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事情果然朝預料的方向發展,黥布的軍隊向西挺進,在半道上和劉邦的軍隊短兵相接。劉邦遙遙望見黥布,質問他為何造反,英布由衷地說道:“我也想當皇帝啊!”咽得劉邦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兩軍大戰,英布敗走,終致徹底滅亡。
“受刑而王”,“受刑而王”,這話只對了一半,這話預料了黥布會被封王,但沒有預料“王”了之後會怎樣。
【個性點評】
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恥的!黥布的無可無不可就源於他骨子裡的缺乏信仰,因為缺乏真正的大志,所以,他可以坑殺降卒,可以追殺義帝,可以隨時背叛項羽,也可以隨時背叛劉邦。當“受刑而王”的預言得以實現,黥布就開始聚精會神地維護自己的地位,因此,黥布不可能成就大事,這是他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所先天決定了的。
劉邦曾很迷惑地問別人:“黥布為什麼放棄上策、中策而選擇下策呢?”那個被稱為薛公的人這樣說:“英布本是原先驪山的刑徒,自己奮力做到了萬乘之主,他平時做事的出發點全都是為了自身的富貴,而從不顧及當今百姓,所以他選用下策。”—看,這就是最早的階級分析!
兩軍大戰,英布敗走,終致徹底滅亡。
“受刑而王”,“受刑而王”,這話只對了一半,這話預料了黥布會被封王,但沒有預料“王”了之後會怎樣。
【個性點評】
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恥的!黥布的無可無不可就源於他骨子裡的缺乏信仰,因為缺乏真正的大志,所以,他可以坑殺降卒,可以追殺義帝,可以隨時背叛項羽,也可以隨時背叛劉邦。當“受刑而王”的預言得以實現,黥布就開始聚精會神地維護自己的地位,因此,黥布不可能成就大事,這是他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所先天決定了的。
劉邦曾很迷惑地問別人:“黥布為什麼放棄上策、中策而選擇下策呢?”那個被稱為薛公的人這樣說:“英布本是原先驪山的刑徒,自己奮力做到了萬乘之主,他平時做事的出發點全都是為了自身的富貴,而從不顧及當今百姓,所以他選用下策。”—看,這就是最早的階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