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出盡風頭的第四代戰機 F-15、F-16 即將壽終正寢。
2001 年 10 月,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軍火合同——4000 億美元簽訂。 這是另一種代
號 F-35 的多用途的隱形"通用戰鬥轟炸機" 也稱聯合攻擊戰鬥機) 它的隱形特徵更加突出,
( 。
其截反射面積為 0001 平方米,相當於高爾夫球大小。F-35 的其他性能略低於 F-22A,但相
比於現役其他第四代戰機仍很卓越, 而生產成本卻比前一代飛機大幅下降。 美國計劃為空軍
生產 1763 架;海軍 480 架;海軍陸戰隊 609 架。另為英國生產 150 架。它的問世標誌著美
國不僅在隱形技術上完全成熟,並且達到了經濟性的大規模量產階段。
美國在 F-22A 已經問世的情況下還要研製和生產 F-35,是要形成像現在已經得心應手
的 F-15 和 F-16 那樣的重輕搭配。
迄今為止,美國已研製出 10 余種准隱形飛機、8 種隱形飛機、12 種無人駕駛隱形飛機、
7 種准隱形垂直/短距離起落飛機和直升機、多種准隱形巡航飛彈和其他類型飛彈以及數種
中、小型隱形艦艇和陸戰兵器。
除了進行作戰飛機隱形化,美國和英國甚至設想利用計算機控制特殊塗料、染料、屏蔽
和假目標等綜合性技術對機場也採取隱形措施。如果成功,將是隱形技術在軍事領域中又一
個新的突破。
在近 100 年的時間裡,美國沿著隱形意識——隱形戰術——隱形技術——隱形計劃——
隱形材料——隱形飛機——隱形空軍——隱形空中力量——隱形軍事設施的道路, 採取逐步
遞進步步為營的做法,終於完成了世界武器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同時以此在 21 世紀之
初,率先從空中占據常規軍事領域的絕對優勢。
第十部分 8.百年磨一"劍"(3)
(三)隱藏在隱形戰機背後的計劃
事實上宣告了空軍誕生近 90 年來世界空中軍事力量大體對稱時代
F-22A"猛禽"的出現,
的徹底結束。
在 20 世紀 80 年代以前,雙方陣營發生的戰爭中,其美制戰機和蘇制戰機殺得難解難分。
20 世紀 90 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世界空中力量這一總體對稱、對峙發展的局面突然
被打破。
美國乘冷戰大勝的餘威,趁機肢解超級大國蘇聯的勢力範圍,在全球範圍內連打幾仗,
且仗仗乾淨利落。其對手或直接是蘇聯的前盟國或是採取蘇式軍事體系的國家。 在這些戰爭
中,由於體系對體系的全面壓制,那些國家空軍裝備的先進蘇(俄)式戰機,幾乎無一發揮
了作用:利比亞的地空飛彈被徹底致盲,飛機則成為靶機,伊拉克戰爭中伊軍則根本沒有使
用空軍的機會;南聯盟空軍地空飛彈擊落了一架 F-117,但總體上也基本沒有發揮作用,其
空軍司令駕駛米格-29 升空不到五分鐘,即被擊落。
蘇式軍事體系的國家在軍事上特別是在空中表現不佳, 主要原因是體系問題,但作為平
台的蘇(俄)式戰機個別性能還是得到公平評價的,這也是至今俄式戰機銷售成績不俗的主
要原因所在。從 1989 年 F-117 參戰,標誌著半個多世紀以來,美、蘇的空中均勢開始被打
破,美國軍隊繼整個軍事體系上取得對蘇(俄)式國家軍隊的優勢之後,在平台上也開始取
得全面的優勢。在 F-22A"猛禽"正式服役以前,雖然美國空軍已有 F-117、B-2 型隱形作戰飛
機,但前者充其量只是基本上沒有空戰能力的輕型轟炸機,後者則是專門的戰略轟炸機,都
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主戰飛機,美國空軍的當家者仍是以 F-15、F-16 為主的第四代戰機,與
以蘇-27、米格-29 為代表的俄式機群性能大體相當。所以,20 世紀前,總體上看起來,世
界空中力量大體對稱和平衡。 但當 F-22A"猛禽"來到,質變立即發生:在可以預料的時間內,
世界在研的戰鬥機中,沒有一種可以與 F-22A 的全面性能相媲美。
不僅如此,在 F-22A 的後面,不僅跟著已經問世的 F-117、B-2 型和即將問世的 F-35,
還跟著美國空軍的一個龐大的隱形空軍的計劃: 美空軍和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已經宣布, 美
空軍將在未來 15 年裡,不僅要使戰鬥機(包括無人駕駛)具備隱形功能,而且未來運輸機
(M-X) 、下一代武裝運輸機(AC-X) 、未來貨運飛機(C-X) 、直升機甚至加油機(K-X)
等也要具備先進的隱形功能。 其官員稱,隱形突防加油機(K-X)主要用於支持特種部隊作戰,
並對 CV-22 旋翼機、M-X 和搜索救援機等實施空中加油。此外,還有集高速飛行、高度隱
形、高空偵察以及強持久力等多種特性於一體的新型隱形無人機。據稱,該機可在某地執行
空中偵察任務超過一天以上,這將是美空軍自 SR-71 黑鳥偵察機退役後又一種高性能偵察
機。與 SR-71 不同的是,該新型黑鳥偵察機將裝備高精確打擊武器彈藥,能夠發射電磁脈
2001 年 10 月,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軍火合同——4000 億美元簽訂。 這是另一種代
號 F-35 的多用途的隱形"通用戰鬥轟炸機" 也稱聯合攻擊戰鬥機) 它的隱形特徵更加突出,
( 。
其截反射面積為 0001 平方米,相當於高爾夫球大小。F-35 的其他性能略低於 F-22A,但相
比於現役其他第四代戰機仍很卓越, 而生產成本卻比前一代飛機大幅下降。 美國計劃為空軍
生產 1763 架;海軍 480 架;海軍陸戰隊 609 架。另為英國生產 150 架。它的問世標誌著美
國不僅在隱形技術上完全成熟,並且達到了經濟性的大規模量產階段。
美國在 F-22A 已經問世的情況下還要研製和生產 F-35,是要形成像現在已經得心應手
的 F-15 和 F-16 那樣的重輕搭配。
迄今為止,美國已研製出 10 余種准隱形飛機、8 種隱形飛機、12 種無人駕駛隱形飛機、
7 種准隱形垂直/短距離起落飛機和直升機、多種准隱形巡航飛彈和其他類型飛彈以及數種
中、小型隱形艦艇和陸戰兵器。
除了進行作戰飛機隱形化,美國和英國甚至設想利用計算機控制特殊塗料、染料、屏蔽
和假目標等綜合性技術對機場也採取隱形措施。如果成功,將是隱形技術在軍事領域中又一
個新的突破。
在近 100 年的時間裡,美國沿著隱形意識——隱形戰術——隱形技術——隱形計劃——
隱形材料——隱形飛機——隱形空軍——隱形空中力量——隱形軍事設施的道路, 採取逐步
遞進步步為營的做法,終於完成了世界武器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同時以此在 21 世紀之
初,率先從空中占據常規軍事領域的絕對優勢。
第十部分 8.百年磨一"劍"(3)
(三)隱藏在隱形戰機背後的計劃
事實上宣告了空軍誕生近 90 年來世界空中軍事力量大體對稱時代
F-22A"猛禽"的出現,
的徹底結束。
在 20 世紀 80 年代以前,雙方陣營發生的戰爭中,其美制戰機和蘇制戰機殺得難解難分。
20 世紀 90 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世界空中力量這一總體對稱、對峙發展的局面突然
被打破。
美國乘冷戰大勝的餘威,趁機肢解超級大國蘇聯的勢力範圍,在全球範圍內連打幾仗,
且仗仗乾淨利落。其對手或直接是蘇聯的前盟國或是採取蘇式軍事體系的國家。 在這些戰爭
中,由於體系對體系的全面壓制,那些國家空軍裝備的先進蘇(俄)式戰機,幾乎無一發揮
了作用:利比亞的地空飛彈被徹底致盲,飛機則成為靶機,伊拉克戰爭中伊軍則根本沒有使
用空軍的機會;南聯盟空軍地空飛彈擊落了一架 F-117,但總體上也基本沒有發揮作用,其
空軍司令駕駛米格-29 升空不到五分鐘,即被擊落。
蘇式軍事體系的國家在軍事上特別是在空中表現不佳, 主要原因是體系問題,但作為平
台的蘇(俄)式戰機個別性能還是得到公平評價的,這也是至今俄式戰機銷售成績不俗的主
要原因所在。從 1989 年 F-117 參戰,標誌著半個多世紀以來,美、蘇的空中均勢開始被打
破,美國軍隊繼整個軍事體系上取得對蘇(俄)式國家軍隊的優勢之後,在平台上也開始取
得全面的優勢。在 F-22A"猛禽"正式服役以前,雖然美國空軍已有 F-117、B-2 型隱形作戰飛
機,但前者充其量只是基本上沒有空戰能力的輕型轟炸機,後者則是專門的戰略轟炸機,都
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主戰飛機,美國空軍的當家者仍是以 F-15、F-16 為主的第四代戰機,與
以蘇-27、米格-29 為代表的俄式機群性能大體相當。所以,20 世紀前,總體上看起來,世
界空中力量大體對稱和平衡。 但當 F-22A"猛禽"來到,質變立即發生:在可以預料的時間內,
世界在研的戰鬥機中,沒有一種可以與 F-22A 的全面性能相媲美。
不僅如此,在 F-22A 的後面,不僅跟著已經問世的 F-117、B-2 型和即將問世的 F-35,
還跟著美國空軍的一個龐大的隱形空軍的計劃: 美空軍和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已經宣布, 美
空軍將在未來 15 年裡,不僅要使戰鬥機(包括無人駕駛)具備隱形功能,而且未來運輸機
(M-X) 、下一代武裝運輸機(AC-X) 、未來貨運飛機(C-X) 、直升機甚至加油機(K-X)
等也要具備先進的隱形功能。 其官員稱,隱形突防加油機(K-X)主要用於支持特種部隊作戰,
並對 CV-22 旋翼機、M-X 和搜索救援機等實施空中加油。此外,還有集高速飛行、高度隱
形、高空偵察以及強持久力等多種特性於一體的新型隱形無人機。據稱,該機可在某地執行
空中偵察任務超過一天以上,這將是美空軍自 SR-71 黑鳥偵察機退役後又一種高性能偵察
機。與 SR-71 不同的是,該新型黑鳥偵察機將裝備高精確打擊武器彈藥,能夠發射電磁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