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一次大的戰役行動一樣,他手中拿著他的玉米棒芯菸斗,在機艙的過道里踱
來踱去,不時向他的作戰秘書惠特尼口授一些指示:
「首先摧毀軍事力量⋯⋯然後建立一個代設制政府機構⋯⋯賦予婦女選 舉權⋯⋯釋放政治犯⋯⋯解放農民⋯⋯建立自由勞工運動⋯⋯鼓勵自由經
濟⋯⋯廢除警察鎮壓制度⋯⋯建立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制度⋯⋯分散政治 權力⋯⋯。」
在飛行的最後 30 分鐘裡,麥克阿瑟小憩了片刻。在夢中,他仿佛看到了 第一次到達馬尼拉的情景。當富士山出現在視線里時,惠特尼喚醒了他,麥
克阿瑟從機窗向下望去,渾圓的山峰就在機翼下,除了山峰上少量積雪發出 耀眼的白光外,山下一片蔥綠,天空碧藍得像用水衝過一樣。他輕輕地發出
了一句感嘆:「富士——真美啊!」
飛機開始傾斜,向厚木機場落去。這時,飛機上的人屏住了呼吸,嚴密 注視著下面的一切。惠特尼記下了當時的感受:
「我們以比樹梢高不了多少的高度盤旋在機場上空,當我眺望機場和關 東平原的連綿的土地時,我可以看到無數防空炮位。我不禁想起日本人在戰 爭中的所作所為。
戰爭是沒有正式宣戰就開始的;各地日本士兵幾乎都拒絕投降直到戰 死,連通常的戰時法規都不遵守;他們經常布設種種可怕的陷呼。
我想在這裡很有可能發生一次最後的高潮行動。高射炮在這個射程內不 可能打不中目標。難道『死亡』這個戰爭的貪得無厭的怪物在成千個戰場上
放過麥克阿瑟只是為了到最後才殺傷他嗎?我屏住呼吸,我相信全世界都在 屏住呼吸,注視著這裡的一切。可是,一如既往,他是對的。他對東方人了
如指掌,他太熟悉日本人的性格了。他相信日本人不會這樣盲目地與死賭博。 他熟悉並信任這種所謂「武士道」的傳統騎士氣概的民族精神。」
下午 2 時 19 分,閃閃發光的「巴丹號」在厚木機場的跑道上徐徐滑下。 美軍軍樂隊奏起了音樂,機場上一派肅穆,麥克阿瑟出現在機場門口,他戴
了一頂軍便帽,一副太陽鏡,玉米芯菸斗含在嘴裡。他在機艙門口停了一二 秒鐘,舉目張望,天空碧藍,點綴著朵朵白雲,陽光灑在機場上,混凝土跑
道和停機坪由於熱而閃爍著微光。機場上停著數架美國運輸機,先期到達的 先遣部隊守衛在機場上。
艾奇伯格跑步向前,向麥克阿瑟敬了禮。麥克阿瑟不慌不忙地步下舷梯, 像一名演員走向舞台中心一樣,周圍記者們手中的鎂光燈頻頻閃動。他走到
艾奇伯格跟前,握著他的手,用平靜的口氣低聲說道:「噢!鮑勃,墨爾本 到東京真遠,看來這條路終於走到頭了。」
一隊事先準備好的車隊早已等候在機場上了。這些汽車全部破爛不堪, 有的缺一隻車燈,有的沒有車窗玻璃。這已經是日本人能力駛入橫濱之行湊
起來的最好交通工具了。麥克阿瑟登上了一輛出廠年份不明的林肯牌汽車。 其他軍官也都在那些破舊的汽車行列里找到了各自的座位。20 名全副武裝的
高大英俊的美國士兵爬上了一輛卡車,他們負責麥克阿瑟的保衛工作。
沿途,美國將軍感到很納悶,在路上排成長行的士兵都把背對著車隊, 這些士兵足有 2 個師團,3 萬人,後來,他們才得知,這是一種尊敬的禮儀,
平常只是為天皇使用的。在今天這種場合下,使用這一禮儀,除了表示尊敬 和隆重以外,也許還用另外的目的——防止有人圖謀行刺。
橫濱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座鬼城。這個曾經有百萬人口的繁榮城市,現在 到處是瓦礫廢墟,居住在這裡的日本國民現在是飢腸轆轆,一個個面容憔悴,
麻木不仁。街道上,商店的門關得緊緊的,百葉窗都拉了下來,人行道上也 沒有幾個行人。
車隊沿著空曠的大街來到新大飯店,這是東京灣在戰火中倖存下來的幾 幢宏偉的建築之一。麥克阿瑟正式進入東京之前,首先要在這裡住一段時間。
旅館的經理和工作人員幾乎都匍伏在前廳里迎接麥克阿瑟一行。
經過七八個小時的空中飛行和這兩個小時的汽車顛簸,麥克阿瑟和隨員 們早已又累又餓,他們立即趕往餐廳。服務人員早已為他們準備好了火腿、
牛排,還有牛奶、麵包。麥克阿瑟坐下後就抓住一塊牛排放進嘴裡,惠恃尼 禁不住想奪下他手中的食盤,想嘗一下看日本人是否放了毒,但他終於沒有
這麼做。接著,他自己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就這樣,麥克阿瑟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方式進入了日本。1946 年 9 月 27 日,美國駐英國大使奧爾德智在一封私函里寫道:
「英國首相邱吉爾先生訪問美國時,在離開紐約前夕的晚餐中,我很榮 幸地坐在首相旁邊。晚餐過程中,邱吉爾問我說:「哪一位將軍在這次戰爭
中真正表現出了傑出的風采?」還未等我回答,他接著說道:「只有麥克阿 瑟將軍閣下,在數百萬日本軍隊尚未解除武裝之時,只派少數的先遣人員,
輕車簡從地到了日本,真正表現出了傑出的軍人風采。我想,美國人民和全 世界人民都是這樣認為的。」
來踱去,不時向他的作戰秘書惠特尼口授一些指示:
「首先摧毀軍事力量⋯⋯然後建立一個代設制政府機構⋯⋯賦予婦女選 舉權⋯⋯釋放政治犯⋯⋯解放農民⋯⋯建立自由勞工運動⋯⋯鼓勵自由經
濟⋯⋯廢除警察鎮壓制度⋯⋯建立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制度⋯⋯分散政治 權力⋯⋯。」
在飛行的最後 30 分鐘裡,麥克阿瑟小憩了片刻。在夢中,他仿佛看到了 第一次到達馬尼拉的情景。當富士山出現在視線里時,惠特尼喚醒了他,麥
克阿瑟從機窗向下望去,渾圓的山峰就在機翼下,除了山峰上少量積雪發出 耀眼的白光外,山下一片蔥綠,天空碧藍得像用水衝過一樣。他輕輕地發出
了一句感嘆:「富士——真美啊!」
飛機開始傾斜,向厚木機場落去。這時,飛機上的人屏住了呼吸,嚴密 注視著下面的一切。惠特尼記下了當時的感受:
「我們以比樹梢高不了多少的高度盤旋在機場上空,當我眺望機場和關 東平原的連綿的土地時,我可以看到無數防空炮位。我不禁想起日本人在戰 爭中的所作所為。
戰爭是沒有正式宣戰就開始的;各地日本士兵幾乎都拒絕投降直到戰 死,連通常的戰時法規都不遵守;他們經常布設種種可怕的陷呼。
我想在這裡很有可能發生一次最後的高潮行動。高射炮在這個射程內不 可能打不中目標。難道『死亡』這個戰爭的貪得無厭的怪物在成千個戰場上
放過麥克阿瑟只是為了到最後才殺傷他嗎?我屏住呼吸,我相信全世界都在 屏住呼吸,注視著這裡的一切。可是,一如既往,他是對的。他對東方人了
如指掌,他太熟悉日本人的性格了。他相信日本人不會這樣盲目地與死賭博。 他熟悉並信任這種所謂「武士道」的傳統騎士氣概的民族精神。」
下午 2 時 19 分,閃閃發光的「巴丹號」在厚木機場的跑道上徐徐滑下。 美軍軍樂隊奏起了音樂,機場上一派肅穆,麥克阿瑟出現在機場門口,他戴
了一頂軍便帽,一副太陽鏡,玉米芯菸斗含在嘴裡。他在機艙門口停了一二 秒鐘,舉目張望,天空碧藍,點綴著朵朵白雲,陽光灑在機場上,混凝土跑
道和停機坪由於熱而閃爍著微光。機場上停著數架美國運輸機,先期到達的 先遣部隊守衛在機場上。
艾奇伯格跑步向前,向麥克阿瑟敬了禮。麥克阿瑟不慌不忙地步下舷梯, 像一名演員走向舞台中心一樣,周圍記者們手中的鎂光燈頻頻閃動。他走到
艾奇伯格跟前,握著他的手,用平靜的口氣低聲說道:「噢!鮑勃,墨爾本 到東京真遠,看來這條路終於走到頭了。」
一隊事先準備好的車隊早已等候在機場上了。這些汽車全部破爛不堪, 有的缺一隻車燈,有的沒有車窗玻璃。這已經是日本人能力駛入橫濱之行湊
起來的最好交通工具了。麥克阿瑟登上了一輛出廠年份不明的林肯牌汽車。 其他軍官也都在那些破舊的汽車行列里找到了各自的座位。20 名全副武裝的
高大英俊的美國士兵爬上了一輛卡車,他們負責麥克阿瑟的保衛工作。
沿途,美國將軍感到很納悶,在路上排成長行的士兵都把背對著車隊, 這些士兵足有 2 個師團,3 萬人,後來,他們才得知,這是一種尊敬的禮儀,
平常只是為天皇使用的。在今天這種場合下,使用這一禮儀,除了表示尊敬 和隆重以外,也許還用另外的目的——防止有人圖謀行刺。
橫濱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座鬼城。這個曾經有百萬人口的繁榮城市,現在 到處是瓦礫廢墟,居住在這裡的日本國民現在是飢腸轆轆,一個個面容憔悴,
麻木不仁。街道上,商店的門關得緊緊的,百葉窗都拉了下來,人行道上也 沒有幾個行人。
車隊沿著空曠的大街來到新大飯店,這是東京灣在戰火中倖存下來的幾 幢宏偉的建築之一。麥克阿瑟正式進入東京之前,首先要在這裡住一段時間。
旅館的經理和工作人員幾乎都匍伏在前廳里迎接麥克阿瑟一行。
經過七八個小時的空中飛行和這兩個小時的汽車顛簸,麥克阿瑟和隨員 們早已又累又餓,他們立即趕往餐廳。服務人員早已為他們準備好了火腿、
牛排,還有牛奶、麵包。麥克阿瑟坐下後就抓住一塊牛排放進嘴裡,惠恃尼 禁不住想奪下他手中的食盤,想嘗一下看日本人是否放了毒,但他終於沒有
這麼做。接著,他自己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就這樣,麥克阿瑟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方式進入了日本。1946 年 9 月 27 日,美國駐英國大使奧爾德智在一封私函里寫道:
「英國首相邱吉爾先生訪問美國時,在離開紐約前夕的晚餐中,我很榮 幸地坐在首相旁邊。晚餐過程中,邱吉爾問我說:「哪一位將軍在這次戰爭
中真正表現出了傑出的風采?」還未等我回答,他接著說道:「只有麥克阿 瑟將軍閣下,在數百萬日本軍隊尚未解除武裝之時,只派少數的先遣人員,
輕車簡從地到了日本,真正表現出了傑出的軍人風采。我想,美國人民和全 世界人民都是這樣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