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機,但在某些單項性能上略有超過。俄羅斯非常清楚自己的經濟實力,所以一改冷戰年代全
面趕超的做法,舍 F-22A 而緊跟 F-35。
俄工業與科技部長稱,俄第五代戰機的研製將集中體現俄軍工部門和俄航空技術的"集
體智慧",如果所需資金能及時到位,預計 2010 年將開始批量生產。2011-2012 年,該型飛
機將開始裝備俄空軍,並幾乎與美國的"聯合攻擊戰鬥機"F-35 同時投放到世界飛機市場。 但
觀察家稱這一預言似乎有些過於樂觀。儘管俄羅斯通過開發 S-37"金雕"和米格-144,在第五
代戰鬥機研製技術上取得了較為成熟的經驗, 但資金保障卻是難以克服的瓶頸。 據俄官方消
息稱,研製第五代戰機先進的無線電電子設備、信息和軟體保障,以及武器裝備和先進的發
動機,整個研製計劃至少需要 80 億美元至 100 億美元的經費。當年美國的 JSF 新機,在方
案設計階段(1993-2001 年)就花費了 35 億美元,大規模的研製和製造試驗型機(2002-2008 年)
將花費 l90 億美元,即使俄第五代戰機投入 80 億美元-100 億美元,能否如美 F-35 一樣按時
"出爐"也不敢確定。一些俄羅斯領導人則明確表示不相信僅花費 15 億美元便可製造出與美
國 JSF(F-35)同級別的飛機,然而就是這一政府承諾過的在未來 9 年內支持的 15 億美元,
也只有 20%-25%可以到帳。
俄羅斯 S-54 的前景就此變得不那麼清晰了。即使俄羅斯現在突然解決了資金問題,從
現在立即開始恢復其隱形戰機研製的正常進程, 要把過去損失的時間追回來,達到實戰列裝
最快也是 5 年以後的事,而要推向國際市場,最樂觀的估計也要在 10 年以後。從較低級別
單個空中作戰平台的性能上看,也許俄羅斯追上了美國的步伐,但以主戰飛機(與 F-22A
對抗)論,要重新恢復原有的性能對稱,俄羅斯仍需要更長時間的追趕。而如果從整體隱形
空軍的角度考慮, 要恢復原有的技術對稱態勢,則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俄羅斯縱使擁有
了在各種飛機上進行隱形改造的技術, 它也沒有那些隱形戰機背後的國家實力, 而國家實力
正是隱形空軍的根本保證。
擁有多種成熟隱形技術並且綜合國力不能算弱小的俄羅斯,尚且沒有實力建設一支隱形
空軍,那些依靠俄式戰機裝備空軍的其他國家,面對美國時所不得不接受的絕對不對稱態勢
是可想而知的。
從 2005 年 12 月 15 日 F-22A 正式服役那一天開始,世界進入了長期的空中軍事不對稱
時代。 由於空中軍事力量的不對稱, 在空中力量成為現代戰爭主導力量的現代戰爭中,(俄)
蘇
式軍事體系相對與美式軍事體系的大體對稱和平衡狀態, 也被徹底打破了。十幾年前在超級
大國的蘇聯被擊倒時大大失衡的俄羅斯人,這次又一次感到劇烈的傾斜和被壓迫。2005 年
12 月 16 日——即"猛禽"正式服役的第二天,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發表了一篇文章:
"他們要把俄軍改造成美軍。"文章說,俄羅斯總參謀部最近將對軍隊體制進行大刀闊斧、脫
胎換骨的改造,將現行三大軍種(戰略火箭軍已合併到空軍)改為 6 個司令部。
海灣戰爭特別是伊拉克戰爭暴露出蘇(俄)式軍事體系的弱點以來,俄羅斯就如坐針氈,
現在更是感到空前的危機。俄羅斯如此,那些採用蘇(俄)式軍事體系的國家如中、印、朝
鮮、古巴、伊朗、敘利亞等,其內心的焦急可想而知。其中,印度在率先進入核國家之後,
又如臨大敵地全面改造三軍;伊朗與朝鮮則在核問題上一再牽動世界,究其真正的原因,都
是不約而同地感到了美式軍事體系的巨大壓力。
俄羅斯和那些蘇(俄)式軍事體系的國家,當然不是因為 F-22A 的服役而進行軍事變
革,但一葉知秋,"猛禽"的到來,必將使其長期以來感受到的威脅具體而清晰化,從而深深
地刺激它們在政治和軍事層面上採取更大的反應動作。
第十部分 10.百年磨一"劍"(5)
(五)日本和歐洲航空強國的"隱形"追趕
一些美式軍事體系的國家,也被美國空前的軍事進步所警醒。為了不在軍事尖端技術上
被甩得太遠,從而造成國際政治層面上的落差,歷史上的航空大國英、德、法、日本等國家
也在競相發展隱形技術。2006 年 1 月 17 日,首架代號為"渡鴉"的無人隱形偵察機亮相英國
空軍。英國《簡氏防務評論》稱其"代表著英國武裝部隊戰鬥機的新發展方向"。"渡鴉"是由
英國 BAE 系統公司研製的,
《國際飛行》雜誌透露,"渡鴉"沒有傳統的尾翼,發動機位於機
身上部, 機身曲線與現有的隱形飛機非常相似, 其高超的技術設計完全可以改裝成隱形攻擊
機。這種設計可以在高空緩慢地飛行,續航時間相當長,且"戰場生存率很高,是一種戰略
面趕超的做法,舍 F-22A 而緊跟 F-35。
俄工業與科技部長稱,俄第五代戰機的研製將集中體現俄軍工部門和俄航空技術的"集
體智慧",如果所需資金能及時到位,預計 2010 年將開始批量生產。2011-2012 年,該型飛
機將開始裝備俄空軍,並幾乎與美國的"聯合攻擊戰鬥機"F-35 同時投放到世界飛機市場。 但
觀察家稱這一預言似乎有些過於樂觀。儘管俄羅斯通過開發 S-37"金雕"和米格-144,在第五
代戰鬥機研製技術上取得了較為成熟的經驗, 但資金保障卻是難以克服的瓶頸。 據俄官方消
息稱,研製第五代戰機先進的無線電電子設備、信息和軟體保障,以及武器裝備和先進的發
動機,整個研製計劃至少需要 80 億美元至 100 億美元的經費。當年美國的 JSF 新機,在方
案設計階段(1993-2001 年)就花費了 35 億美元,大規模的研製和製造試驗型機(2002-2008 年)
將花費 l90 億美元,即使俄第五代戰機投入 80 億美元-100 億美元,能否如美 F-35 一樣按時
"出爐"也不敢確定。一些俄羅斯領導人則明確表示不相信僅花費 15 億美元便可製造出與美
國 JSF(F-35)同級別的飛機,然而就是這一政府承諾過的在未來 9 年內支持的 15 億美元,
也只有 20%-25%可以到帳。
俄羅斯 S-54 的前景就此變得不那麼清晰了。即使俄羅斯現在突然解決了資金問題,從
現在立即開始恢復其隱形戰機研製的正常進程, 要把過去損失的時間追回來,達到實戰列裝
最快也是 5 年以後的事,而要推向國際市場,最樂觀的估計也要在 10 年以後。從較低級別
單個空中作戰平台的性能上看,也許俄羅斯追上了美國的步伐,但以主戰飛機(與 F-22A
對抗)論,要重新恢復原有的性能對稱,俄羅斯仍需要更長時間的追趕。而如果從整體隱形
空軍的角度考慮, 要恢復原有的技術對稱態勢,則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俄羅斯縱使擁有
了在各種飛機上進行隱形改造的技術, 它也沒有那些隱形戰機背後的國家實力, 而國家實力
正是隱形空軍的根本保證。
擁有多種成熟隱形技術並且綜合國力不能算弱小的俄羅斯,尚且沒有實力建設一支隱形
空軍,那些依靠俄式戰機裝備空軍的其他國家,面對美國時所不得不接受的絕對不對稱態勢
是可想而知的。
從 2005 年 12 月 15 日 F-22A 正式服役那一天開始,世界進入了長期的空中軍事不對稱
時代。 由於空中軍事力量的不對稱, 在空中力量成為現代戰爭主導力量的現代戰爭中,(俄)
蘇
式軍事體系相對與美式軍事體系的大體對稱和平衡狀態, 也被徹底打破了。十幾年前在超級
大國的蘇聯被擊倒時大大失衡的俄羅斯人,這次又一次感到劇烈的傾斜和被壓迫。2005 年
12 月 16 日——即"猛禽"正式服役的第二天,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發表了一篇文章:
"他們要把俄軍改造成美軍。"文章說,俄羅斯總參謀部最近將對軍隊體制進行大刀闊斧、脫
胎換骨的改造,將現行三大軍種(戰略火箭軍已合併到空軍)改為 6 個司令部。
海灣戰爭特別是伊拉克戰爭暴露出蘇(俄)式軍事體系的弱點以來,俄羅斯就如坐針氈,
現在更是感到空前的危機。俄羅斯如此,那些採用蘇(俄)式軍事體系的國家如中、印、朝
鮮、古巴、伊朗、敘利亞等,其內心的焦急可想而知。其中,印度在率先進入核國家之後,
又如臨大敵地全面改造三軍;伊朗與朝鮮則在核問題上一再牽動世界,究其真正的原因,都
是不約而同地感到了美式軍事體系的巨大壓力。
俄羅斯和那些蘇(俄)式軍事體系的國家,當然不是因為 F-22A 的服役而進行軍事變
革,但一葉知秋,"猛禽"的到來,必將使其長期以來感受到的威脅具體而清晰化,從而深深
地刺激它們在政治和軍事層面上採取更大的反應動作。
第十部分 10.百年磨一"劍"(5)
(五)日本和歐洲航空強國的"隱形"追趕
一些美式軍事體系的國家,也被美國空前的軍事進步所警醒。為了不在軍事尖端技術上
被甩得太遠,從而造成國際政治層面上的落差,歷史上的航空大國英、德、法、日本等國家
也在競相發展隱形技術。2006 年 1 月 17 日,首架代號為"渡鴉"的無人隱形偵察機亮相英國
空軍。英國《簡氏防務評論》稱其"代表著英國武裝部隊戰鬥機的新發展方向"。"渡鴉"是由
英國 BAE 系統公司研製的,
《國際飛行》雜誌透露,"渡鴉"沒有傳統的尾翼,發動機位於機
身上部, 機身曲線與現有的隱形飛機非常相似, 其高超的技術設計完全可以改裝成隱形攻擊
機。這種設計可以在高空緩慢地飛行,續航時間相當長,且"戰場生存率很高,是一種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