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空軍在馬公設有前進基地,可全年進駐戰鬥機;在基隆至高雄的高速公路上,還設有五處公

  路野戰機場。為防對方的突然襲擊,並在作戰中保存實力,大部分飛機可隨時進入佳山工程

  的地下飛機洞庫。

  第八部分 11.台灣軍事戰略全解析(11)

  反空襲作戰由空軍作戰中心統一指揮,當發現敵機來襲並決定使用飛機攔截時,有關基

  地待命飛機緊急起飛。

  飛彈、高炮部隊依照作戰程序進入警戒和參戰。

  根據攻勢防禦的作戰理論,在反空襲作戰時,台空軍將適時進行一定規模的主動出擊—

  —即空襲對方,以破壞敵空襲準備或削弱敵後續空襲作戰能力。根據作戰時機,可分為"先

  製作戰"和"反擊作戰"。

  所謂"先製作戰",即當發現敵有明顯的空襲意圖時,在敵空襲第一機波起飛前組織對其

  空軍基地、雷達站等重要設施實施攻擊,一般出動兵力約為 8 批 40 架左右,力爭"防患於未

  然"。即使不能達成這一目的,也將極大地"挫敵銳氣",並有可能推遲敵方的空襲計劃。

  "反擊作戰"則是在敵空襲行動開始後,立即組織部分兵力實施反擊作戰,按不同的攻擊

  目的,有不同的"反擊"、"反制"的時機和方式:

  立即反擊:在敵空襲機群第一攻擊波起飛後或飛臨台灣上空前實施, 以破壞敵首批空襲

  飛機返回基地,壓制和阻滯敵第二攻擊波的出動,一般出動兵力約為 10 批 40 架。這是一種

  類似古代作戰互劫營寨的以攻對攻。

  上午反制:在敵首批空襲機返航後,第二機波尚未起飛前實施,以干擾、破壞後續攻擊

  波的起飛。此招是在"立即反擊"不能達成的情況下,由其他免遭首輪打擊的機群進行報複式

  的還擊。

  黃昏反制:在晝間敵空襲最後一個機波返航後實施,以破壞和削弱其第二天的空襲作戰

  行動。黃昏出擊的這個機群十有八九是從其地下洞庫里鑽出的,因為在整整一個白天的空襲

  中,對方很難放過這樣一支不小的攻擊力量。

  拂曉反制:目的同黃昏反制。

  夜間騷擾:屬"游擊"性質,以干擾為目的,故兵力一般較少。

  台灣軍方空襲和反空襲的"模樣"大抵如此,雖無波瀾壯闊之場景,但絕少不了驚心動魄

  之情節。實際上在台灣的全部戰略構想中,這些都只不過是"鑼鼓梆子"的序幕曲,真正的高

  潮還在後頭。

  第八部分 12."重頭戲":反封鎖抗登陸(…

  這是台灣現行戰略的"底牌"。日本《軍事研究》的一篇文章最近披露了其"反封鎖"作戰

  的基本意圖。文章說,最近幾年,台灣的大規模軍事演習一直都是在進行阻止登陸作戰之前

  的反封鎖作戰設定。日本軍事專家認為, 台灣主要是依靠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來繁榮它的經

  濟。因此,對於台灣經濟來說,與外部相連的海上和空中航線則是生命線。如果切斷台灣與

  外部世界的聯繫,用不了多久,台灣就會變成一座"死島",其經濟也將因此垮掉。因此,從

  軍事上看,怎樣突破敵人的海上和空中封鎖即"反封鎖作戰",將成為台灣高層和軍方無法回

  避的重要課題。從台灣軍方下達給台灣三軍的軍事訓令看,反封鎖作戰的根本任務是:在遇

  到封鎖的情況下,發揮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多方面的綜合力量,確保台灣的長期生存

  和內部穩定,積極爭取外部形勢轉化,達成戰略防禦目的。直接軍事任務是,爭奪台灣周邊

  50 海里範圍內的制海、制空權,打擊和摧毀敵封鎖的兵力兵器,並以適當的攻勢行動牽制、

  消耗敵作戰力量;以開闢和維護海運安全航線,兼掩護空運安全,伺機突破封鎖,保障戰略

  物資的及時補充。海軍為反封鎖作戰主要力量,重點以反潛、掃雷、護航為主,並視情實施

  海上襲擾和攻勢布雷;空軍主要承擔制空、反潛和"反制"任務;陸軍則主要控制近岸海域,

  支援海、空軍作戰,並視情在外島發起炮擊或登陸偷襲等"反制"行動。

  日刊說,台灣軍事當局正在利用各種手段監視並警惕中國大陸東南沿岸的軍事動向。 收

  集到的情報和國內治安動向一起,在每周一次的"國家安全工作會議"上進行研究,並通過國

  家安全局向總統報告。一旦探明在大陸沿岸有大量的海、空軍集結的異變情況,台灣就會提

  高陸、海、空三軍警戒體制的等級。情報是通過人、通信和電子等各種渠道獲得的。目前台

  灣還沒有偵察衛星,主要靠金門、馬祖、東引、烏丘等福建沿岸的所謂"外島"上的"眼睛"和

  "耳朵"來監視大陸的,但不排除其得到某大國的衛星情報支援。

  台灣方面設想了海上水面艦艇封鎖、空中封鎖、潛艇封鎖和水雷封鎖四種情況,並據此

  準備了三軍的反封鎖兵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