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泡麵”和“一百七”都是普通穿戴,燕五卻是一身正經行頭:黑衣黑褲,緬襠腰上繫著一掌來寬的板兒帶,前面是一個方方正正、閃閃發亮的大銅扣子,敞胸露懷,胸口上有個刺青圖案,是一隻小飛燕,是“驚天滾地刀”派的圖騰。

  到了鈕家小院的門口,“泡麵”上來就梆梆地砸門。

  聽這敲門的聲音不對勁兒,那老太太不敢去開,金枝一手捏著鈕四爺派人送來的紙條,一手握著菜刀藏在背後,去開了門。

  “泡麵”先插進一隻腳,怕把門關上。

  燕五站在門口,對金枝說,您就是那二奶奶?

  金枝一瞪眼:我有這麼老嘛!你願意叫我奶奶,也行。

  燕五說,有人把這個院子賣給我了,我來看看,您打算什麼時候搬家,要不要我派兄弟們幫您一把?

  金枝說,您是誰呀?我自己家的院子,怎麼不認識您這個買主呀?

  燕五說,我是鐵門燕五,坐不改姓,行不改名!

  金枝把紙條遞給燕五,說,您看看這個吧!有事您找他去說吧!說完,用肩膀一頂“泡麵”,把他頂了出來,關上了門。

  燕五拿著紙條看不懂,遞給“一百七”,讓他看看。“一百七”舉著紙條,看了一會兒,也看不懂,又遞給“泡麵”。“泡麵”舉著,嘴裡還念著,另外兩個人以為他看懂了,就問什麼意思,“泡麵”說,我也看不懂,咱們還是找吳鐵嘴吧!

  那金枝 第一章9

  吳鐵嘴告訴燕五,“一腳踏天橋”把腳給伸進來了。

  燕五一聽,就來了氣,說,這孫子腳也忒大了吧?!

  吳鐵嘴見多識廣,知道“一腳踏天橋”那兩把刷子輕易不敢到宣武門外來犯橫,就說,甭理他!你們先去把那家的人給拖出來,扔到當街去!

  燕五說,那怎麼行呀?人家孤兒寡母的,我們怎能下手欺負她們?不是“一腳踏天橋”罩著嗎?我們找他叫茬本兒【叫茬本兒:北京方言,包含挑釁、應戰、決鬥的意思。】去。

  燕五還保留了一點老江湖的古樸脾氣,一看小院子後面還有強者撐著,也不跟眼前的老弱病殘耍威風,馬上就奔著強者挑戰。

  燕五又說,麻煩您給“一腳踏天橋”遞個話,說我燕五要會會他,他不來找我,我去找他。我等著您回話。

  “泡麵”在一邊重複著:等著您回話。

  “一百七”也覺得自己應該說點兒什麼,就說,對,我們要會會他。

  吳鐵嘴本來想讓燕五把那家母女趕出去,他那五十大洋就賺得踏實了,可是偏偏遇到鐵門燕五是個死心眼兒,也沒有脾氣【沒有脾氣:北京方言,指哭笑不得、沒有辦法。】。這事情辦不成,五十塊大洋還得送回去,這怎麼行?一狠心,就瘸著屁股奔了天橋。

  “一腳踏天橋”正在院子裡面給幾個混不上飯吃的奶油小生教授武術表演藝術,見一個半老頭子一瘸一拐地來找他,瞧著眼熟,但是又想不起來是誰。聽吳鐵嘴自報家門之後,才想起來,他當初從戲班子被師傅趕出來流落街頭的時候,請他給算過命。

  吳鐵嘴說,宣武門外的鐵門燕五請您給個面子,別攙和宣武門外的恩恩怨怨。

  “一腳踏天橋”想的是他那一百塊大洋,要是事情辦不成,也不能從鈕四那裡硬搶。就說,那家小院住的孤兒寡母,是我們天橋的僑民,按理不能不管。

  吳鐵嘴只好搬出燕五的功夫來嚇唬他,說,燕五可是屠夫的後代,他祖上,豬市口【豬市口:現改稱珠市口。老北京的很多地名,後因避免不雅而改名。】殺豬,菜市口殺人,是前清有名的劊子手,家傳的絕藝是京城江湖上聞名的“驚天滾地刀”!

  吳鐵嘴這麼一說,院子裡練功夫的幾個奶油小生都佩服地看著他。那些人眼裡的欽佩目光,“一腳踏天橋”也看出來了,心想,這時候自己不能嘴軟,就說,我“一腳踏天橋”的“青龍出海刀”也不是吃素的!怎麼著呀,叫茬本兒是不是?

  吳鐵嘴說,別介【別介:北京方言,有作“別價”,表示勸阻。】,您也是京城有名的英雄好漢,為這點小事傷神,不值得。

  “一腳踏天橋”就坡下驢,說,那您說該怎麼辦?

  吳鐵嘴一看“一腳踏天橋”嘴軟了,就想趁熱打鐵,再敲他一把,說,天橋、宣外,歷來和平共處,眼下這事兒,您橋爺好像有點犯燕五的主權在先,不過燕五也不是不好商量。這麼著吧,五十個,我努把力氣,給您和燕五這不知好歹的傢伙撮合一下,讓他服從您的吩咐。

  “一腳踏天橋”一聽,本來就要到手的一百個就沒了,再拿走五十個,哪兒拿去呀?!想著就來了氣,說,你告訴燕五,要錢沒有,要命倒有好幾條!

  “一腳踏天橋”把別人的命也隨口算進來了。

  吳鐵嘴一看,榨不出油來,也就作罷,想回去跟燕五交差。可是一想,燕五說了,不是“一腳踏天橋”找他,就是他找“一腳踏天橋”。這“一腳踏天橋”要是就不出來向燕五服軟,這事情非打起來不可。既然這事是因為那家小院而起,吳鐵嘴也猜得出來“一腳踏天橋”是鈕四請來的,覺得這事情還應該去找鈕四,於是跟“一腳踏天橋”告別,出了昌順武館,就奔愛晚居飯館來了。




章節目錄