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許久不見,明知道他身體欠佳,見面之下我竟連循例的問候也沒有。自己對他,已經狠心了四年了。自己對世俗,對情愛,已算超然。但這樣的日子,對他又是何種的煎熬,又到何時才是盡頭?
正文 教派紛爭
目送他遠去,一轉頭,發現小尉遲瑰從門口探頭探腦地看著,我走上前去笑著呵斥道:“大人說話,小孩兒偷聽什麼!”
尉遲瑰用圓溜溜的眼珠看著我,側頭問:“姑姑跟秦叔叔說的話都好奇怪,令瑰兒聽不明白。”
我心下一陣苦笑,自己如他這般年紀的時候,又何嘗懂得這箇中滋味?人,還是別長大的好。於是摸著他的頭笑道:“進去吧,要不要聽姑姑講故事?”
“好啊!太好了!”尉遲瑰拍著手兒,率先跑進臥室。
當繁星閃爍時,我輕拍著蜷在懷中的尉遲瑰,講起了《獅子王》的故事。尉遲瑰聽著,慢慢進入了夢鄉。此時他雖然已有五歲了,但此刻安靜地臥在身旁,卻讓人覺得像個小嬰兒。我不禁心頭一暖,嘴角牽起一絲柔和的微笑。
我對梅姐姐這個孩子一向溺愛至深,以至於他極喜歡粘著我,就連每每受了尉遲恭的責罰,也要躲到我這來避難。若我也有這麼一個孩子,必然也會如此寵著他護著他吧。我笑著,拂開他連上的髮絲,細細看他的臉,只見他的輪廓長的極像尉遲恭,眉眼間又有梅姐姐的味道,方驚覺自己的遐想聯翩,不由得輕輕哂笑著,甩甩頭,暗暗嗤笑自己又在做無謂的假設。
翌日午後,我領著小尉遲瑰下山,送他回長安城。在早晨時,我便給梅姐姐飛鴿傳了書信,因而她老早便在門口張望候著。梅姐姐把我迎了進屋,砌上茶,眼睛開始直勾勾地盯著躲在我身後的尉遲瑰。只見他此時正眼睛溜溜地看著母親的表情。
梅姐姐故意沉了臉,走過來伸手拉過他,呵斥道:“真是不聽教誨,實在該罰!”
尉遲瑰做個鬼臉,故作無辜地說道:“娘不也常說要去看無悟姑姑嗎?只是你身子太弱,每爬一次山回來都要累上好幾天,孩兒只是在替娘達成心愿而已。”
我哈哈笑起來,伸手在他額頭上打了個爆栗:“自己要逃出去玩,居然有如此多藉口,還把姑姑拉出來當擋箭牌了!”
梅姐姐破顏一笑,隨即又咳了一聲,拿出一把戒尺,斂容說道:“如此說來,可把你的過錯抵消掉些許,這次便只打手心十下。”
尉遲瑰聞言,忙退後幾步,把雙手藏在屁股後,皺著眉頭,仰起小臉蛋,用可憐兮兮的目光向我求救。
這戒尺可是用精鐵製成,往日的私塾先生便最愛用它來懲罰學生,打在手掌心的滋味可是不好受。我有些不忍心,便說道:“瑰兒,姑姑早晨教你的文章,你且背來給娘親聽聽。娘親看你有進步,自然便高興了。”
尉遲瑰點點頭,用徵詢的眼光望著梅姐姐。梅姐姐瞄我一眼,閃過一絲笑意,卻故作嚴肅,問道:“是何文章?若背得好,為娘便輕饒了你。”
尉遲瑰如獲大赦,忙張口背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小子甚是聰慧,一口氣下去,直把早晨才剛學的《大學》背了一大半,方出現生澀之處:“……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挈矩之道。……民之所好好之,啊,不,應該是‘詩云……節彼南山,……’”他撓撓頭,歪著腦袋思考著。但這裡頭那麼多“詩云”“詩曰”,一時糊塗便又念錯了。
“好了,能背這麼多已經不錯了。回頭還得下功夫。”我見他苦思冥想,便拍著他的頭說。
梅姐姐終於放鬆了臉,把戒尺往茶几上一放,對我笑嘆道:“你簡直比我還要寵他了。有你撐腰,他便越發地頑皮。”
“小孩子總要頑皮些才好,木木訥訥的便不討人喜歡了。”我捏著尉遲瑰的臉蛋笑道,“不過下次需得帶上個家人,不要讓你娘親擔心,否則便可視為不孝了。”
尉遲瑰用力地點頭應是。此時聽到有人走到門前報:“夫人,將軍已經班師回朝,眼下正象皇上復命,特令小的先回來稟告夫人。將軍的行裝已運回府中,請夫人示下。”
尉遲恭已經出征多月,只是前些日子我一直在山上忙於研究,竟是一直未有聽聞。方才在路上之時,對尉遲恭把突厥再次驅趕到北疆幾百里之外之事已略有所聞,這是聽說已經回朝,不禁喜形於色。
我尚且如此,梅姐姐就更不用說了。只見她立刻神彩飛揚起來,站起身說道:“妹妹,我且先去處理一下,很快便回,你請先自便。”
我笑揮著手,說道:“去吧,我在此處便如同自家一樣隨便。”
見她快步而去,我便對尉遲瑰說:“瑰兒,好久不曾蹴鞠了,到院中去大戰一場如何?”
“好極!”尉遲瑰兩眼放光,拍手跳了起來。
兩人遂在庭院中擺開了陣勢。尉遲瑰畢竟還是個小孩,沒過多久便被我連灌數球,氣得哇哇大叫,卻又不肯認輸,邊踢邊用手緊拽著我的衣襟。我見他賴皮,便一把抓住他,伸手到他胳肢窩裡撓癢,直把他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一場好好的蹴鞠賽頓時變得不成樣子。
正文 教派紛爭
目送他遠去,一轉頭,發現小尉遲瑰從門口探頭探腦地看著,我走上前去笑著呵斥道:“大人說話,小孩兒偷聽什麼!”
尉遲瑰用圓溜溜的眼珠看著我,側頭問:“姑姑跟秦叔叔說的話都好奇怪,令瑰兒聽不明白。”
我心下一陣苦笑,自己如他這般年紀的時候,又何嘗懂得這箇中滋味?人,還是別長大的好。於是摸著他的頭笑道:“進去吧,要不要聽姑姑講故事?”
“好啊!太好了!”尉遲瑰拍著手兒,率先跑進臥室。
當繁星閃爍時,我輕拍著蜷在懷中的尉遲瑰,講起了《獅子王》的故事。尉遲瑰聽著,慢慢進入了夢鄉。此時他雖然已有五歲了,但此刻安靜地臥在身旁,卻讓人覺得像個小嬰兒。我不禁心頭一暖,嘴角牽起一絲柔和的微笑。
我對梅姐姐這個孩子一向溺愛至深,以至於他極喜歡粘著我,就連每每受了尉遲恭的責罰,也要躲到我這來避難。若我也有這麼一個孩子,必然也會如此寵著他護著他吧。我笑著,拂開他連上的髮絲,細細看他的臉,只見他的輪廓長的極像尉遲恭,眉眼間又有梅姐姐的味道,方驚覺自己的遐想聯翩,不由得輕輕哂笑著,甩甩頭,暗暗嗤笑自己又在做無謂的假設。
翌日午後,我領著小尉遲瑰下山,送他回長安城。在早晨時,我便給梅姐姐飛鴿傳了書信,因而她老早便在門口張望候著。梅姐姐把我迎了進屋,砌上茶,眼睛開始直勾勾地盯著躲在我身後的尉遲瑰。只見他此時正眼睛溜溜地看著母親的表情。
梅姐姐故意沉了臉,走過來伸手拉過他,呵斥道:“真是不聽教誨,實在該罰!”
尉遲瑰做個鬼臉,故作無辜地說道:“娘不也常說要去看無悟姑姑嗎?只是你身子太弱,每爬一次山回來都要累上好幾天,孩兒只是在替娘達成心愿而已。”
我哈哈笑起來,伸手在他額頭上打了個爆栗:“自己要逃出去玩,居然有如此多藉口,還把姑姑拉出來當擋箭牌了!”
梅姐姐破顏一笑,隨即又咳了一聲,拿出一把戒尺,斂容說道:“如此說來,可把你的過錯抵消掉些許,這次便只打手心十下。”
尉遲瑰聞言,忙退後幾步,把雙手藏在屁股後,皺著眉頭,仰起小臉蛋,用可憐兮兮的目光向我求救。
這戒尺可是用精鐵製成,往日的私塾先生便最愛用它來懲罰學生,打在手掌心的滋味可是不好受。我有些不忍心,便說道:“瑰兒,姑姑早晨教你的文章,你且背來給娘親聽聽。娘親看你有進步,自然便高興了。”
尉遲瑰點點頭,用徵詢的眼光望著梅姐姐。梅姐姐瞄我一眼,閃過一絲笑意,卻故作嚴肅,問道:“是何文章?若背得好,為娘便輕饒了你。”
尉遲瑰如獲大赦,忙張口背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小子甚是聰慧,一口氣下去,直把早晨才剛學的《大學》背了一大半,方出現生澀之處:“……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挈矩之道。……民之所好好之,啊,不,應該是‘詩云……節彼南山,……’”他撓撓頭,歪著腦袋思考著。但這裡頭那麼多“詩云”“詩曰”,一時糊塗便又念錯了。
“好了,能背這麼多已經不錯了。回頭還得下功夫。”我見他苦思冥想,便拍著他的頭說。
梅姐姐終於放鬆了臉,把戒尺往茶几上一放,對我笑嘆道:“你簡直比我還要寵他了。有你撐腰,他便越發地頑皮。”
“小孩子總要頑皮些才好,木木訥訥的便不討人喜歡了。”我捏著尉遲瑰的臉蛋笑道,“不過下次需得帶上個家人,不要讓你娘親擔心,否則便可視為不孝了。”
尉遲瑰用力地點頭應是。此時聽到有人走到門前報:“夫人,將軍已經班師回朝,眼下正象皇上復命,特令小的先回來稟告夫人。將軍的行裝已運回府中,請夫人示下。”
尉遲恭已經出征多月,只是前些日子我一直在山上忙於研究,竟是一直未有聽聞。方才在路上之時,對尉遲恭把突厥再次驅趕到北疆幾百里之外之事已略有所聞,這是聽說已經回朝,不禁喜形於色。
我尚且如此,梅姐姐就更不用說了。只見她立刻神彩飛揚起來,站起身說道:“妹妹,我且先去處理一下,很快便回,你請先自便。”
我笑揮著手,說道:“去吧,我在此處便如同自家一樣隨便。”
見她快步而去,我便對尉遲瑰說:“瑰兒,好久不曾蹴鞠了,到院中去大戰一場如何?”
“好極!”尉遲瑰兩眼放光,拍手跳了起來。
兩人遂在庭院中擺開了陣勢。尉遲瑰畢竟還是個小孩,沒過多久便被我連灌數球,氣得哇哇大叫,卻又不肯認輸,邊踢邊用手緊拽著我的衣襟。我見他賴皮,便一把抓住他,伸手到他胳肢窩裡撓癢,直把他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一場好好的蹴鞠賽頓時變得不成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