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沒等劉邦準備好怎麼解決韓信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劉邦無法接受的大事。項羽手下頭號大將鍾離眛出現在了韓信的營帳里。

  鍾離眛作為項羽的左膀右臂,在楚漢相爭中,沒少揍得劉邦滿地找牙,抱頭鼠竄。因此,劉邦每每想起,總是恨恨不已。可惜,在垓下被圍時,這位鍾離眛便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硬是沒讓劉邦給逮到!等到劉邦開立漢朝,做了皇帝,就向全國下達通緝令,追捕鍾離眛。當初韓信還在項羽手下時,就對這位頭號大將欽佩不已,因此在劉邦的追殺之下,鍾離眛就庇護在韓信之下。沒過多久,就被劉邦知道了這個消息,下令逮捕鍾離眛,解送到京城,但命令下達到韓信這兒,韓信卻不與理會。

  有人就報告劉邦,韓信這是要謀反,要不幹嘛窩藏重犯!劉邦就想藉此機會,除掉韓信。可是經過深思發現自己如果跟韓信硬碰硬的話,贏得機會是很小的。這時,陳平這個老陰謀家就出了個主意,以“天子出外巡視會見諸侯,通知諸侯來陳地相見”這個名義,向楚地發布公告:“我要去雲夢那打獵!”(當皇帝就是好啊,打個獵還跑到那麼遠!)

  劉邦到了楚地,韓信打算起兵謀反,但準備也不充分,勝負難說,而且韓信其實是真否真的想反,所以一直處在猶豫之中。但這就去拜見劉邦吧,自己心裡還真有鬼,萬一被擒怎麼辦!自己又不能拉上幾十萬人馬去拜見啊!

  有手下就向他出主意,你只要把鍾離眛殺了,皇帝高興了,就不會追究你的責任,咱就沒事了。韓信一想有點道理,就和鍾離眛商量下能否借他腦袋一用。

  鍾離眛卻不認為這樣就能解決韓信的危難,但也不忍心因為自己,而牽連到韓信及楚國軍民,於是在嘆息之中自殺身死。

  公元前201年12月,劉邦會諸侯於陳地,韓信則手提鍾離眛的首級前往謁見。劉邦仍然命令手下人把韓信給逮起來。韓信大喊冤枉,為什麼抓我!很快就長嘆一聲:“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在天下安定了,我也該死了!”

  韓信的這句話太出名了,而且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經典的格言警句之一,一直流傳了下來,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但後世還是有很多人在臨死前說了和韓信同樣的話。

  同樣的話,同樣的場景,在歷史中總是不斷地重複而重複!

  但韓信這次還沒死,劉邦只把他降為淮陰侯,養在洛陽,沒兵沒權沒地盤,韓信成了孤家寡人一個。劉邦很樂意如此,沒了牙的老虎是不厲害的,你軍事才能再高,手下沒兵全是白扯!

  韓信也知道劉邦是畏懼自己的才能,怕自己造反了沒人能製得了自己。為了減少他的疑心,韓信整天窩在洛陽的家裡,喝酒看舞,來打發時間。也不去上朝什麼的,更不參加什麼軍政大事的討論。但這樣時間長了,可就要出事了。

  我們都知道韓信是個事業心很強的人,你不讓他發揮才能去打仗治理國家什麼的,而是整天憋在屋裡,不管是從心理還是生理上都會出問題!以前也許他還不怎麼想反,可每天都這種生活,讓他心裡開始對劉邦產生了怨恨,慢慢有了造反的念頭。但他深知這是在洛陽,劉邦的地盤,不是在楚地!所以,他在等機會,韓信最能忍,胯下之恥都能忍,更別說這個等待了!

  劉邦手下有位大將叫陳豨的,他一向很佩服韓信而且和韓信的私交也不錯。這次準備接替樊噲掌管趙、代兩地的軍政大權。臨走的時候得向老朋友來打個招呼什麼的,就來到韓信家裡向他辭行。

  兩人便喝酒邊聊著閒話,一會兒韓信就讓伺候的都退下,有多遠離多遠!韓信仰天長嘆,拉著陳豨的手說道:“我現在也沒什麼朋友了,能和你說說知心話麼?” 陳豨當場就表示有什麼話儘管說,咱哥倆誰跟誰啊,我聽著就是了。韓信說:“你管轄的地方是靠近北方最前線的,因此多是精兵猛將,軍隊戰鬥力是很強的,而你是陛下最親近、信任的臣子,所以才讓你到那裡去統兵。但如果有人告你謀反,陛下一定不會相信的;如果再有人告你謀反,陛下就會有一絲懷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謀反,陛下就會相信,大怒之下,就會派人來抓你,到時一家老小都保不住了。所以,反正都是個被告謀反,不如在那作好準備,而我則給你做內應,這樣咱倆就能擁有整個天下了。”

  好像一般武將的智力水平都不太高,估計這位陳豨也是位猛將兄,也不考慮考慮,當場就表示我跟著你幹了,你說啥就啥!就這麼三言兩語把一位劉邦頗為信任的大將就給策反了,韓信的口才也不是一般的強啊!

  後來,這位猛將兄真的反了,劉邦氣得不得了,居然自己最信任的人要謀反,再加上讓他統帥的是最精銳的邊防軍,劉邦無奈之下,只能御駕親征。

  韓信很高興,真的很高興,派人跟那位聯繫說,你儘管造你的反,京城裡有哥們我就夠了。韓信的計劃是先假傳聖旨釋放那些囚犯和官奴這些對政權極其痛恨的人,這樣有這幫人加入自己的力量就比較強大了。然後在他韓信的率領下再去殺呂后和太子。韓信推敲又推敲,覺得這個計劃還不賴,行,就這麼定吧。就等陳豨那邊看他什麼時候打到這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