個賢妻良母。”我心裡想道,卻沒有說出口。

  “聖旨到!”一個脆生生的聲音說道。我與梅姐姐一愣,隨即辨認出是尉遲瑰的聲音,只見他正騎在尉遲恭的肩膀上,展開方才搶過去的聖旨,擺著要宣讀的模樣。尉遲恭戎裝未褪,風塵僕僕卻掩不住滿臉的慈愛。這邊梅姐姐早已迎上去,尉遲恭伸手攬著她的腰,兩人神情親密地一起走來。

  我這些年來,樂見尉遲恭的心思,點點滴滴,在梅姐姐的身上越放越多。眼前這幅溫馨的畫面,使我艷羨不已。

  尉遲恭看到我,伸手抱下尉遲瑰,說道:“小雅,你在此處正好,大哥正要去找你。”見我一臉疑惑,又說:“你與煙霞觀那道士,究竟是怎麼回事?”

  聽到他一見面便迫不及待地問及,我心裡一陣納悶,便反問道:“大哥才回來,怎麼就知道了此事?”

  尉遲恭解下腰間佩刀,遞給梅姐姐,說道:“方才在宮中聽說,昨日皇上當庭杖責了煙霞觀一個度使者,據說是由於你在皇上面前稱他的丹藥有毒?”

  “沒錯,他煉的所謂‘仙丹’,確實劇毒無比。”我點著頭說。

  尉遲恭略沉吟了一下:“難怪煙霞觀鬧翻了天,全觀上下聯名上奏,說你血口噴人,蓄意毀壞道教名聲,妄圖挑起道佛兩教之爭。”

  “藥死了人居然還敢惡人告狀,也真夠厚顏無恥。”我聞言皺了眉頭,冷笑一聲說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