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在這種情況下,F-22A 事實上不會在空中遇到對手。它所攜帶的各類空空飛彈,不是為
了進行對等空中格鬥,而是用來進行空中屠殺的。
《美國 2000 空軍年鑑》是這樣說的:"F-22A 是一種採用最先進技術手段製造的多用途
空中優勢戰鬥機,能夠突破敵方高威脅空域、奪取空中優勢,並擁有'先敵發現、先敵開火'、
攻擊多個目標的作戰能力……F-22A 將電子設備、 機身結構改造和推力換向噴管有機結合在
一起……自 1993 年起,美國空軍提出 F-22A 應擁有對地攻擊能力,未來的 F-22A 作戰使命
將包括:戰略攻擊、戰略阻滯、偵察與監視、殺傷和非殺傷敵防空火力。"其中沒有一項為
空戰而準備的任務和戰術。
這還只是在隱形戰機已經投入實戰、隱形空軍尚未完全形成之前,世界軍事領域面臨的
挑戰。一旦隱形空軍作為一種整體力量出現,常規現代戰爭的面目將發生更加深刻的變化。
隱形空軍不僅僅是對某一個國家或某一個軍種的威脅,而是對現行整個軍事體系的挑戰。因
此,它將在一定意義上使一些國家的新軍事變革和信息化建設,有著具體的空中指向性。對
於軍事落後程度較嚴重的大國,新型軍隊的規劃和重新組建已經刻不容緩。
第十部分 15.如何應對隱形空軍時代的挑戰(1)
隱形空軍時代雖然是一個嚴峻的現實,但也並不是全無辦法應對,特別是對於有著應對
核壟斷經驗的中國來說。
目前的隱形戰機主要是一種空中進攻武器。根據經典《制空權》理論,對進攻性空中力
量,最有效的克制手段,是另一種更強大的空中進攻力量。因此,我認為應對隱形戰機和隱
形空軍的挑戰,必須首先從主動進攻的概念出發,尋求戰略上的破敵之策。具體而言:
(一)戰略上的應對:對等、對攻
要對等擁有隱形戰機和隱形空軍, 正像對付核武器不能通過挖地道;對付洲際飛彈威脅
不能用反導系統來抵消一樣, 對付隱形戰機和隱形空軍也不能以全力研發反隱形技術和裝備
反隱形防禦系統來對付。如果這樣,將陷入隱形技術擁有者的戰略陷阱。90 多年前,當戰
斗機剛問世,一些國家驚呼要發展高射炮兵、建立國家防空系統的時候,杜黑就指出"地面
防空兵器是一種浪費"。美國 1977 年在國防部建立了反隱形辦公室,對各種時間段發展反隱
形技術和能力的效費比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發展反隱形技術比發展隱形能力要困難 100
倍。這個 1∶100 比例也是戰場上的軍事效費比。試想,以美國發展隱形戰機和隱形空軍的
巨大預算,防禦者該拿出怎樣天文數字的防禦經費來?
X-45A 無人駕駛飛機 20 世紀五六十年代,美蘇輪流對中國實行核訛詐,當時軍事上
的嚴峻情形與今天頗為相似。 毛澤東等戰略家果斷決定研製自己的核武器和投送系統, 採取
以毀滅對毀滅、相互摧毀的戰略。中國只發展出了非常有限的核武器,就使籠罩在中國頭上
的核烏雲立即消散。如果新中國以有限的財力和人力投入反導系統和遍布全國的地下設施,
結果將是怎樣的不堪設想!
所以,中國的核戰略對於那些苦思冥想對付隱形飛機和隱形空軍的戰略計劃者, 有著普
適性的、直接的借鑑意義。在戰略層面上,對付隱形戰機和隱形空軍最根本、最有效的辦法
是:①加速發展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隱形技術,儘快裝備隱形戰機,然後逐步實現空軍整體隱
形化,儘快擁有同等常規威懾能力,以攻對攻才能以戰止戰;②在隱形技術問世之前,發展
太空偵察系統,利用現有成熟的高技術,從源頭上掌握隱形空軍的戰略動態,為己方遠程打
擊力量提供目標方向。 力避己方有效的反制手段,在躲過隱形空軍的先敵打擊的同時能夠實
施快速反擊;③發展 X 波段相控陣雷達。據報導,美國準備很快在日本部署的 X 波段相控
陣雷達,具有在 3000 千米外發現棒球大小目標的能力。雖然這是美國為全球飛彈防禦計劃
研製的,但有如此性能的雷達,發現隱形飛機也是可能的。應當集中財力、物力,首先掌握
克制隱形飛機的探測技術,然後以此原理發展防空武器。
第十部分 16.如何應對隱形空軍時代的挑戰(2)
(二)戰術策劃層面上應以打基地、打節點為主
隱形空軍不是想像中而是現實威脅,因此對付隱形飛機和隱形空軍的辦法不能好高騖
遠,更不能"面向未來"紙上談兵,而必須從眼前的實際出發,立即拿出應對之策。我認為,
必須克服刻舟求劍,試圖從現有裝備的常規戰術中,去尋找戰勝對手的思維方式。要承認一
個事實:在 F-22A 為代表的新一代隱形戰機面前,就傳統空戰而言,所有的第四代及其以
前的戰機,都基本變成了"瞎子"。所以,應該毫不猶豫地擯棄以可視性戰機與隱形飛機進行
了進行對等空中格鬥,而是用來進行空中屠殺的。
《美國 2000 空軍年鑑》是這樣說的:"F-22A 是一種採用最先進技術手段製造的多用途
空中優勢戰鬥機,能夠突破敵方高威脅空域、奪取空中優勢,並擁有'先敵發現、先敵開火'、
攻擊多個目標的作戰能力……F-22A 將電子設備、 機身結構改造和推力換向噴管有機結合在
一起……自 1993 年起,美國空軍提出 F-22A 應擁有對地攻擊能力,未來的 F-22A 作戰使命
將包括:戰略攻擊、戰略阻滯、偵察與監視、殺傷和非殺傷敵防空火力。"其中沒有一項為
空戰而準備的任務和戰術。
這還只是在隱形戰機已經投入實戰、隱形空軍尚未完全形成之前,世界軍事領域面臨的
挑戰。一旦隱形空軍作為一種整體力量出現,常規現代戰爭的面目將發生更加深刻的變化。
隱形空軍不僅僅是對某一個國家或某一個軍種的威脅,而是對現行整個軍事體系的挑戰。因
此,它將在一定意義上使一些國家的新軍事變革和信息化建設,有著具體的空中指向性。對
於軍事落後程度較嚴重的大國,新型軍隊的規劃和重新組建已經刻不容緩。
第十部分 15.如何應對隱形空軍時代的挑戰(1)
隱形空軍時代雖然是一個嚴峻的現實,但也並不是全無辦法應對,特別是對於有著應對
核壟斷經驗的中國來說。
目前的隱形戰機主要是一種空中進攻武器。根據經典《制空權》理論,對進攻性空中力
量,最有效的克制手段,是另一種更強大的空中進攻力量。因此,我認為應對隱形戰機和隱
形空軍的挑戰,必須首先從主動進攻的概念出發,尋求戰略上的破敵之策。具體而言:
(一)戰略上的應對:對等、對攻
要對等擁有隱形戰機和隱形空軍, 正像對付核武器不能通過挖地道;對付洲際飛彈威脅
不能用反導系統來抵消一樣, 對付隱形戰機和隱形空軍也不能以全力研發反隱形技術和裝備
反隱形防禦系統來對付。如果這樣,將陷入隱形技術擁有者的戰略陷阱。90 多年前,當戰
斗機剛問世,一些國家驚呼要發展高射炮兵、建立國家防空系統的時候,杜黑就指出"地面
防空兵器是一種浪費"。美國 1977 年在國防部建立了反隱形辦公室,對各種時間段發展反隱
形技術和能力的效費比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發展反隱形技術比發展隱形能力要困難 100
倍。這個 1∶100 比例也是戰場上的軍事效費比。試想,以美國發展隱形戰機和隱形空軍的
巨大預算,防禦者該拿出怎樣天文數字的防禦經費來?
X-45A 無人駕駛飛機 20 世紀五六十年代,美蘇輪流對中國實行核訛詐,當時軍事上
的嚴峻情形與今天頗為相似。 毛澤東等戰略家果斷決定研製自己的核武器和投送系統, 採取
以毀滅對毀滅、相互摧毀的戰略。中國只發展出了非常有限的核武器,就使籠罩在中國頭上
的核烏雲立即消散。如果新中國以有限的財力和人力投入反導系統和遍布全國的地下設施,
結果將是怎樣的不堪設想!
所以,中國的核戰略對於那些苦思冥想對付隱形飛機和隱形空軍的戰略計劃者, 有著普
適性的、直接的借鑑意義。在戰略層面上,對付隱形戰機和隱形空軍最根本、最有效的辦法
是:①加速發展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隱形技術,儘快裝備隱形戰機,然後逐步實現空軍整體隱
形化,儘快擁有同等常規威懾能力,以攻對攻才能以戰止戰;②在隱形技術問世之前,發展
太空偵察系統,利用現有成熟的高技術,從源頭上掌握隱形空軍的戰略動態,為己方遠程打
擊力量提供目標方向。 力避己方有效的反制手段,在躲過隱形空軍的先敵打擊的同時能夠實
施快速反擊;③發展 X 波段相控陣雷達。據報導,美國準備很快在日本部署的 X 波段相控
陣雷達,具有在 3000 千米外發現棒球大小目標的能力。雖然這是美國為全球飛彈防禦計劃
研製的,但有如此性能的雷達,發現隱形飛機也是可能的。應當集中財力、物力,首先掌握
克制隱形飛機的探測技術,然後以此原理發展防空武器。
第十部分 16.如何應對隱形空軍時代的挑戰(2)
(二)戰術策劃層面上應以打基地、打節點為主
隱形空軍不是想像中而是現實威脅,因此對付隱形飛機和隱形空軍的辦法不能好高騖
遠,更不能"面向未來"紙上談兵,而必須從眼前的實際出發,立即拿出應對之策。我認為,
必須克服刻舟求劍,試圖從現有裝備的常規戰術中,去尋找戰勝對手的思維方式。要承認一
個事實:在 F-22A 為代表的新一代隱形戰機面前,就傳統空戰而言,所有的第四代及其以
前的戰機,都基本變成了"瞎子"。所以,應該毫不猶豫地擯棄以可視性戰機與隱形飛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