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身為城主,對於外家大名的去就當然必須特別注意。

  不論如何,忠長並沒有在父親秀忠生前被迫自殺,不過他所做的事卻經常令秀忠感到不安。

  “忠長只能領有駿河和遠江嗎?如果想要和其它大名交際,就必須立刻增加我的領地才行。萬一沒有更多的地方可以加封給我,那麼至少也該把大坂城交給忠長。”

  當時的將軍是家光。但是忠長卻故意忽視家光的存在,轉而對父親秀忠提出這個請求(寬永七年,一六三零年的九月中旬)。秀忠對此事極為憤怒,於是以大御所之名於十一月中旬發布命令,不由分說地將忠長貶至甲府謫居。

  除了忠長以外,當時還有另一件事也令秀忠這個做父親的感到痛心疾首。

  那就是後水尾天皇由於對金地院崇傳的施政感到不滿,乃忿而宣布退位,將皇位交由年幼的明正天皇(秀忠的外孫女)繼承,自己則隱居起來。

  在這種時候,駿河的忠長根本不該提起接收大坂城的事情。

  根據記載,後水尾天皇將王位讓予皇女興子內親王,是在寬永六年(一六二九)的十一月八日。

  而忠長在知道駿河附近不可能有加封之地,乃轉而把希望寄托在大坂,並且向父親提出請求,則是在大約一年後的寬永七年秋天。

  這一年的十月五日,經常派遣使者往來公武諸侯之間,和政宗並稱為外家長老雙璧的藤堂高虎逝世。

  這一連串意外對正直的秀忠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因此不久之後他也病倒了。

  寬永八年,秀忠五十三歲,而伊達政宗也已經六十五歲了。

  “大御所秀忠於七月十七日病倒,如今病情日益沉重。”

  當六十五歲的政宗,於仙台接獲這個消息時,愕然之情可想而知。

  八月初旬,政宗很快地趕往江戶。

  (他真的會早我一步離開人世嗎……?)

  這種震驚的感覺,和失去父親、弟弟小次郎及接獲母親保春院去世的噩耗時完全不同。

  秀忠至死都還把重擔壓在自己肩上……由於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副重擔,因此政宗的內心更加難過。

  事情的發展實在令人無法意料。在一般人看來,天皇將皇位讓給幼小的內親王,不正符合秀忠這個外公的野心嗎?

  誰知就在秀忠正為這個問題而煩惱時,忠長竟然又提出了接收大坂城的問題……

  在當時,提起大坂城無異是觸犯了幕府政治的禁忌……

  秀賴和淀君就是因為太過執著於大坂城,所以才會引起大坂之役。等到事情好不容易終於告一段落之後,忠輝卻又因為想要取得大坂而招致削藩的下場。基於這些因素,在大御所秀忠的心目中,大坂城就像一個厄病神,最好任何人都不要提起它。

  未料忠長卻甘冒大不諱,率爾向父親提出接收大坂的要求……如此一來,秀忠只好和父親家康一樣,對忠長施予和忠輝同樣的懲罰才行。

  究竟是要讓謫居甲府的忠長自殺呢?或是派人暗殺他?當眾斬首呢?……或許就是因為這些事情煩心,所以他才病倒的吧?

  (我必須立刻去寬慰他才行。)

  根據政宗以往的經驗,處理這種事情必須具有戰場上一刀兩斷的過人氣魄才行,絕對不能猶豫不決,否則只會使自己陷於兩難之境。

  (為什麼神佛要讓秀忠遭受這種痛苦呢?……)

  想到這兒,政宗對秀忠的遭遇產生一股憐憫之心,同時還有一種比對自己的親弟弟小次郎還要深厚的情感。

  因此,政宗在決定了領內公用的路錢及運費制度之後,便立刻策馬奔往江戶。

  但是當一行人來到政宗所架設的千住大橋時--

  “很抱歉,你不能入府。”

  似乎是特地前來制止政宗進入江戶似地,三代將軍的近臣酒井贊岐守忠勝在柳生宗矩的陪同下,昂然站在政宗的面前。

  “什麼?難道你不認識我伊達中納言嗎?居然敢阻止我入府!”

  政宗再度顯現出昔日猛將的威嚴。

  “很抱歉,這是將軍的命令。”

  “我不想浪費時間跟你說這些廢話!大御所臥病在床,而我風塵僕僕地趕來探視他,誰敢阻止我呢?不論你們讓不讓路,我都一定要入府!”

  “這麼說來,你是不肯聽從將軍的命令嘍?”

  “廢話少說,難道你不知道我耳朶不好嗎?總之,我不想再跟你們多費唇舌了。如果有人想要阻止我,那就試試看吧!”

  “雖然我們並不想和你作對,但是身為當今將軍的家臣,縱使必須賠上性命,我們也不能讓你通過。”

  “縱使賠上性命也……”

  “是的。除非你殺了我酒井贊岐守忠勝和柳生但馬守宗矩,否則你是絕對過不去的。”

  政宗轉頭看看和自己交情頗深的柳生宗矩,卻見他正和年輕的忠勝並肩站在一起,笑盈盈地望著自己。

  “柳生!你也不讓我過去嗎?”

  “是的。將軍認為大御所現在並不想見任何人。”

  “難道你不了解我和大御所之間的交情嗎?”

  “我當然知道,不過將軍不希望有人去打擾大御所,也許是他們父子之間有事要談吧?事實上,甚至連尾張、紀州大人也都不得其門而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