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知道報上刊登的“常石谷”,就是前湖南督軍張敬堯,絕不會錯。

  張的同夥,也就是住在三樓的趙參謀長和副官們,還有和張某有來往的同謀者,也一定知道“常石谷”就是張敬堯。

  當時新聞紙類之所以不提張敬堯,是因為根本不明了真相,並非有所避諱。又過了一段日子,才漸次有所透露。

  其間,華北最高當局以及北平軍分會的處境,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都不能公布這件事,甚至於也不能承認這件事。尤其是顧慮日本方面的無理取鬧或藉故滋事。

  嗾使張敬堯發動暴亂的日本軍方,是“啞巴吃黃連”,一句話都哼不出來,因為說什麼都會暴露他們的陰謀,等於是不打自招。

  所以這一件奇案,不久就沉寂無聞了。

  並未查考是經過了多少年,忽然又見有人在報章雜誌上談論這件案子,自此以後,就有不斷的發現,一迄於今。這就是影響深遠之處。

  根據後續的情報證實,張敬堯的確在三樓開了三個房間,除了趙參謀長之外,還有副官及馬弁各一人,連張某本人合併計算在內,一共是四個人。他們住進六國飯店,已有半個多月,與外界頗有接觸,雖不進出頻繁,來來去去的也不少次數。可見我們的偵查工作還差得遠。至於張的左右是否攜有武器,留下了一個不需要再求解答的謎。

  張敬堯有鴉片菸癮,而且癮頭不小,喜歡小古董,如玉器雕刻和鼻煙壺之類,還有一樣毛病就是懶:晚上懶得睡,早晨懶得起,甚至於有了客人也懶得見。他之所以另外又在二樓開了一個小房間,用現在的話語來說,是要占有一個完全屬於自我的小天地,此外,很難找出其他的理由。

  不能說張敬堯本人沒有戒心,因為他做的都是虧負良心的事,不過,他做夢也想不到大限已屆,人生的盡頭就在眼前了。俗云:“要知道溺坑,一夜都不睡覺。”

  說真的,不僅張敬堯那一面沒有料到,就是誅之而甘心的我們這一面,也同樣的沒有料到。若不是有那麼多的巧合,結果如何,還在未定之天。

  另據綜合性情報資料得悉:意圖製造叛亂和張敬堯同謀的,還有前“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其時也在六國飯店。

  孫傳芳,字馨遠,在台上的時節,人稱馨帥。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期,孫牽制蘇浙皖等五省,自封“五省聯軍總司令”。北伐成功,孫遁跡天津,雖誦經拜佛,讖悔前非,但卻未放下屠刀。

  據稱:孫傳芳住在六國飯店四樓,偕有隨從人員,孫、張之間不但時有往還,而且常在一起“密議”。

  當我們根據情報內容進行複查時,孫已逸去。只聽說,在張敬堯出事的當天晚上,孫即遷出六國飯店不知去向,當然以逃回天津的成分居多。

  另有不同的說法,是孫傳芳拒絕了日本方面的邀約,不肯與張敬堯同流。迨至張敬堯死後,又傳日本人再度向孫傳芳遊說,但為孫某婉拒。

  如以正確處理情報的態度而言,以上兩種說辭,都不能予以認定。不過,日本方面與孫傳芳打過交道這一點,倒是可以肯定的。

  迨至二十三年(1934),孫傳芳在天津某一“居士林”做佛事時,終為施劍翹所刺殺。事緣施劍翹女士之父施從濱,曾任孫部師長,被孫傳芳槍斃於安徽蚌埠,因而結成了“殺父之仇”,其中或無政治因素。

  有一本書上說,施劍翹是“軍統局”的工作人員,奉命行事。我當時正在平津工作,對此事並無所知,迨至最近遍詢諸老友,亦無所悉,此外,也沒有具體的數據加以確證。不過,施女士如能忠孝雙全,那自然更好了。

  再說張敬堯一案的情報來源問題:前文已經明白交代過,張敬堯住在東交民巷六國飯店,策動暴亂、圖謀不軌的情報,是從北平軍分會方面交下來的。我個人猜測,向軍分會何代委員長提供情報的人,想必是與張敬堯有過接觸的,很可能就是張敬堯所要收攬的,甚至於也是對張某有所承諾的人。否則他不會了解內情,洞如觀火。情報工作的術語,這種情報來源,就稱為“內線”。

  幾十年過來,我們始終不知道其人為誰,如果再猜上一猜的話,那麼這個謎底是:與張有舊、地位不低,或有兵權、深明大義之士。

  在日本《產經新聞》連載,由中央日報譯印的《蔣總統秘錄》全譯本第九冊,九十四頁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原文是:

  坂垣首先意圖把段祺瑞或孫傳芳拉攏出來,但結果失敗,接著則找到早年曾任湖南督軍的張敬堯乃至石友三等舊軍閥接頭。

  張敬堯自吹自擂說和宋哲元有深厚關係,向坂垣賣弄,坂垣深信不疑,曾經給予三十萬銀元的工作費。

  四月十八日(民國二十二年)坂垣密電關東軍報告:“張敬堯預定四月二十一日發動政變,宋哲元同時響應。”並且要求關東軍為援護張敬堯的行動,加緊南下進攻;可是,關東軍則於十九日奉到撤退命令,以致此一策謀未見實現。

  我們引用這段文字,意在便於讀者參考。

  我們對這段文字的可靠性,並未深入地加以分析。

  照該書“編輯要旨”所言,從官方文書引用之資料,用“……”,據此,坂垣密電關東軍報告的“張敬堯預定四月二十一日發動政變,宋哲元同時響應”這段話,是從官方文書中引用而來,也就是說可以證實坂垣確有此電。至於後來未見實現的原因,究竟是張敬堯吹牛,抑或內中人變了卦,那就很難講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