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在六世班禪傳中,還記載了一段傳奇的故事。藏曆鐵雞年(1741 年)的六月二日,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剛被認定為轉世靈童的六世班禪離開了南木林的頓珠通墨卡,開始啟程去日喀則。乘馬送行的有日吾格佩寺、達傑禪院等近20 所寺院的儀仗隊和附近的僧俗。此時,數萬信徒人聲鼎沸,載歌載舞,以各種傳統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喜悅心情。當送行的長隊出發後,天空的白雲開始飄移,它們有的形如雄獅,也有的狀如猛虎,形狀各異,更有許多人形顯現。它們順著人流的方向,也徐徐相隨。如此奇觀,目睹之人無不頂禮稱道。
當靈童一行途宿托曼雄時,清政府使者喀欽差知賓大喇嘛、加果琪、筆貼式和攝政王索郎多傑等進帳獻禮,靈童熱情地接待了來使,登座後漢藏高僧和各位官員敬獻哈達,請求摸頂。當靈重為藏王頗羅鼐摸頂時,藏王問道:“認識我嗎?”靈童回答說:“認識。”並拿起藏王頸項上的念珠。藏王說,“要是喜歡,我願意奉獻給您。”那知小靈童回答說:“不是,這本來就是我的念珠”。原來這串念珠是前世班禪贈送給藏王頗羅鼐的。轉世靈童再次顯現了宿住隨念的智力(佛經中說,能詳細知道他前生的出生地、父母、業、命、資財等一切情況的智慧)。此時,藏王崇敬之心油然而生。事後他將這件事告訴清朝欽差、父母和諸高僧時,聞者張口結舌,感嘆不已。六世班禪轉世靈童雖年幼體小,但在僧俗大眾之中猶如猛虎躍入眾獸之中毫無懼色,清朝欽差和諸位高僧見後,都說:“真有福德”。
第二天,在托曼雄,小靈童為札什倫布寺的高僧等迎接者摸頂。他的氣度和神韻給在場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首藏文詩歌是這樣讚頌當時的盛況的:
從吉祥聖地東方山頂,迎來了再世靈童明月,無數群星的大賢僧眾,聞聽佛法而圍繞其旁。
猶如覺悟的僧伽集團,聚集彌勒座前聽教誡,手捧供品的儀仗隊伍,使大地著黃色的僧裝。
班禪轉世靈童蒞臨札什倫布寺,足登寶座,就開始環視四周的畫像。眾僧人不明其意,默默地跟著他的視線轉。一會兒小靈童突然發問道:“其餘的畫像都供在何處?”五世班禪的隨從急忙回稟說:“大師所喜愛的佛陀十二業績等幾幅畫卷已收藏。”靈童聽後要他去取無量壽佛像。因為有好幾種這樣的畫,隨從不知這位靈童指的是那一幅,就問道:“是臥室中供奉的那幅無量壽佛像嗎?”靈童回答說:“不是,是小的那幅。”隨從聽後取來佛像呈到六世班禪靈童的手上,靈童端詳後高興地說:“就是這幅”,並吩咐侍從用奶茶供養。
就這一件小事,札什倫布寺的僧人們頓生敬仰,他們相信班禪又回到了他們中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親自證實了高座上的那位小孩就是他們寺主的真正轉世,對他們來說,這是多麼難忘的時刻啊!這一年,這位轉世靈童還不到3 歲。
很快,又到天降節的日子,這是藏傳佛教最為隆重而莊嚴的節日。相傳每年的藏曆九日二十三日,是佛祖釋迦牟尼在三十三天為生母說法以後,迴轉人間的日子,這一天,無論是僧人還是俗人,都要朝佛供神。這天,才兩歲多一點的班禪小靈童用五種供品敬奉了諸神和佛像,並給每個寺僧發放了白銀兩錢二分半。事隔不久,札什倫布寺上下又傳頌起靈童的一件奇事來。
據六世班禪傳的記載,天降節過後,班禪轉世靈童返回了故鄉,一直居住在札西則的納拉崗。就在此處,他看見了宗喀巴大師穩坐在山崗之上與他對視。幾天以後,靈童移居西藏地方政府賜給他家的園林,這時,他又看見吉祥天母降臨札西則城頭俯視他。禮讚贊神是西藏傳統的儀式,在札西則居住期間,小靈童也參加了這種儀式,那天,所有參加儀式的人都在叩頭祈禱,唯有他仰望天空微笑,他對侍從益希曲宗說道:“請看吧,益希曲宗!乃色娃護法神手捧鮮花在向我頂禮膜拜。”過一會兒又說:“照此徵兆,從此將要返回札什倫布寺。”
很快,六世班禪又移住歇魯東莊園。一日小靈童未用早點,近侍益希曲宗再三勸說請求,他才說:“今天早晨我已喝過乃色娃護法神奉供的酸奶,現在不想吃了。我的念珠也送給了護法神。”當時益希曲宗發現念珠真的不見了。他四處尋找了幾日還是不見蹤影,後來在靈童手摸不到的高大嘛呢輪(一種大轉經筒)上發現了那串念珠,眾僧驚嘆不已。
班禪靈童移住札什倫布寺後,一日大管家很快要來侍奉他,這時,他對尼姑益希曲宗說:“管家到來時,乃色娃護法神也要來獻帽,你可能在臥室門口出現。”一次,小靈童環視臥室噶丹宮門後,告訴益希曲宗等近侍說:“此處有時天女蒞臨,有時姊妹護法神光臨,有時拉毛護法神駕臨,不要居住此殿。”小小靈童竟能未卜先知並能看見天界的神靈,益希曲宗等近侍誰不大驚。這以後,類似的奇事又出現過好幾次。一次,近侍發現他在內庫向什麼東西頂禮叩頭,覺得很新奇,就問他是怎麼回事,小靈童說:“在內庫居住有救度佛母,你們找到我時我正在頂禮。”此事沒隔多久,近侍又看見他走到臥室時,到大寶座前頂禮叩拜了多次,然後合掌祈禱。管家洛桑次旺問道:“座上無人,您在向誰敬禮呢?”小靈童回答說:“寶座中有宗喀巴大師,兩邊是文殊菩薩和金剛手菩薩,我正在向他們禮禱。”
當靈童一行途宿托曼雄時,清政府使者喀欽差知賓大喇嘛、加果琪、筆貼式和攝政王索郎多傑等進帳獻禮,靈童熱情地接待了來使,登座後漢藏高僧和各位官員敬獻哈達,請求摸頂。當靈重為藏王頗羅鼐摸頂時,藏王問道:“認識我嗎?”靈童回答說:“認識。”並拿起藏王頸項上的念珠。藏王說,“要是喜歡,我願意奉獻給您。”那知小靈童回答說:“不是,這本來就是我的念珠”。原來這串念珠是前世班禪贈送給藏王頗羅鼐的。轉世靈童再次顯現了宿住隨念的智力(佛經中說,能詳細知道他前生的出生地、父母、業、命、資財等一切情況的智慧)。此時,藏王崇敬之心油然而生。事後他將這件事告訴清朝欽差、父母和諸高僧時,聞者張口結舌,感嘆不已。六世班禪轉世靈童雖年幼體小,但在僧俗大眾之中猶如猛虎躍入眾獸之中毫無懼色,清朝欽差和諸位高僧見後,都說:“真有福德”。
第二天,在托曼雄,小靈童為札什倫布寺的高僧等迎接者摸頂。他的氣度和神韻給在場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首藏文詩歌是這樣讚頌當時的盛況的:
從吉祥聖地東方山頂,迎來了再世靈童明月,無數群星的大賢僧眾,聞聽佛法而圍繞其旁。
猶如覺悟的僧伽集團,聚集彌勒座前聽教誡,手捧供品的儀仗隊伍,使大地著黃色的僧裝。
班禪轉世靈童蒞臨札什倫布寺,足登寶座,就開始環視四周的畫像。眾僧人不明其意,默默地跟著他的視線轉。一會兒小靈童突然發問道:“其餘的畫像都供在何處?”五世班禪的隨從急忙回稟說:“大師所喜愛的佛陀十二業績等幾幅畫卷已收藏。”靈童聽後要他去取無量壽佛像。因為有好幾種這樣的畫,隨從不知這位靈童指的是那一幅,就問道:“是臥室中供奉的那幅無量壽佛像嗎?”靈童回答說:“不是,是小的那幅。”隨從聽後取來佛像呈到六世班禪靈童的手上,靈童端詳後高興地說:“就是這幅”,並吩咐侍從用奶茶供養。
就這一件小事,札什倫布寺的僧人們頓生敬仰,他們相信班禪又回到了他們中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親自證實了高座上的那位小孩就是他們寺主的真正轉世,對他們來說,這是多麼難忘的時刻啊!這一年,這位轉世靈童還不到3 歲。
很快,又到天降節的日子,這是藏傳佛教最為隆重而莊嚴的節日。相傳每年的藏曆九日二十三日,是佛祖釋迦牟尼在三十三天為生母說法以後,迴轉人間的日子,這一天,無論是僧人還是俗人,都要朝佛供神。這天,才兩歲多一點的班禪小靈童用五種供品敬奉了諸神和佛像,並給每個寺僧發放了白銀兩錢二分半。事隔不久,札什倫布寺上下又傳頌起靈童的一件奇事來。
據六世班禪傳的記載,天降節過後,班禪轉世靈童返回了故鄉,一直居住在札西則的納拉崗。就在此處,他看見了宗喀巴大師穩坐在山崗之上與他對視。幾天以後,靈童移居西藏地方政府賜給他家的園林,這時,他又看見吉祥天母降臨札西則城頭俯視他。禮讚贊神是西藏傳統的儀式,在札西則居住期間,小靈童也參加了這種儀式,那天,所有參加儀式的人都在叩頭祈禱,唯有他仰望天空微笑,他對侍從益希曲宗說道:“請看吧,益希曲宗!乃色娃護法神手捧鮮花在向我頂禮膜拜。”過一會兒又說:“照此徵兆,從此將要返回札什倫布寺。”
很快,六世班禪又移住歇魯東莊園。一日小靈童未用早點,近侍益希曲宗再三勸說請求,他才說:“今天早晨我已喝過乃色娃護法神奉供的酸奶,現在不想吃了。我的念珠也送給了護法神。”當時益希曲宗發現念珠真的不見了。他四處尋找了幾日還是不見蹤影,後來在靈童手摸不到的高大嘛呢輪(一種大轉經筒)上發現了那串念珠,眾僧驚嘆不已。
班禪靈童移住札什倫布寺後,一日大管家很快要來侍奉他,這時,他對尼姑益希曲宗說:“管家到來時,乃色娃護法神也要來獻帽,你可能在臥室門口出現。”一次,小靈童環視臥室噶丹宮門後,告訴益希曲宗等近侍說:“此處有時天女蒞臨,有時姊妹護法神光臨,有時拉毛護法神駕臨,不要居住此殿。”小小靈童竟能未卜先知並能看見天界的神靈,益希曲宗等近侍誰不大驚。這以後,類似的奇事又出現過好幾次。一次,近侍發現他在內庫向什麼東西頂禮叩頭,覺得很新奇,就問他是怎麼回事,小靈童說:“在內庫居住有救度佛母,你們找到我時我正在頂禮。”此事沒隔多久,近侍又看見他走到臥室時,到大寶座前頂禮叩拜了多次,然後合掌祈禱。管家洛桑次旺問道:“座上無人,您在向誰敬禮呢?”小靈童回答說:“寶座中有宗喀巴大師,兩邊是文殊菩薩和金剛手菩薩,我正在向他們禮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