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線視察險些使他喪了命。 他們一行乘兩輛吉普車,沿海岸公路向東行進。麥克阿瑟內心激動,不

  斷催促駕駛員「向南,向南!」結果一直開到了超出戰線 5 英里的地方,如 果不是被一座橋擋住了去路,他們可能還要走得更遠。這時,空軍的一小隊 P—38

  型戰鬥機發現了這兩輛吉普車。飛行員認為他們一定是日本人,準備 進行掃射。幸好小隊長決定甩無線電與地面引導人員核對一下,地面引導人

  員知道麥克阿瑟朝這條路上開去了,因而通知飛行員不要攻擊。不然的話, 麥克阿瑟也許已經沒命了。

  2 月 16 日,對科里吉多的進攻開始了。上午 8 時 30 分,第 503 空降團 的約 1000

  人在島上最高處的簇葉叢生的閱兵場和高爾夫球場上降落。日本人 措手不及,未給空降兵造成很大麻煩。但等敵人清醒過來後,立即組織了反 撲,結果, 503

  空降團的 25%遭到了傷亡。

  接著,第 11 軍的一個團從巴丹半島出發,在馬林塔坑道附近的東部進行 了兩棲登陸。開始也很順利,但是,不久敵人趕到了灘頭,機槍猛烈地掃了

  過來,迫擊炮彈不斷在灘頭爆炸。登陸的部隊勇猛地朝敵人撲去,很快在馬 林塔山建立了牢固的立足點。

  中午剛過,又有 1000 人的傘兵空降到島上。這時,共有 3000 名美軍攻 打科里吉多島上的日軍。按照預先的估計,這些美軍對付 900 人的日軍是足

  夠了。然而,實際日軍是 5000 人。

  在此後的 10 天中,科里吉多島上進行了一場惡戰,這些日軍與守衛著馬 尼拉街頭的同伴一樣,他們決心戰鬥至死,決不投降。不過此時日軍已完全

  失去組織,他們分散守衛在一條條坑道中,互相不能協調支援,對外面的情 況一無所知。他們只是在作困獸之鬥,以死盡忠天皇。

  就這樣,美軍每剿滅一處日軍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直到 2 月 26 日,才 基本上肅清島上的守軍。共有 4500 多名日軍被擊斃,剩下的 500

  多人大都被 活埋在了坑道工事裡。美軍自己也傷亡 1000 多人。

  麥克阿瑟一生追求戲劇性和傳奇性。這次重返光復後的科里吉多,他又 精心導演了一幕歷史話劇。

  3 月 2 日,他向海軍借了四艘魚雷快艇,召集起當初與他一起逃離科里 吉多的人,沿著當初離開的原路上了島,這真是一個戲劇而又浪漫的時刻。 他寫道:

  「我們是在一個陰沉的夜晚在黑暗中離開的,回來的時候正是陽光明媚 的嶄新的一天。背後,參差不齊的樹樁上飄動著降落傘的碎片。高坡上,過

  去的白色營房的廢墟在我們的眼前閃爍,一支漂亮的儀仗隊向我們致敬。」 這時,第 503 空降團團長喬治·M·瓊斯上校走上前來,向他報告:「長

  官,我向您呈交科里吉多要塞。」

  「幹得不錯,我謝謝您。」麥克阿瑟說道。接著,他把一枚「鐵十字」 優異服務勳章授給了上校。

  往上,就到了馬林塔山的頂峰,那裡有一塊平地。麥克阿瑟深情地望了 一會兒,轉過身對瓊斯上校說:「我看見昔日的旗杆仍矗立在那裡。快把你

  們的旗幟升上去,再也別讓任何敵人把它扯下來。」

  站在軍旗下,麥克阿瑟對這些科里吉多的解放者發表了一番熱情的講 話:

  「巴丹和組成其防務必不可少的要塞科里吉多一起,使得今天的一切成

  為可能。我相信它將作為世界上的一次決定性戰役載入史冊。它的持久戰使 盟軍有可能集結力量。如果它沒有堅持到底,澳大利亞將會淪陷,其災難性

  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我們今天的勝利同樣屬於那支犧牲了的軍隊。直到今 天,他們的防禦戰略效果才被人們看得一清二楚。它雖然失敗了,但是,歷

  史上沒有一支軍隊比它更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今後,讓我們每一個人都 把它當作一次偉大的勝利而頌揚吧!巴丹的英雄主義和犧牲精神永存!」

  這是講給解放者聽的,更是說給那些長眠於地下的不屈的守衛者聽的。 隨著呂宋島的大部解放,秩序逐漸恢復。麥克阿瑟需要菲律賓政府擔負

  起自己的職責,以便使美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剿滅那些垂死頑抗的敵人身

  上,經過華盛頓的批准,他決定把民事權力正式移交給菲律賓政府。

  1945 年 2 月 27 日,在馬拉卡南宮舉行了一個相應的儀式,完全恢復菲 律賓的立憲政府。麥克阿瑟在他的所有高級指揮和參謀人員陪同下,走進了

  貴賓接待室。奧斯敏納總統、他的全體內閣人員以及其他菲律賓政府的官員 都正在這裡等候著。

  與周圍的斷牆殘垣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經過這場空前的浩劫後,這座西 班牙人留下的宮麗堂煌的宮殿卻奇蹟般完好地保存了下來。這主要應歸功於

  蔡斯准將率領的別動隊的快速行動,由於日軍沒有預料到他們會到來的如此 之快,因此也就沒來得及用罪惡的手粉碎這些精美的建築和工藝品。

  儀式正式開始了,麥克阿瑟身著筆挺的軍服,邁著標準的軍人步伐走向 麥克風,滔滔不絕地開始了他的演講:

  「總統先生,自從我們的軍隊和軍事設防撤出這座美麗的城市以來,已 經三年多了。這是苦難、戰鬥和犧牲的三年。我們的撤退是按照戰爭的慣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