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2、廣泛聯絡,做好海外黃埔同學的工作
1988年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時我任副會長,1996年任會長。十多年來,我在做好總會工作的同時,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工作上。
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宗旨是:“發揚黃埔精神,聯絡同學感情,促進祖國統一,致力振興中華。”徐向前元帥明確指出:“在做好國內工作的基礎上把工作要點放在海外與台灣。”聶榮臻元帥也指出:“同學會的重要工作是做台灣工作,做台灣黃埔同學工作。”
我對做好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工作有著強烈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我在不同會上多次講這一觀點。我自己更是身體力行。不論是受全會同學委託,出訪美國,拜訪旅美校友,或帶團出訪澳門,與港台澳同學聯誼,還是自費去歐洲旅遊,赴德國、美國、香港探親,或是接待海外同學或同學的二代三代,都時時刻刻從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出發,聯絡感情,增進友誼,宣傳黃埔精神。1988年11月,我受“留美黃埔軍校同學會”的邀請,受廣大大陸校友的委託,作為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後第一位使者,赴美訪問,以了解旅美校友的情況,聯絡感情,溝通思想,互通信息,更好地開展同學會的各項工作,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貢獻。此行,我共在美國住了兩個月,往返於紐約、巴爾的摩、華盛頓、佛羅里達等地。
我到紐約,宋希濂學長親自到機場迎接。11月12日,我由紐約到華盛頓,李默庵、蔡文治、陳學明、戴堅等同學都熱情迎接,盛情款待,並組織居住在華盛頓的黃埔校友進行座談。李默庵時年86歲高齡。他是抗日名將,在抗日戰爭中,他曾參加忻口會戰,這是國民黨軍和八路軍第一次聯合作戰,他當時任國民黨軍長,他指揮部隊打得很英勇頑強,功載史冊。1949年他深明大義,在湖南與程潛率部隊起義後,去香港、加拿大,後定居美國。我在華盛頓期間,李將軍不顧耄耋高齡,親自駕車接我聚談。從他的言談話語和發表的文章中,深深看出老將軍身居海外,心繫祖國,愛國之心不減當年,令人敬佩。蔡文治將軍是1946年軍調處三人小組國民黨代表,旅居美國的黃埔軍校同學及親屬聯誼會會長。他對同學會工作非常熱心,那裡不像國內,有國家支持,他們沒有編制,沒有經費,為了同學會活動全是自己掏腰包。一位同學得病受傷急用錢,他無私解囊一出手就支援7000美元。受傷同學深受感動,他安慰說,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有難共當。他眼睛不好,開車不便,為了同學會工作,就由年過七旬的夫人開車接我到家裡聚談,其情誼和精神使我銘記在心。
戴堅是黃埔七期。他不僅是一位標準的軍人,也是一位有名氣的詩人。他常常以詩作抒發愛國思鄉的情懷,還翻譯了16部著作在祖國出版。同學們都親切地稱他是武夫中的文士,是儒將是鐵肩先生。為了表達他與家人思念祖國的心情,他給女兒當顧問,讓女兒親手在辦公室搞了一個“中國城”,規模雖然不大,但新穎別致,獨具匠心。他性情豪放,對黃埔同學、對同學的親屬、對祖國來美國的朋友極為熱情。他常說:愛國是一家;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有了愛國這個前提什麼都好說。旅美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陳學明(十六期),經過刻苦鑽研,成為一位園藝學博士,在雞鴨飼養和瓜菜栽培的科學研究上很有成就。為了祖國的富強,為了把他的研究成果奉獻給祖國,他不僅受聘擔任浙江大學顧問,還受聘擔任包玉剛先生捐資興建的寧波大學顧問。為了現場教學,他常年累月,奔波於杭州、寧波一帶。他顧不了家,顧不了孩子,他的美國太太常埋怨地說,他太愛他的中國。
黃埔十一期同學王藎,十四期同學劉概真,兩個人是從台灣到美國的。在座談會上,知道我曾擔任過蘭州軍區副司令員,非常羨慕,認為黃埔同學能當上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很榮耀。會後,兩人都真誠地邀請我到家裡做客。我也一一登門拜訪,促膝傾談,加深友誼。
但也有個別同學有顧慮。他們雖然身居美國,卻仍在台灣領取退休金,與台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的一些同期同學不敢公開與我見面,但為了吐露對和平統一的心聲,便於夜深人靜時給我打電話。我對老同學的顧慮表示理解,一再安撫他們,歡迎他們隨時回國看看。中國駐美國大使韓敘,知道我來華盛頓,極為重視,給予了熱情接待,指示使館武官處設宴會歡迎我,並請在華盛頓的黃埔同學參加。宴會期間,同學們回憶往事,展望未來,氣氛熱烈融洽。11月24日,我由華盛頓返回紐約,繼續與住紐約的校友走訪交談。
12月7日,中國駐聯合國軍事代表團團長杜寬怡宴請我。他除了特別邀請旅美黃埔校友外,還邀請了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我河南息縣老鄉、小學校友、美籍華僑趙浩生先生,邀請了曾出任紐約警察局局長的美籍華人莫虎先生,莫虎先生的父親莫去軒、母親許謹、姐姐莫利亞等知名人士。大家對我的美國之行都表示了極大的熱情。12月26日,我去華盛頓、巴爾的摩辭行,準備回國。在華盛頓還拜訪了美國老年人學會。
1989年元月3日,黃埔一期張雪中將軍的兒子張光華,黃埔二代趙天竹(黃埔七期趙子立之子),聽說祖國大陸來了一位黃埔軍校的使者,幾經周折,打聽到我的住址、電話,兩個人即從佛羅里達開車到達華盛頓找到我,邀請我到家裡過新年。在佛羅里達我參觀了張光華先生設計的中國城。這個中國城是由大陸、台灣、華僑三方投資為弘揚中國古老文化,民間風俗習慣而建的。我們在佛羅里達度過了一個愉快的1989年新年。元月11日,我從華盛頓返回紐約,14日和平民主促進會為我舉行盛大歡送會,到會的有30多人。黃埔校友和熱愛和平的朋友們頻頻舉杯,遙祝祖國繁榮昌盛,早日完成統一大業。
1988年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時我任副會長,1996年任會長。十多年來,我在做好總會工作的同時,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好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工作上。
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宗旨是:“發揚黃埔精神,聯絡同學感情,促進祖國統一,致力振興中華。”徐向前元帥明確指出:“在做好國內工作的基礎上把工作要點放在海外與台灣。”聶榮臻元帥也指出:“同學會的重要工作是做台灣工作,做台灣黃埔同學工作。”
我對做好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工作有著強烈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責任感。我在不同會上多次講這一觀點。我自己更是身體力行。不論是受全會同學委託,出訪美國,拜訪旅美校友,或帶團出訪澳門,與港台澳同學聯誼,還是自費去歐洲旅遊,赴德國、美國、香港探親,或是接待海外同學或同學的二代三代,都時時刻刻從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出發,聯絡感情,增進友誼,宣傳黃埔精神。1988年11月,我受“留美黃埔軍校同學會”的邀請,受廣大大陸校友的委託,作為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後第一位使者,赴美訪問,以了解旅美校友的情況,聯絡感情,溝通思想,互通信息,更好地開展同學會的各項工作,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貢獻。此行,我共在美國住了兩個月,往返於紐約、巴爾的摩、華盛頓、佛羅里達等地。
我到紐約,宋希濂學長親自到機場迎接。11月12日,我由紐約到華盛頓,李默庵、蔡文治、陳學明、戴堅等同學都熱情迎接,盛情款待,並組織居住在華盛頓的黃埔校友進行座談。李默庵時年86歲高齡。他是抗日名將,在抗日戰爭中,他曾參加忻口會戰,這是國民黨軍和八路軍第一次聯合作戰,他當時任國民黨軍長,他指揮部隊打得很英勇頑強,功載史冊。1949年他深明大義,在湖南與程潛率部隊起義後,去香港、加拿大,後定居美國。我在華盛頓期間,李將軍不顧耄耋高齡,親自駕車接我聚談。從他的言談話語和發表的文章中,深深看出老將軍身居海外,心繫祖國,愛國之心不減當年,令人敬佩。蔡文治將軍是1946年軍調處三人小組國民黨代表,旅居美國的黃埔軍校同學及親屬聯誼會會長。他對同學會工作非常熱心,那裡不像國內,有國家支持,他們沒有編制,沒有經費,為了同學會活動全是自己掏腰包。一位同學得病受傷急用錢,他無私解囊一出手就支援7000美元。受傷同學深受感動,他安慰說,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有難共當。他眼睛不好,開車不便,為了同學會工作,就由年過七旬的夫人開車接我到家裡聚談,其情誼和精神使我銘記在心。
戴堅是黃埔七期。他不僅是一位標準的軍人,也是一位有名氣的詩人。他常常以詩作抒發愛國思鄉的情懷,還翻譯了16部著作在祖國出版。同學們都親切地稱他是武夫中的文士,是儒將是鐵肩先生。為了表達他與家人思念祖國的心情,他給女兒當顧問,讓女兒親手在辦公室搞了一個“中國城”,規模雖然不大,但新穎別致,獨具匠心。他性情豪放,對黃埔同學、對同學的親屬、對祖國來美國的朋友極為熱情。他常說:愛國是一家;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有了愛國這個前提什麼都好說。旅美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陳學明(十六期),經過刻苦鑽研,成為一位園藝學博士,在雞鴨飼養和瓜菜栽培的科學研究上很有成就。為了祖國的富強,為了把他的研究成果奉獻給祖國,他不僅受聘擔任浙江大學顧問,還受聘擔任包玉剛先生捐資興建的寧波大學顧問。為了現場教學,他常年累月,奔波於杭州、寧波一帶。他顧不了家,顧不了孩子,他的美國太太常埋怨地說,他太愛他的中國。
黃埔十一期同學王藎,十四期同學劉概真,兩個人是從台灣到美國的。在座談會上,知道我曾擔任過蘭州軍區副司令員,非常羨慕,認為黃埔同學能當上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很榮耀。會後,兩人都真誠地邀請我到家裡做客。我也一一登門拜訪,促膝傾談,加深友誼。
但也有個別同學有顧慮。他們雖然身居美國,卻仍在台灣領取退休金,與台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的一些同期同學不敢公開與我見面,但為了吐露對和平統一的心聲,便於夜深人靜時給我打電話。我對老同學的顧慮表示理解,一再安撫他們,歡迎他們隨時回國看看。中國駐美國大使韓敘,知道我來華盛頓,極為重視,給予了熱情接待,指示使館武官處設宴會歡迎我,並請在華盛頓的黃埔同學參加。宴會期間,同學們回憶往事,展望未來,氣氛熱烈融洽。11月24日,我由華盛頓返回紐約,繼續與住紐約的校友走訪交談。
12月7日,中國駐聯合國軍事代表團團長杜寬怡宴請我。他除了特別邀請旅美黃埔校友外,還邀請了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我河南息縣老鄉、小學校友、美籍華僑趙浩生先生,邀請了曾出任紐約警察局局長的美籍華人莫虎先生,莫虎先生的父親莫去軒、母親許謹、姐姐莫利亞等知名人士。大家對我的美國之行都表示了極大的熱情。12月26日,我去華盛頓、巴爾的摩辭行,準備回國。在華盛頓還拜訪了美國老年人學會。
1989年元月3日,黃埔一期張雪中將軍的兒子張光華,黃埔二代趙天竹(黃埔七期趙子立之子),聽說祖國大陸來了一位黃埔軍校的使者,幾經周折,打聽到我的住址、電話,兩個人即從佛羅里達開車到達華盛頓找到我,邀請我到家裡過新年。在佛羅里達我參觀了張光華先生設計的中國城。這個中國城是由大陸、台灣、華僑三方投資為弘揚中國古老文化,民間風俗習慣而建的。我們在佛羅里達度過了一個愉快的1989年新年。元月11日,我從華盛頓返回紐約,14日和平民主促進會為我舉行盛大歡送會,到會的有30多人。黃埔校友和熱愛和平的朋友們頻頻舉杯,遙祝祖國繁榮昌盛,早日完成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