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但是,群臣從辰時跪到午時,仍然不起,非要讓嘉靖皇帝收回成命,改了大禮不可。那些臣子們犯糊塗了,就一根筋,意思也很明顯:臣等就是不讓你認你親老子!
有何辦法呢?只有勸退了!嘉靖皇帝一再傳旨:“眾卿且退去吧,皇宮聖地豈能如此鬧騰啊?”只差跪著求他們了。
群臣達不到目的,堅拒不退,我等就是要鬧騰,鬧騰到你收回成命為止!
嘉靖皇帝派人再三勸退,可眾臣仍不與理會。嘉靖皇帝急得就像熱鍋里的螞蟻,不停地在文華殿來回地走著。
嘉靖皇帝看著比自己還緊張的黃錦,心裡想,不對啊,袁崇皋要朕依靠黃錦,可黃錦也沒多大的本事啊!難道是那個“錦”字是朕理解錯了?
這時,奉勸眾臣退下的人就跟走馬燈似的,可那些人仍然巋然不動。
皇帝忍耐可是有限度的啊!再說,嘉靖皇帝這時才17歲,正步入青年,正年少氣盛,眾臣如此刺激,他豈能受得了啊?此時,嘉靖皇帝還是強壓著怒火,令人去勸眾臣離開,還許諾說:“爾等離開吧,明日供俸恭穆獻皇帝神主一事,下午再作商議吧。”
嘉靖皇帝這不是做了讓步嗎?可眾臣卻想,你這不是在使權宜之計騙我等離開嗎?臣等可不會上你的當啊!仍然不願離開。
凡事皆要有一個度,適可而止最好,不然就過猶不及,適得其反了。照說,這時嘉靖皇帝已經給了你們一個體面的下台機會了,眾臣應該給皇帝一個面子,趁勢借坡下驢,退下了事。可眾臣皆跪趴在地上,把頭埋得深深的,又沒有一個指揮者,更沒有領頭的人商量出一個對策,就是有人想離開,也不好意思,誰不怕被人說成是縮頭烏龜,膽小鬼啊!再說,眾臣已經在這左順門前鬧了半日了,也未見嘉靖皇帝採用什麼強硬招術,以為那個年少的嘉靖皇帝不會對眾臣怎麼樣的,因此,眾臣皆如此硬撐著,誰也不說離開。
79.一退再讓終發狠
79。一退再讓終發狠
嘉靖皇帝還是忍耐著性子先禮後兵,做到仁至義盡,降旨發出警告說:“爾等別敬酒不吃,吃罰酒啊!爾等不是在以下犯上,以臣犯君嗎?再如此這般......朕豈可姑息啊?”
眾臣錯判了形勢,還是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把嘉靖皇帝的話當成了耳邊之風。
這麼以來,嘉靖皇帝就認為,眾臣就是有意要與自己過不去,便惱怒了,爾等眼裡就沒有皇上?我做皇帝的為什麼非得有你們啊?17歲的嘉靖皇帝拍案而起,令黃錦將錦衣衛指揮使朱宸召來,想請他來商量對策。
看到黃錦領旨離開,嘉靖皇帝突然又想起了袁崇皋留下的那個“錦”字,那袁崇皋不會是要朕依靠錦衣衛吧?想到這裡,嘉靖皇帝心裡一亮,好像袁崇皋正在自己身邊做參謀呢。心裡說:你們不願離開,朕讓錦衣衛來實施強制手段,看你們離開不離開。
那錦衣衛指揮史朱宸也聽說200餘大臣左順門“造反”,心裡早就摩拳擦掌痒痒的,想替老主子排憂解難。心裡正在著急呢,已經升任禮部主事的曾慎來了。曾慎更是著急呀,他怕嘉靖皇帝一急糊塗,腦子裡只想到用“禮”的辦法,而忘了用“律”的辦法解決了。那曾慎尚未走,錦衣衛同知駱安、千戶陸松、王佐、陳寅等在錦衣衛任要職的40餘位安陸興王府的舊人都來了,他們來京後都得到重用,現在皇上有難,正是自己感恩感德的時候啊!
有的說:“朝廷大臣,竟然趴在地上又哭又鬧的,成何體統啊!”
有的說:“朱大人,那麼多大臣欺負皇上,我等怎麼能坐視不管呢!”
有的說:“我等帶人去把那些人強行拖離左順門就是了。”
朱宸皺著眉頭說:“誰不想啊?皇上不下旨,我等豈能貿然行動啊!”
嘉靖皇帝沒有發話,大家只有干著急。
正在這時,黃錦來了,眾人又來圍住了黃錦,打聽起了左順門前的情況。
黃錦滿頭是汗,急忙說:“那些人太固執,不肯離開,皇上正著急呢,這不,請朱大人去商議對策。”
陸松說:“看來,該是我等出手的時候了。”
朱宸說:“本官先隨黃公公去,汝等先各自帶好人馬做好準備,只要皇上一下旨,我等就採取行動。”
朱宸一見嘉靖皇帝就說:“皇上,下旨讓臣等將那些人拖走算了。”
嘉靖皇帝想了想說:“方法不能太簡單,人都拖走了,離開了,可他們的心還在那兒,那怎麼辦?我看這樣,將你們的人馬帶來,先抓幾位鬧得最厲害者,殺一儆百。”
得旨,駱安、陸松、王佐、陳寅等人立即帶著手下心腹滿面殺氣地來了。
來了如此多的凶神惡剎似的錦衣衛,眾臣這下該離開了吧。
黃錦再次對眾臣說道:“好了,好了,諸位大人已經呆在這兒半日了,也該離開吧!”算是最後通牒。
眾臣以為只是嚇唬嚇唬的,仍趴在地上,一動不動,沒有人理會。
沒有辦法,錦衣衛只好下手了,他們將翰林學士豐熙等8人逮入詔獄,意思是給一點顏色眾臣看看,讓眾臣自動退下。
沒有想到,嘉靖皇帝的做法竟然與憲宗皇帝相反!這一強硬做法就像火上澆油,群臣的情緒更加激昂了。
有何辦法呢?只有勸退了!嘉靖皇帝一再傳旨:“眾卿且退去吧,皇宮聖地豈能如此鬧騰啊?”只差跪著求他們了。
群臣達不到目的,堅拒不退,我等就是要鬧騰,鬧騰到你收回成命為止!
嘉靖皇帝派人再三勸退,可眾臣仍不與理會。嘉靖皇帝急得就像熱鍋里的螞蟻,不停地在文華殿來回地走著。
嘉靖皇帝看著比自己還緊張的黃錦,心裡想,不對啊,袁崇皋要朕依靠黃錦,可黃錦也沒多大的本事啊!難道是那個“錦”字是朕理解錯了?
這時,奉勸眾臣退下的人就跟走馬燈似的,可那些人仍然巋然不動。
皇帝忍耐可是有限度的啊!再說,嘉靖皇帝這時才17歲,正步入青年,正年少氣盛,眾臣如此刺激,他豈能受得了啊?此時,嘉靖皇帝還是強壓著怒火,令人去勸眾臣離開,還許諾說:“爾等離開吧,明日供俸恭穆獻皇帝神主一事,下午再作商議吧。”
嘉靖皇帝這不是做了讓步嗎?可眾臣卻想,你這不是在使權宜之計騙我等離開嗎?臣等可不會上你的當啊!仍然不願離開。
凡事皆要有一個度,適可而止最好,不然就過猶不及,適得其反了。照說,這時嘉靖皇帝已經給了你們一個體面的下台機會了,眾臣應該給皇帝一個面子,趁勢借坡下驢,退下了事。可眾臣皆跪趴在地上,把頭埋得深深的,又沒有一個指揮者,更沒有領頭的人商量出一個對策,就是有人想離開,也不好意思,誰不怕被人說成是縮頭烏龜,膽小鬼啊!再說,眾臣已經在這左順門前鬧了半日了,也未見嘉靖皇帝採用什麼強硬招術,以為那個年少的嘉靖皇帝不會對眾臣怎麼樣的,因此,眾臣皆如此硬撐著,誰也不說離開。
79.一退再讓終發狠
79。一退再讓終發狠
嘉靖皇帝還是忍耐著性子先禮後兵,做到仁至義盡,降旨發出警告說:“爾等別敬酒不吃,吃罰酒啊!爾等不是在以下犯上,以臣犯君嗎?再如此這般......朕豈可姑息啊?”
眾臣錯判了形勢,還是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把嘉靖皇帝的話當成了耳邊之風。
這麼以來,嘉靖皇帝就認為,眾臣就是有意要與自己過不去,便惱怒了,爾等眼裡就沒有皇上?我做皇帝的為什麼非得有你們啊?17歲的嘉靖皇帝拍案而起,令黃錦將錦衣衛指揮使朱宸召來,想請他來商量對策。
看到黃錦領旨離開,嘉靖皇帝突然又想起了袁崇皋留下的那個“錦”字,那袁崇皋不會是要朕依靠錦衣衛吧?想到這裡,嘉靖皇帝心裡一亮,好像袁崇皋正在自己身邊做參謀呢。心裡說:你們不願離開,朕讓錦衣衛來實施強制手段,看你們離開不離開。
那錦衣衛指揮史朱宸也聽說200餘大臣左順門“造反”,心裡早就摩拳擦掌痒痒的,想替老主子排憂解難。心裡正在著急呢,已經升任禮部主事的曾慎來了。曾慎更是著急呀,他怕嘉靖皇帝一急糊塗,腦子裡只想到用“禮”的辦法,而忘了用“律”的辦法解決了。那曾慎尚未走,錦衣衛同知駱安、千戶陸松、王佐、陳寅等在錦衣衛任要職的40餘位安陸興王府的舊人都來了,他們來京後都得到重用,現在皇上有難,正是自己感恩感德的時候啊!
有的說:“朝廷大臣,竟然趴在地上又哭又鬧的,成何體統啊!”
有的說:“朱大人,那麼多大臣欺負皇上,我等怎麼能坐視不管呢!”
有的說:“我等帶人去把那些人強行拖離左順門就是了。”
朱宸皺著眉頭說:“誰不想啊?皇上不下旨,我等豈能貿然行動啊!”
嘉靖皇帝沒有發話,大家只有干著急。
正在這時,黃錦來了,眾人又來圍住了黃錦,打聽起了左順門前的情況。
黃錦滿頭是汗,急忙說:“那些人太固執,不肯離開,皇上正著急呢,這不,請朱大人去商議對策。”
陸松說:“看來,該是我等出手的時候了。”
朱宸說:“本官先隨黃公公去,汝等先各自帶好人馬做好準備,只要皇上一下旨,我等就採取行動。”
朱宸一見嘉靖皇帝就說:“皇上,下旨讓臣等將那些人拖走算了。”
嘉靖皇帝想了想說:“方法不能太簡單,人都拖走了,離開了,可他們的心還在那兒,那怎麼辦?我看這樣,將你們的人馬帶來,先抓幾位鬧得最厲害者,殺一儆百。”
得旨,駱安、陸松、王佐、陳寅等人立即帶著手下心腹滿面殺氣地來了。
來了如此多的凶神惡剎似的錦衣衛,眾臣這下該離開了吧。
黃錦再次對眾臣說道:“好了,好了,諸位大人已經呆在這兒半日了,也該離開吧!”算是最後通牒。
眾臣以為只是嚇唬嚇唬的,仍趴在地上,一動不動,沒有人理會。
沒有辦法,錦衣衛只好下手了,他們將翰林學士豐熙等8人逮入詔獄,意思是給一點顏色眾臣看看,讓眾臣自動退下。
沒有想到,嘉靖皇帝的做法竟然與憲宗皇帝相反!這一強硬做法就像火上澆油,群臣的情緒更加激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